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文举专利>正文

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4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由炉体(1)、炉排(2)、燃烧室(3)、换热室(4)、换热管(5)、烟道(6)、鼓风系统(7)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鼓风系统(7)是由旋风道(8)和直风道(9)构成的双风道结构;换热管(5)为多层密集交错排列的水套炉管。(*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蒸汽锅炉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最新同类技术的产品为一种立式常压燃煤热水锅炉,采用双层炉排及二次燃烧技术,有节约能耗和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优点。但就其相关数据看,如其取暖面积为2000m2时,额定热功率为0.49,设计热效率为73%,耗煤量为124kg/h,最大运输尺寸(Φ×高mm)为1700×3350,最大运输重量为2866kg。这与传统的同类产品相比,虽有一定进步,但由于其设计结构不尽合理,仍属直焰燃烧方式,存在着燃烧不完全,排放的烟道气有黑烟,环保不能达标,耗能偏高,热效率低,锅炉体积较大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为此,必须确立两个出发点,首先是彻底改变传统热水燃煤锅炉燃烧室内火焰的直燃方式,以达到燃料充分燃烧的目的;二是解决锅炉的换热室内热量短路直流的问题,以达到充分换热,提高热效率,将热量损失降至最低。其基本设计方案是该锅炉由炉体、炉排、燃烧室、换热室、换热管、烟道、鼓风系统构成。其中,在炉体内的换热室中的水套换热管采用多层、密集、交错的排列方式;鼓风系统设计为直风道和旋风道的双风道结构。直风道从炉排底部吹入,旋风道设于燃烧室位置,并环绕于炉体的外壁,有多个环形均布的空气喷嘴将旋风道与燃烧室横向贯通。且喷嘴贯入燃烧室的角度与炉体的环壁成切线,构成了燃烧室二次供氧的火焰旋风结构。如此设计的锅炉,即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又能保证热量的充分换热利用。首先是有直风道向炉排底部吹风供氧,加速了燃料的燃烧,形成了燃烧室的直立式火焰和热流的快速上升,又由于旋风道通过其喷嘴向燃烧室的二次吹风供氧,产生横割和切线角的作用,这样可使原本直燃的焰心处能再次注入氧气,并使火焰改变了直焰的形态成旋涡返混的焰团,保证了燃料在气相中的进一步充分燃烧;另外,由于在燃烧室注入旋风的横割和切线旋涡的作用,使火焰的焰程无限延长,炉体内热流的线速度得以抑制,有效地增加了在换热室中的换热时间。又因为换热室中的水套炉管采用了多层、密集、交错排列的设计方式。这样不但增加了换热面积,而且避免了热流的直流与短路,使换热极为充分,热量得以充分利用,热损失降至最低。所以,本技术设计的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与现有的同类型炉相比,其优点是热效率高,排放无黑烟,燃煤省,排渣少,炉体积小,即能用于大系统的集中供热,也适用于小规模的独立采暖。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是本技术的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的实施例该燃煤锅炉由炉体(1)、炉排(2)、燃烧室(3)、换热室(4)、换热管(5)、烟道(6)、鼓风系统(7)构成。在炉体(1)和换热室(4)中的水套换热管(5)是采用多层、密集、交错排列方式;鼓风系统(7)设计为旋风道(8)和直风道(9)的双风道结构。直风道(9)从炉排(2)底部吹入,旋风道(8)设于燃烧室(3)位置并环绕于炉体(1)的外壁,有多个均布呈环形排列的空气喷嘴(10)将旋风道(8)与燃烧室(3)横向贯通。且喷嘴(10)贯入燃烧室(3)的角度与炉体(1)的环壁成切线,构成了燃烧室二次供氧的火焰旋风结构。又在旋风道(8)或直风道(9)上设有调风挡板(11)。权利要求1.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由炉体(1)、炉排(2)、燃烧室(3)、换热室(4)、换热管(5)、烟道(6)、鼓风系统(7)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的鼓风系统(7)是由旋风道(8)和直风道(9)构成的双风道结构;换热管(5)为多层密集交错排列的水套炉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其中的旋风道(8)是设于燃烧室(4)的位置,并环绕于炉体(1)的外壁,且有多个均布的空气喷嘴(10)将旋风道(8)与燃烧室(4)贯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喷嘴(10)是与炉体(1)的环壁成切线角贯入燃烧室(4)的火焰旋风喷嘴。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其特征是在环风道(8)或直风道(9)上设有调风挡板(11)。专利摘要本技术的高效环保节能燃煤锅炉,在炉体内的换热室中的水套换热管采用多层、密集、交错的排列方式;鼓风系统设计为直风道和旋风道的双风道结构。有多个环形均布的空气喷嘴将旋风道与燃烧室横向贯通。构成了燃烧室二次供氧的火焰旋风结构。如此设计的锅炉,既能保证燃料的充分燃烧,又能保证热量的充分换热利用。其优点是:热效率高,排放无黑烟,燃煤省,排渣少,炉体积小,既能用于大系统的集中供热,也适用于小规模的独立采暖。文档编号F24H1/22GK2500963SQ0126698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赵文举 申请人:赵文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赵文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