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4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设置一对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环形固定槽,固定壳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内,供所述固定壳于所述帽壳内移动,所述固定壳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所述固定壳内设置若干个防护垫,所述帽壳底端内侧设置吸收垫,所述帽壳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护耳罩,所述防护耳罩底端对称设置一对连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位置变换,以及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

Fixed cap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
本技术涉及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
技术介绍
颅脑损伤后通过手术进行伤势处理,在手术过后,需要清创、缝合、包扎等手段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减少疼痛,但是有的时候,包扎不到位,纱布会崩开,固定不好,纱布也会出现滑动现,因此在做出初步的修复后,需要将固定帽固定住所包扎的纱布,使纱布不会滑落。同时对去除颅骨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1、现在的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中,其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变换位置,从而导致固定帽的实用性降低;2、现有的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中,其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度,从而导致颅脑收到二次创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解决了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的内部的固定结构无法根据颅脑损伤的位置进行位置变换,以及无法减小外界碰撞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设置一对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环形固定槽,固定壳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所述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1)设置一对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内设置环形固定槽(16),固定壳(2)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与固定杆(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3)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15)内,所述固定杆(14)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16)内,供所述固定壳(2)于所述帽壳(1)内移动,所述固定壳(2)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3),所述固定壳(2)内设置若干个防护垫(4);/n所述帽壳(1)底端内侧设置吸收垫(5),所述帽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护耳罩(6),所述防护耳罩(6)底端对称设置一对连接带(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颅脑损伤术后固定帽,其特征在于:帽壳(1)设置一对环形槽(15),所述环形槽(15)内设置环形固定槽(16),固定壳(2)外壁上径向对称设置两对移动杆(13),所述移动杆(13)与固定杆(1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13)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15)内,所述固定杆(14)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固定槽(16)内,供所述固定壳(2)于所述帽壳(1)内移动,所述固定壳(2)上设置若干个透气孔(3),所述固定壳(2)内设置若干个防护垫(4);
所述帽壳(1)底端内侧设置吸收垫(5),所述帽壳(1)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防护耳罩(6),所述防护耳罩(6)底端对称设置一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洪生张相彤姚凯方晓丰陈勇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