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73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在外壳前部设置有牙刷插孔和灯孔,牙刷插孔供普通牙刷握持部插入与牙刷插孔相连的牙刷套管中,通过设置在外壳侧面的螺丝固定插入牙刷套管中的牙刷握持部;灯孔内装有紫光灯系统,紫光灯系统发射的紫外光光路通过灯孔照射向牙刷的刷毛位置;紫光发射装置中的紫光灯通过导电元件与电驱动板连接,电驱动板还与一个设置在外壳中的振动电机电路连接,振动电机的传动输出轴与牙刷套管连接。刷牙时将牙刷插入使用,通过紫光灯照射成熟牙菌斑、牙结石、龋齿产生的自体荧光效应,让使用者在刷牙时能够清楚的看到口腔中未被清洁的区域,辅以电动震动装置,从而更加高效的清洁口腔。

A kind of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brushing teeth to detect oral cleanli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
本技术涉及带有灯光照射功能刷牙辅助设备,特别是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口腔内的牙菌斑、牙结石等污染物是导致龋齿、牙龈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主要诱因。由于牙菌斑与牙结石都是白色污染物,其颜色与牙齿相近,在刷牙时很难察觉到,以致使消费者难以判断刷牙后牙齿是否刷干净了。经查询专利文献CN201720418300.0公布了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机能的牙刷,其构成是在牙刷尾部装一个200nm-700nm的灯,不足之处是其灯设于牙刷尾部,使用时必须将牙刷反转,不方便消费者边观察边清洁;CN201520722249公布了另一种具备牙菌斑检测的牙刷,但其使用的波长为300nm-400nm的紫外光源,紫外光源一方面可能会对口腔内外皮肤及粘膜造成伤害,另一方面紫外光照射牙菌斑后产生的蓝光并不是太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使用者在刷牙时,能够实时观察口腔清洁状况,帮助使用者清晰的观测到自身口腔清洁状况,同时更高效的清洁口腔。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包括外壳、螺丝、开关、牙刷套管、电池、紫光灯系统和电驱动板,在外壳前部设置有牙刷插孔和灯孔,所述牙刷插孔供普通牙刷握持部插入与牙刷插孔相连的牙刷套管中,通过设置在外壳侧面的螺丝固定插入牙刷套管中的牙刷握持部;所述灯孔直径大于3mm,灯孔内装有紫光灯系统,所述紫光灯系统包括一个能够发射波长400nm-420nm的紫光发射装置及固定波长在395nm-430nm的滤光镜,紫光灯系统发射的紫外光光路通过灯孔照射向牙刷的刷毛位置;所述紫光发射装置中的紫光灯通过导电元件与电驱动板连接,电驱动板与设置在外壳中带开关的电池相接;所述电驱动板还与一个设置在外壳中的振动电机电路连接,振动电机的传动输出轴与牙刷套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振动电机采用超声振动电机。超声振动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逆压电效应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这种电机也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但定子是由压电材料和金属材料组合制成;压电材料把电能转换成机械振动能,激励定子金属体振动。定子的振动频率一般在大于20kHz的超声频段。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的开关设置于外壳的底部或是靠近外壳前端的握持部位。由于现有技术中光源主要为紫外光,对于牙菌斑的显色及可见程度都有所欠缺,紫光光源与紫外光相比更安全而高效,但市售紫光光源普遍存在波长范围广且不稳定的情况,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采用紫光光源与最适于观测牙菌斑的395nm-430nm波长滤光镜组相结合,一方面保证透过光束波长在范围内,另一方面也保证残留紫外线被很好过滤,不对口腔粘膜及组织造成危害。本技术通过牙菌斑、牙结石在400nm-420nm光照射下产生的自体荧光效应,使消费者在刷牙时清晰的看到牙菌斑、牙结石,帮助消费者更高效的清洁口腔。本技术采用的400nm-420nm的可见光源,能使口腔致病菌产生明显红色荧光,在观察牙菌斑、牙结石方面优于其采用的200nm-700nm的广波谱光源和300nm-400nm的紫外光源,同时通过滤光镜将波长控制在395nm-430nm范围内,在使用上也叫广波谱光源和紫外光源更加安全,对皮肤、粘膜无伤害。由于紫光照射出现牙菌斑显色仅是牙齿清洁的第一步,显色之后还有赖于牙刷振动电机等装置带动整个牙刷产生震动,达到清洁的目的,震动与紫光灯系统为同一电源供电,且由同一个开关控制,达到联动与结合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机能的刷牙辅助设备,包括外壳3及其侧面用于牙刷固定的螺丝2,在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牙刷插孔1和灯孔4,在外壳内安装有牙刷套管6、电池7、超声振动电机8、紫光灯系统9、电驱动板10及其传动输出轴11。灯孔中的紫光灯系统9包括一个能够发射波长400nm-420nm的紫光发射装置及固定波长395nm-430nm的滤光镜组。电池的控制开关5设置于外壳底部。使用时将普通牙刷由牙刷插孔1插入牙刷套管6内,通过旋紧螺丝2将牙刷固定。按压开关5进行启动,让电池7将所需的电力传输至紫光灯系统9,此时该紫光灯系统便发出波长400nm-420nm的光线,通过灯孔4照射至刷毛位置,同时,开关5也通过电驱动板10启动振动电机8,其传动输出轴11使牙刷套管6内的牙刷在刷牙时产生震动。通过紫光灯照射成熟牙菌斑、牙结石、龋齿产生的自体荧光效应,让使用者在刷牙时能够清楚的看到口腔中未被清洁的区域,辅以电动震动装置,能加装普通牙刷后达到电动牙刷的效果,从而更加高效的清洁口腔。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本技术另一种设计方案,是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机能的刷牙辅助设备,及其侧面用于牙刷固定的螺丝2,在外壳的上端面开设有牙刷插孔1和灯孔4,在外壳内安装有牙刷套管6、电池7、超声振动电机8、紫光灯系统9、电驱动板10及其传动输出轴11。灯孔中的紫光灯系统9包括一个能够发射波长400nm-420nm的紫光发射装置及固定波长395nm-430nm的滤光镜组。电池的控制开关5设置于靠近外壳前端的握持部位。使用时将普通牙刷由牙刷插孔1插入牙刷套管6内,通过旋紧螺丝2将牙刷固定。按压开关5进行启动,让电池7将所需的电力传输至紫光灯系统9,此时该紫光灯系统便发出波长400nm-420nm的光线,通过灯孔4照射至刷毛位置,同时,开关5也通过电驱动板10启动超声振动电机8,其传动输出轴11使牙刷套管6内的牙刷在刷牙时产生震动。由于牙菌斑、牙结石、龋齿在波长405nm附近的紫光灯照射下会产生红色荧光,使用者在刷牙时能借此观察到口腔内清洁状况,从而更高效的清洁牙齿,同时,刷牙时带来震动也能够帮助牙齿彻底清洁,不留死角。本技术提供的刷牙辅助设备能有效提高刷牙效率,让使用者更加清晰的观察到口腔状况,且使用紫光代替有害的紫外线,安全、高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包括外壳、螺丝、开关、牙刷套管、电池、紫光灯系统和电驱动板,其特征在于:外壳前部有牙刷插孔和灯孔,所述牙刷插孔供普通牙刷握持部插入与牙刷插孔相连的牙刷套管中,通过设置在外壳侧面的螺丝固定插入牙刷套管中的牙刷握持部;所述灯孔直径大于3mm,灯孔内装有紫光灯系统,所述紫光灯系统包括一个能够发射波长400nm-420nm的紫光发射装置及固定波长在395nm-430nm的滤光镜,紫光灯系统发射的紫外光光路通过灯孔照射向牙刷的刷毛位置;所述紫光发射装置中的紫光灯通过导电元件与电驱动板连接,电驱动板与设置在外壳中带开关的电池相接;所述电驱动板还与一个设置在外壳中的振动电机电连接,振动电机的传动输出轴与牙刷套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检测口腔清洁状况的刷牙辅助设备,包括外壳、螺丝、开关、牙刷套管、电池、紫光灯系统和电驱动板,其特征在于:外壳前部有牙刷插孔和灯孔,所述牙刷插孔供普通牙刷握持部插入与牙刷插孔相连的牙刷套管中,通过设置在外壳侧面的螺丝固定插入牙刷套管中的牙刷握持部;所述灯孔直径大于3mm,灯孔内装有紫光灯系统,所述紫光灯系统包括一个能够发射波长400nm-420nm的紫光发射装置及固定波长在395nm-430nm的滤光镜,紫光灯系统发射的紫外光光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辛巴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