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热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供热方式下,在供给侧,供热管网的供热流量往往是恒流量调节,但在用户侧,供热负荷随着天气变化、日照强弱、用户调节而随时变化,存在一定的峰值变化,二者在运行方式上形成供需矛盾。例如公共建筑,特别是办公建筑,工作日每天下班无人时间十多个小时,周六周日休息日无人上班,春节等节假日无人上班,这些时间段都满负荷供热采暖,造成了大量的能耗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在热源到热用户的回水管上的第一阀门、第一电动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阀门、安装在热源到热用户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的旁通管、依次设置在所述旁通管上的第三阀门、翻板式止逆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四阀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热源到热用户的回水管上的第一阀门、第一电动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阀门、安装在热源到热用户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的旁通管、依次设置在所述旁通管上的第三阀门、翻板式止逆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四阀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n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回水管中热水的温度并将温度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n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动阀入口和出口的旁通管中的压力并将压力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热源到热用户的回水管上的第一阀门、第一电动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阀门、安装在热源到热用户的供水管和回水管之间的旁通管、依次设置在所述旁通管上的第三阀门、翻板式止逆阀、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电动阀、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四阀门、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回水管中热水的温度并将温度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所述第二电动阀入口和出口的旁通管中的压力并将压力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信号控制第一电动阀的启闭,还用于根据设定的关阀时间和上班时间控制所述第一电动阀的启闭,还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压力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电动阀的开度,保持供回水压差恒定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到所述旁通管之间的供水管上设置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热用户到所述旁通管之间的回水管上设置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源到所述旁通管之间的回水管上设置第四温度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到所述旁通管之间的回水管的长度不小于3倍管径,所述第四温度传感器到所述旁通管之间的回水管的长度不小于5倍管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四温度传感器均设有保护套管,插深不少于1/3倍管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公共建筑供热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量表,所述热量表的出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动阀的出入口通过管路连接。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志强,黄维,马亮,郭婧琦,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中环热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