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472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应用于以供热为主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在负荷需求侧,考虑热用户室内外热量交换的情况,采用PID控制方法使室温维持在舒适温度范围内,并得到采暖设备给室内供应的热量流;在热网输配侧,采用热电类比的方法,建立满足傅立叶定律的热网络模型来描述热量传导的过程,求得热电联产机组的出热量;在热源供应侧,以“以热定电”模式运行来安排系统的热电输出,在产热能够满足需求的同时,热电联产机组也能提供一定电能,建立热电厂能源系统控制模型,当热负荷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及时调控机组燃气量,根据模型可计算出系统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源—网—荷”系统的协调调度,提升对用户的供热品质。

A regulation method of electricity gas heat comprehensive energy system considering the demand response of heat lo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应用于以供热为主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清洁、高效、安全是现代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要求,综合能源系统在我国能源变革中具有特殊地位。在供暖行业,以天然气作为一次能源的分布式热电联产机组代替集中式燃煤机组供暖,是综合能源系统建设的重要方向。考虑到北方地区城乡居民用户及有供热需求的工业园区用户的用能特点,以供热为主的综合能源系统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典型的以供热为主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拓扑结构由热电联产机组、热网和负荷组成,可联合多品种能源。不同形式的能量流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使得“源—网—荷”集成系统的优化决策更具复杂性,这对依据用户的热负荷需求实时进行准确调配提出了新的挑战。用于综合能源系统多能流调控的整体动态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多能互补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满足用户的实际用能需求以保障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在负荷需求侧,温度测量、自动控制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精准供给的实现提供了基础条件;在热网输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n(1)在负荷需求侧,考虑热用户室内外热量交换的情况,采用PID控制方法使室温维持在舒适温度范围内,并得到采暖设备给室内供应的热量流;/n(2)在热网输配侧,采用热电类比的方法,建立满足傅立叶定律的热网络模型来描述热量传导的过程,求得热电联产机组的出热量;/n(3)在热源供应侧,建立热电厂能源系统控制模型,当热负荷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及时调控机组燃气量,根据模型可计算出系统产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负荷需求侧,考虑热用户室内外热量交换的情况,采用PID控制方法使室温维持在舒适温度范围内,并得到采暖设备给室内供应的热量流;
(2)在热网输配侧,采用热电类比的方法,建立满足傅立叶定律的热网络模型来描述热量传导的过程,求得热电联产机组的出热量;
(3)在热源供应侧,建立热电厂能源系统控制模型,当热负荷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及时调控机组燃气量,根据模型可计算出系统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负荷需求侧,考虑热用户室内外热量交换的情况,采用PID控制方法使室温维持在舒适温度范围内,并得到采暖设备给室内供应的热量流,根据体现房屋建筑墙体热交换动态过程的公式构建PID控制模型,输入室外温度预测值,保持室温在给定值附近,并得到用户室内需要的热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瑞陈露垚颜宏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