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蒸汽烹饪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发生器包括漩涡离心装置、加热装置及蒸汽发生器主体,加热装置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内部,漩涡离心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上方,蒸汽发生器主体底部为可产生漩涡的球面结构,其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与进水管连通,进水管流入的水流驱动漩涡离心装置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通过漩涡离心装置产生漩涡,同时加热装置使水加热至沸腾,并结合漩涡离心力的作用,使水垢彻底脱离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内壁,并在蒸汽发生器主体底部的球面结构上以漩涡式排出,使含有水垢杂质的水排尽,实现有效的水垢清除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蒸汽烹饪装置设置有上述的蒸汽发生器。
A steam generator and its using method and steam cook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蒸汽烹饪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蒸汽烹饪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蒸汽烹饪装置。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是蒸汽烹饪装置的重要部件,在长时间使用后,蒸汽发生器内部会结有大量水垢,由于蒸汽发生器多为隐藏式,使用者无法拆卸蒸汽发生器,不能有效的将蒸汽发生器内部水垢清洁干净,长时间使用,一方面影响烹饪食物口感,另一方面也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及其使用方法和蒸汽烹饪装置,可以有效的去除蒸汽发生器内部水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漩涡离心装置、加热装置及蒸汽发生器主体,漩涡离心装置和加热装置均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内部,漩涡离心装置设置在加热装置的上方,蒸汽发生器主体底部为可以产生漩涡的球面结构,其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与进水管连通,进水管流入的水流驱动漩涡离心装置转动。进一步地,漩涡离心装置包括若干扇叶和底盘,扇叶均匀的设置在底盘上,底盘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并与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内壁间隙配合。进一步地,还包括旋转轴,所述底盘的中心孔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控制装置,其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上,排水控制装置的底部与旋转轴连接,旋转轴底端设有用于封堵排水口的密封塞。进一步地,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蜡马达和传动杆,蜡马达固定在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上,传动杆一端与蜡马达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外壁上,水位传感器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内部,加热装置、蜡马达、所诉温度传感器及水位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设置在进水管上的水泵电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水汽分离网,其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出气口处,水汽分离网上设有多个通孔。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的蒸汽发生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水流从进水管流入到蒸汽发生器主体内部,驱动漩涡离心装置转动,使蒸汽发生器主体内水旋转形成漩涡;步骤S2,步骤S1开始的同时,加热装置开始工作加热,使水加热至沸腾,持续一段时间后进入步骤S3;步骤S3,开始排水,水流在蒸汽发生器主体底部的球面结构上以漩涡式通过排水口排出到蒸汽发生器主体外部,直至蒸汽发生器主体内水排尽。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S4:在步骤S3结束后,再次进入到步骤S1,并持续一段时间后进入到步骤S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烹饪装置本体和上述的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设置在烹饪装置本体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从进水管流入的水流驱动漩涡离心装置转动,使蒸汽发生器主体内部的水流产生漩涡,同时加热装置开始工作,使水加热至沸腾,沸腾状态下水分子激烈运动并配合漩涡产生的离心力使蒸汽发生器主体内壁的水垢脱离下来,并且蒸汽发生器主体底部为球面结构,含有水垢杂质的水最后也以旋涡式从底部的排水口排出,从而使蒸汽发生器自行完成了水垢的清除,且水垢清除效果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蒸汽发生器的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蒸汽发生器的内部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漩涡离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水汽分离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蒸汽发生器,如图1和2所示,包括漩涡离心装置1、加热装置2及蒸汽发生器主体3,漩涡离心装置1和加热装置2均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3的内部,漩涡离心装置1设置在加热装置2的上方,蒸汽发生器主体3底部31为可以产生漩涡的球面结构,其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8连通,蒸汽发生器主体3的顶部32与进水管9连通,进水管流入的水流驱动漩涡离心装置1转动。采用上述结构,从进水管9流入的水流驱动漩涡离心装置1转动,使蒸汽发生器主体3内部的水流产生漩涡,同时加热装置2开始工作,使水加热至沸腾,沸腾状态下水分子激烈运动并配合漩涡产生的离心力使蒸汽发生器主体3内壁的水垢脱离下来,并且蒸汽发生器主体3底部31为球面结构,含有水垢杂质的水最后也以旋涡式从底部31的排水口排出,排水更彻底,这样使蒸汽发生器自行完成了水垢的清除,且水垢清除效果优良。如图1和3所示,漩涡离心装置1包括若干扇叶11和底盘12,扇叶11均匀的设置在底盘12上,底盘12与蒸汽发生器主体3的内壁间隙配合,底盘12的中心孔套设在旋转轴4上;这样,靠水流驱动底盘12上的扇叶11转动,从而产生漩涡,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驱动力;同时底盘12设置在加热装置2上方,这样对加热沸腾的水进行第一次水汽分离,防止沸腾的水翻滚,溅入到蒸汽发生器的出气管中,最后流入到烹饪腔体内,影响烹饪效果。还包括排水控制装置5,其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3的顶部32上,排水控制装置5的底部与旋转轴4连接,旋转轴4底端设有用于封堵排水口的密封塞41。排水控制装置5包括蜡马达51和传动杆52,蜡马达51固定在蒸汽发生器主体3的顶部32上,传动杆52一端与蜡马达51连接,另一端与旋转轴4连接;这样,当水垢清除完成后排水时,蜡马达51收缩,带动传动杆52上提,使密封塞41与排水口分离,从而让包含有水垢的水排到外部;当进行水垢自清除时,蜡马达51伸展,带动传动杆52外推,使密封塞41与排水口紧密结合,防止水外流。本实施例一还包括温度传感器6、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温度传感器6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3的外壁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加热装置2和排水控制装置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水位传感器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3内部,并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设置在进水管9上的水泵电连接;温度传感器6检测蒸汽发生器主体3中的水温,控制器根据检测到的水温控制加热装置2的工作状态;水位传感器检测蒸汽发生器主体3内的水位,当达到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水泵停止工作,进水管9停止进水。本实施例一还包括水汽分离网7,如图1和4所示,水汽分离网7设置在蒸汽发生器主体3的顶部32的出气口处,水汽分离网7上设有多个通孔;这样可以对沸腾的水进行第二次水汽分离,进一步地防止沸腾的水翻滚,溅入到蒸汽发生器的出气管中。本实施例一的工作流程如下:蒸汽发生器开始自清除水垢,先进行热水洗,控制器控制蜡马达51伸展,带动传动杆52外推,使密封塞41与排水口紧密结合,排水口被封堵;控制器控制水泵工作,水泵开始抽水,水流通过进水管9进入到蒸汽发生器主体3内部,并带动扇叶11和底盘12转动,内部水产生漩涡,当水位传感器检测到蒸汽发生器主体3内水位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停止水泵工作,进水管9停止进水;另一方面,在进水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漩涡离心装置、加热装置及蒸汽发生器主体,所述漩涡离心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内部,所述漩涡离心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底部为可以产生漩涡的球面结构,其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流入的水流驱动所述漩涡离心装置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漩涡离心装置、加热装置及蒸汽发生器主体,所述漩涡离心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内部,所述漩涡离心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底部为可以产生漩涡的球面结构,其底部的排水口与排水管连通,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与进水管连通,所述进水管流入的水流驱动所述漩涡离心装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漩涡离心装置包括若干扇叶和底盘,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上方,并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的内壁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轴,所述底盘的中心孔套设在所述旋转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控制装置,其设置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上,所述排水控制装置的底部与所述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底端设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口的密封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控制装置包括蜡马达和传动杆,所述蜡马达固定在所述蒸汽发生器主体的顶部上,所述传动杆一端与所述蜡马达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杰,依文斌,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