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样胶囊及采样胶囊系统,采样胶囊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分隔壁、采样池、设于分隔壁上的内进样口、设于壳体上的外进样口、连通内进样口与外进样口的采样管、控制单元;采样管包括软管,采样胶囊还包括用以夹紧至少部分软管的夹紧环、与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且能熔断夹紧环的发热元件;在采样胶囊达到需要采样的消化道部位时,通过发热元件熔断夹紧环,软管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管状,使采样管处于导通状态,消化液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经采样管进入采样池内;通过发热元件主动控制采样管的导通,不受消化道部位特殊环境的影响,可通用于任何消化道部位,通用性较高,且简化采样胶囊的内部结构,降低成本。
Sampling capsule and sampling capsul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样胶囊及采样胶囊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采样胶囊及采样胶囊系统。
技术介绍
采样胶囊,由于其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目前已成为消化道疾病诊断的有效设备,受到了国际医疗器械领域的高度认可。通常情况下,采样胶囊包括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采样池、与采样池连通的采样管,在采样胶囊到达特定的消化道部位后,采样管打开,消化液自采样管进入采样池内,在采样胶囊移出体外后,医护人员能够自采样池内取出消化液进行病理分析。现有的打开采样胶囊的采样管主要有包括如下两种方式:第一,在采样管的外进样口采用在特定消化道部位环境下可降解的材料,当该采样胶囊到达相应的消化道部位时,该材料降解使采样管打开,从而消化液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自采样管进入采样胶囊内,但是,不同消化道的环境不同,导致该种采样胶囊的通用性较差,且采样时间长;第二,第CN109009246A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一种采样胶囊及采样胶囊系统,其中采样胶囊包括用以电动打开或关闭所述采样管的开关组件,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采样胶囊及采样胶囊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采样胶囊及采样胶囊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样胶囊,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壁、由所述分隔壁与位于所述分隔壁第一侧的所述壳体围设形成的采样池、设于所述分隔壁上的内进样口、设于所述分隔壁第二侧的所述壳体上的外进样口、连通所述内进样口与所述外进样口的采样管、设于所述分隔壁第二侧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包括软管,所述采样胶囊还包括用以夹紧至少部分所述软管的夹紧环、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且能熔断所述夹紧环的发热元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内进样口,且所述软管沿所述采样胶囊的轴向延伸;所述采样管还包括连通所述软管与所述外进样口的进样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进样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样管包括连通多个所述外进样口与所述软管的多通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多个所述外进样口沿所述采样胶囊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进样管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外进样口连通的环状管,所述多通管的入口与所述环状管相连通。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单元、软管分设于所述进样管的相对两侧;所述进样管上具有供通讯连接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控制单元的导线穿过的贯穿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采样管还包括用以连接所述进样管的出口与所述软管的连接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采样胶囊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分隔壁第二侧的摄像模组,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摄像模组对应的部分呈透明状,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分隔壁第一侧的所述壳体呈透明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位于所述分隔壁第一侧的所述壳体上具有薄壁区、位于所述薄壁区的标识件。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样胶囊系统,包括上述的采样胶囊、与所述采样胶囊配合的外界处理终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采样胶囊的采样管包括软管,同时设置用以夹紧至少部分所述软管使所述采样管呈关闭状态的夹紧环、用以熔断所述夹紧环的发热元件;在所述采样胶囊未使用或者未到达需要采样的消化道部位时,所述夹紧环夹紧对应的软管,使所述采样管处于关闭状态,保持所述采样池内的真空度;在所述采样胶囊达到需要采样的消化道部位时,通过所述发热元件熔断所述夹紧环,所述软管在自身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回复管状,使所述采样管处于导通状态,消化液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经所述采样管进入所述采样池内,实现采样;通过所述发热元件主动控制所述采样管的导通,不受消化道部位特殊环境的影响,可通用于任何消化道部位,通用性较高,且简化所述采样胶囊的内部结构,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采样胶囊中的采样管处于导通状态时采样胶囊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采样胶囊中的采样管处于关闭状态时的采样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此时,采样胶囊中的采样管处于关闭状态。图4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此时,采样胶囊中的采样管处于关闭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图1至图4所示,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中的采样胶囊100及其内部结构的示意图。所述采样胶囊100包括壳体1、设于所述壳体1内的分隔壁2、由所述分隔壁2与位于所述分隔壁2第一侧的所述壳体1围设形成的采样池3、设于所述分隔壁2上的内进样口21、设于位于所述分隔壁2的第二侧的所述壳体1上的外进样口11、连通所述内进样口21与所述外进样口11的采样管4、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位于所述分隔壁2的第二侧的控制单元5。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位于所述分隔壁2的相对两侧,即,所述分隔壁2将所述壳体1分隔成相互独立的两部分。具体地,所述壳体1的材料可沿用现有的采样胶囊中的壳体的材料,也可以另外设计,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壳体1的材料只要满足对人体无害且不会被消化液腐蚀即可。同时,所述采样胶囊100的长度在30mm以内,如27mm,直径在12mm以内,以能够很好地进入到消化道内的任意部位,进行消化液采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采样胶囊100的长度以及直径即指所述壳体1的长度以及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由至少两部分拼接而成,以便于所述壳体1内部各结构的设置安装。请参图1所示,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由沿所述采样胶囊100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13、第三壳体14三部分拼接而成,且三部分之间采用螺纹、黏胶、卡接等连接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所述采样池3为能够维持需要的真空度的真空容腔,在所述采样胶囊100到达需要采集的消化道部位时,导通所述采样管4,所述消化液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自所述采样管4进入所述采样池3内,完成采样。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壁2与位于所述分隔壁2第一侧的所述外壳1一体设置,从而,形成的所述采样池3的密封性能较好。当然,并不以此为限,所述分隔壁2与位于所述分隔壁2的第一侧的所述外壳1也可以分体设置,此时,需要保证两者的连接处的密封性,从而保证所述采样池3能够保持其所需的真空度,利于后续消化液的采集。所述采样管4包括软管41,所述采样胶囊100还包括用以夹紧至少部分所述软管41的夹紧环6、与所述控制单元5通讯连接且能熔断所述夹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样胶囊,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壁、由所述分隔壁与位于所述分隔壁第一侧的所述壳体围设形成的采样池、设于所述分隔壁上的内进样口、设于所述分隔壁第二侧的所述壳体上的外进样口、连通所述内进样口与所述外进样口的采样管、设于所述分隔壁第二侧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包括软管,所述采样胶囊还包括用以夹紧至少部分所述软管的夹紧环、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且能熔断所述夹紧环的发热元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样胶囊,包括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分隔壁、由所述分隔壁与位于所述分隔壁第一侧的所述壳体围设形成的采样池、设于所述分隔壁上的内进样口、设于所述分隔壁第二侧的所述壳体上的外进样口、连通所述内进样口与所述外进样口的采样管、设于所述分隔壁第二侧的控制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管包括软管,所述采样胶囊还包括用以夹紧至少部分所述软管的夹紧环、与所述控制单元通讯连接且能熔断所述夹紧环的发热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内进样口,且所述软管沿所述采样胶囊的轴向延伸;所述采样管还包括连通所述软管与所述外进样口的进样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样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样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样管包括连通多个所述外进样口与所述软管的多通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样胶囊,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外进样口沿所述采样胶囊的圆周方向分布;所述进样管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外进样口连通的环状管,所述多通管的入口与所述环状管相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宇晖,杨戴天杙,彭航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翰科技武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