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暖风两用循环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8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暖风两用循环扇,依次包括前网、后网、及位于前网和后网所形成空间中的风叶、导风装置和发热装置,所述后网的前部分形成轴向排风道,其后部分设有进风结构,所述风叶、导风装置和发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轴向排风道中,所述发热装置上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使所述发热装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中;驱动所述发热装置旋转,使所述发热装置的散热面朝向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局部关闭或完全关闭,冷风经所述发热装置加热后由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前网排出;反向旋转所述发热装置,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局部打开或完全打开,冷风经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前网排出。

A cold and warm air dual-purpose circulation f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暖风两用循环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冷暖风切换型两用循环扇,主要实现PTC发热体或密集型发热体在循环扇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循环扇是一种采用轴流风叶的小风扇,在风叶径向周边设置有环形风道,或者将圆柱形外壳的一部分作为风道。循环扇在工作时,风叶后方径向和轴向均可从格栅或网孔状的机身壳体进风,保证足够的风量,并且在风道作用下,可达到较远的送风距离。同样,现有的暖风机采用的也是轴流风叶,在风叶轴向后方设置发热组件,同时在风叶和发热组件的径向周边设置风道(或者机身壳体的一部分作为风道),即风叶和风道包裹在同一个风道内,工作时进风从机身壳体后部对应风道轴向后方的栅格或网孔进风,保证对发热组件有足够的散热风量,但风量、送风距离等都远小于同风叶的循环扇。另外,中国专利文献CN206903897中公开了一种自然风/暖风两用电循环扇,其采用云母板发热架的固定式发热体,但对于采用散热铝片密集的PTC发热体时,固定式的PTC发热体对于产品的实际过风影响是很是巨大的,由于PTC等密集型发热体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如何实现密集型发热体与输送较远的循环扇进行有效兼容,使其出风量和送风距离都做到最佳,成为目前PTC等密集型冷暖两用循环扇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解决现有固定式发热体在采用密集型发热体与循环扇相结合时,无法将循环扇与发热体在送风和加热两主要性能方面做到很好的兼容,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暖风切换型两用循环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暖风两用循环扇,依次包括前网、后网、及位于前网和后网所形成空间中的风叶、导风装置和发热装置,所述后网的前部分形成轴向排风道,其后部分设有进风结构,所述风叶、导风装置和发热装置设置于所述轴向排风道中,所述发热装置上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使所述发热装置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中;驱动所述发热装置旋转,使所述发热装置的散热面朝向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局部关闭或完全关闭,冷风经所述发热装置加热后由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前网排出;反向旋转所述发热装置,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局部打开或完全打开,冷风经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前网排出。所述发热装置设有至少两个,每一所述发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转轴,所述导风装置上的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转轴形成旋转连接的轴孔,所述驱动装置为固定于所述导风装置上的驱动电机,且与各所述发热装置的转轴形成驱动连接;各所述驱动电机分别控制与其对应的所述发热装置形成同步旋转,对所述导风装置上的通风道进行打开或关闭或优选地,所述发热装置设有至少两个,每一所述发热装置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转轴,所述导风装置上的与所述转轴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转轴形成旋转连接的轴孔;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和齿轮,每一所述发热装置一端的转轴上分别设置一所述齿轮,所述齿轮间形成啮合传动,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导风装置上,且与其中一所述发热装置上的转轴形成驱动连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发热装置旋转,使得各所述发热装置之间形成同步旋转,对所述导风装置上的通风道进行同步打开或关闭。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体和发热体支架,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发热体支架所形成内框中,所述转轴分别同轴设置于所述发热体支架的上下两端,所述发热体支架呈旋转状设置于所述导风装置的轴孔中。所述发热体优选为PTC发热体。所述导风装置的外侧边缘与所述后网上的轴向排风道相贴合,所述发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导风装置的通风道进风口位置。所述导风装置的中部形成一锥形的通风道,其进风口端尺寸大于其出风口端尺寸,所述发热装置将所述通风道关闭时,所述发热装置的外侧边缘区域与所述通风道的进风口形成密封。所述前网和后网为圆形结构,所述通风道为近似前小后大的环状结构或者局部呈锥形结构。所风叶为轴流型风叶。所述后网的进风结构为栅格或呈网孔状。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专利技术在发热装置上设置可以使其旋转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发热装置旋转,可以实现通风道的关闭与打开,当作为循环扇使用时,发热装置不工作,此时的发热装置通过旋转使通风道打开,风叶后方径向和轴向有足够的进风面积,保证足够的进风风量,同时在风道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送风距离;当作为取暖器(暖风机)使用时,发热装置工作,此时的驱动装置驱动发热装置旋转,使发热装置旋转至通风道关闭,风叶后方轴向进风在导风装置的作用下有足够的风量经过发热体部分,保证良好的散热。B.通过采用自动切换的发热装置可以大大的提升循环扇模式下的性能和效果,大大的满足了产品在不同状态和模式下的使用性能和效果,让PTC型冷暖循环扇不会受发热体形式的局限,同时实现了PTC型冷暖循环扇即可作为取暖器又可作为循环扇的双重产品,将产品的定位提升到另一个高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冷暖循环扇立体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发热体可切换的冷暖循环扇的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冷暖循环扇的空气流动示意图;图4是冷暖循环扇在暖风状态下发热体组件及其支架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冷暖循环扇在冷风状态下发热体组件及其支架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如下:1-前网2-后网21-轴向排风道,22-进风结构3-风叶;4-导风装置,4a-通风道,4b-轴孔5-发热装置,5a-转轴51-发热体,52-发热体支架6-驱动装置,61-驱动电机,62-齿轮7-基座8-马达,81-驱动轴9-支撑杆,91-支撑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暖风两用循环扇,依次包括基座7、前网1、后网2、及位于前网1和后网2所形成空间中的风叶3、导风装置4、发热装置5和后方的驱动马达8,马达8设置在后网2的后端,其上的驱动轴81向着前网方向延伸,依次穿过发热装置5、导风装置4,与风叶3形成固定连接,在后网2的前部分形成轴向排风道21,其后部分设有进风结构22,风叶3、导风装置4和发热装置5设置于轴向排风道21中,发热装置5上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6,使发热装置5可旋转地设置于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中。这里的风叶3优选为轴流型风叶,后网的进风结构采用栅格或呈网孔状。启动马达8带动风叶3旋转,所产生的风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暖风两用循环扇,依次包括前网(1)、后网(2)、及位于前网(1)和后网(2)所形成空间中的风叶(3)、导风装置(4)和发热装置(5),所述后网(2)的前部分形成轴向排风道(21),其后部分设有进风结构(22),所述风叶(3)、导风装置(4)和发热装置(5)设置于所述轴向排风道(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5)上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6),使所述发热装置(5)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中;驱动所述发热装置(5)旋转,使所述发热装置(5)的散热面朝向所述导风装置(5)的通风道(4a),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局部关闭或完全关闭,冷风经所述发热装置(5)加热后由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前网(1)排出;反向旋转所述发热装置(5),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局部打开或完全打开,冷风经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前网(1)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暖风两用循环扇,依次包括前网(1)、后网(2)、及位于前网(1)和后网(2)所形成空间中的风叶(3)、导风装置(4)和发热装置(5),所述后网(2)的前部分形成轴向排风道(21),其后部分设有进风结构(22),所述风叶(3)、导风装置(4)和发热装置(5)设置于所述轴向排风道(21)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5)上设有用于驱动其旋转的驱动装置(6),使所述发热装置(5)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中;驱动所述发热装置(5)旋转,使所述发热装置(5)的散热面朝向所述导风装置(5)的通风道(4a),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局部关闭或完全关闭,冷风经所述发热装置(5)加热后由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前网(1)排出;反向旋转所述发热装置(5),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局部打开或完全打开,冷风经所述导风装置(4)的通风道(4a)、前网(1)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风两用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5)设有至少两个,每一所述发热装置(5)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转轴(5a),所述导风装置(4)上的与所述转轴(5a)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转轴(5a)形成旋转连接的轴孔(4b),所述驱动装置(6)为固定于所述导风装置(4)上的驱动电机,且与各所述发热装置(5)的转轴(5a)形成驱动连接;各所述驱动电机分别控制与其对应的所述发热装置(5)形成同步旋转,对所述导风装置(4)上的通风道(4a)进行打开或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暖风两用循环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5)设有至少两个,每一所述发热装置(5)的两端分别设置一转轴(5a),所述导风装置(4)上的与所述转轴(5a)相对应的安装位置处设有与所述转轴(5a)形成旋转连接的轴孔(4b);所述驱动装置(6)包括驱动电机(61)和齿轮(62),每一所述发热装置(5)一端的转轴(5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伴来庞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创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