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装置及应用其的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55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收纳结构、一第二收纳结构以及一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第二收纳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端,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固定条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弹性环,所述第一固定条包括两条第一固定绳,两条所述第一固定绳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弹性环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二壳体及一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应用所述固定装置的收纳装置。

Fixed device and storage device appli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定装置及应用其的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及应用所述固定装置的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收纳装置,例如双肩背包、单肩背包、挎包、行李箱或收纳柜等收纳装置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收纳装置具备一定的收纳能力。上述收纳装置在生活中往往面临复杂多样的应用环境,收纳装置可用于收纳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书本等尺寸不同且需要固定的物品。由于收纳装置本身的结构及尺寸不统一且待固定物品的形状及尺寸也不统一,使得待固定物品无法被以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固定。且,现有的收纳装置往往通过增加分层和内胆的方式将待固定物品固定,多个分层占用收纳装置内部空间。如何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收纳装置及待固定物品、使用灵活及节省空间的固定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收纳装置及待固定物品、使用灵活及节省空间的固定装置,及一种应用该固定装置的收纳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收纳结构、一第二收纳结构以及一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第二收纳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端,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固定条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弹性环,所述第一固定条包括两条第一固定绳,两条所述第一固定绳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弹性环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二壳体及一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伸缩杆及一锁止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条为带状,所述第二固定条与所述锁止结构可活动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条一端设置有一卡扣,所述锁止结构包括一锁止扣,所述卡扣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锁止扣。进一步的,所述锁止结构还包括一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为弹性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条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二弹性环,所述第二固定条包括两条第二固定绳,两条所述第二固定绳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第二收纳结构之间,所述阻挡结构为块状或片状。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收纳装置,所述收纳装置包括一侧壁及前述的固定装置,所述收纳装置与一带有至少一个凸起的待固定件配合使用,所述固定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侧壁。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伸缩杆及一锁止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条为带状,所述第二固定条与所述锁止结构可活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弹性环套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凸起,所述待固定件位于两条所述第一固定绳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条的至少部分沿所述待固定件远离所述侧壁的表面设置,所述待固定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及所述侧壁之间,一条所述第一固定绳与所述第二固定条在正视视角下相交。进一步的,所述待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凸起,所述锁止结构还包括一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为弹性结构,至少另一所述凸起设置于所述锁止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待固定件包括至少两个凸起,所述第二固定条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二弹性环,所述第二固定条包括两条第二固定绳,两条所述第二固定绳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环连接,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第二收纳结构之间,所述阻挡结构为块状或片状,所述第一弹性环套设于至少一个所述凸起,所述待固定件位于两条所述第一固定绳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环套设于另一个所述凸起,所述待固定件位于两条所述第二固定绳之间,所述待固定件抵持于所述阻挡结构一侧,一条所述第一固定绳与一条所述第二固定绳在正视视角下相交。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及收纳装置,通过第一夹持部及第二夹持部可实现与收纳装置的固定,使得所述固定装置可通过外挂的方式与收纳装置配合,当不需要使用所述固定装置时可取下所述固定装置以减小对收纳装置内部空间的占用。所述固定装置通过长度可调节的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实现对所述固定装置尺寸的调整,使得所述固定装置可与不同尺寸形状的收纳装置配合。所述固定装置通过长度可调节的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固定条及第二固定条实现对不同尺寸的待固定件进行固定。本技术的固定装置可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收纳装置及待固定物品,且使用灵活、节省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将参考附图以更全面地描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附图中所示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在此阐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是为了使本技术透彻和完整,并且将本技术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限制本技术。如本文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当在本文中使用时,“包括”和/或“包含”或“包括”和/或“包括”或“具有”和/或“具有”,整数,步骤,操作,组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和/或其群组。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文中明确定义,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和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以下内容将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须注意的是,参考附图中所描绘的组件不一定按比例显示;而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被赋予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或类似的技术用语。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固定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固定装置1包括第一收纳结构11、第二收纳结构12、第一伸缩杆13、第二伸缩杆14以及锁止结构15。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收纳结构、一第二收纳结构以及一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第二收纳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端,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固定条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弹性环,所述第一固定条包括两条第一固定绳,两条所述第一固定绳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弹性环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二壳体及一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一第一收纳结构、一第二收纳结构以及一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第二收纳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两端,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一壳体及一第一固定条,所述第一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固定条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一弹性环,所述第一固定条包括两条第一固定绳,两条所述第一固定绳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弹性环连接,所述第二收纳结构包括一第二壳体及一第二固定条,所述第二固定条的至少部分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第二伸缩杆及一锁止结构,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锁止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伸缩杆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条为带状,所述第二固定条与所述锁止结构可活动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条一端设置有一卡扣,所述锁止结构包括一锁止扣,所述卡扣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锁止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结构还包括一锁止槽,所述锁止槽为弹性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条的端部设置有一第二弹性环,所述第二固定条包括两条第二固定绳,两条所述第二固定绳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弹性环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一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上,所述阻挡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结构及所述第二收纳结构之间,所述阻挡结构为块状或片状。


7.一种收纳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涵
申请(专利权)人:卓尔智联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