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颈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529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颈枕,包括枕体和固定套,其中枕体的背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套包括用于与座椅上头枕固定的套环、设置在套环上的第二固定单元;将固定套固定在座椅头枕上,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相互连接固定后,所述枕体整体固定在座椅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携带,通过固定单元魔术贴将护颈枕粘贴在交通工具的座椅背上,这样,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护颈托枕可将颈部舒适地包裹起来,乘客睡着后,即使进入无意识状态,也不会发生头部和身体前倾或向两侧倾斜的问题。

A neck pil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颈枕
本技术涉及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颈枕。
技术介绍
当人们在乘坐飞机、高铁、长途大巴、小型客车等交通工具长途旅行时,由于旅途劳累,不免会在座椅上打盹或睡觉,头部和身体会不受控地向前方或左右倾斜,不仅会造成颈部不适,还会影响到旁边的乘客。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不少乘客都自带U型枕乘机、乘车。由于一般U型枕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且因为无法固定在座椅上,使用中仍然存在乘客身体有一定幅度的倾斜等问题。由于在用的客机、高铁、客车的座椅已经安装定型,将任何成型的U型枕、护颈托固定在座椅上,都会对乘客正常使用座椅造成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必须寻求一种基于现有交通工具座椅现状的护颈枕,且不会对乘客使用造成不便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经过改进的护颈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护颈枕,包括枕体和固定套,其中枕体的背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套包括用于与座椅上头枕固定的套环、设置在套环上的第二固定单元;将固定套固定在座椅头枕上,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相互连接固定后,所述枕体整体固定在座椅上。进一步,所述固定套包括两个所述套环,两个套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体,连接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为带钩刺面的魔术贴,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为带毛绒面的魔术贴,两者相互粘贴后,将所述枕体与所述固定套连接固定。进一步,所述连接体整体均采用带毛绒面的魔术贴制成,所述连接体整体构成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进一步,所述连接体包括底部基体,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所述第二固定单元。进一步,两个所述套环上还均设置有第三固定单元,两个第三固定单元之间设置有横向固定带。进一步,所述套环为弹性环。进一步,所述套环为设置有搭扣、长度调节扣的带环。进一步,所述枕体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两者为相配的卡扣结构、魔术贴结构、挂钩结构或者子母扣结构中的一种连接结构。进一步,所述枕体的底部设置有拉锁。本技术一种护颈枕,乘客使用护颈枕时,通过固定单元魔术贴将护颈枕粘贴在交通工具的座椅背上,这样,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护颈托枕可将颈部舒适地包裹起来,乘客睡着后,即使进入无意识状态,也不会发生头部和身体前倾或向两侧倾斜的问题。本技术一种护颈枕,是在现有各款式护颈枕的基础上,利用魔术贴的粘贴功能,与缝制或粘贴在交通工具座椅上的固定单元配合使用,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舒适耐用,适用于各式各样的座椅靠背,不仅适用于办公室、家庭,也可大量安装在交通工具上,在不影响座椅的正常使用下,彻底解决在座椅上休息身体不受控倾斜的问题,给人们提供优良的休息环境。同时也方便携带,通过在其上设置防护单元,携带过程中,不会出现固定单元钩挂、损坏衣物或其他物品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座椅结构示意图;图2是座椅的头枕上安装固定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座椅上安装固定套、枕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枕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枕体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固定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固定套结构示意图;图8是固定套另一结构示意图;图9是固定套的套环上设置横向固定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技术全面和完整,并将本技术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1至图9所示,本技术一种护颈枕,包括枕体1和固定套4,其中,枕体1可设置为外罩和内芯的组合结构,内芯安装在外罩内。枕体1的背面中央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11,背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单元14和第二连接单元15,第一连接单元14和第二连接单元15相适配,例如是相配的卡扣结构、魔术贴结构、挂钩结构或者子母扣结构等连接结构,且能够调节长度,以使护颈托枕能够适应不同的使用者。本技术护颈枕可与火车、飞机等上的座椅配合使用,也可外出时携带,当作普通的护枕来使用,由于体较小、材质柔软具有非常好的携带型。在与座椅靠背3配套使用时,需要枕体1与座椅靠背3能够有效果的固定连接,才能起到固定头部、稳固身体的作用;同时,又要保证枕体1与座椅靠背3之间不能固定过于牢固,在出现危险时,人体能够及时从座椅上挣脱。针对现有飞机、高铁等座椅上设置有头枕8的结构,本技术中,设计了固定套4,固定套4包括两个套环5,两个套环5分别从头枕8的两端套入,进而固定在头枕8上。两个套环5之间设置有连接体7,连接体7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单元6。第二固定单元6用于与第一固定单元11相互连接固定,第一固定单元11与第二固定单元6相互连接固定后,枕体1整体固定在座椅靠背3上。为了方便使用,增加更大的粘接面积和范围,连接体7可整体均采用带毛绒面的魔术贴制成,此时,连接体整体构成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由于魔术贴本身带有一定的硬度(不是普通布料的柔软性),所以能够保证连接体7具有一定的张力和挺阔度,在使用中,连接体7不会因为粘接枕体1后,而发生褶皱、歪扭、固定不牢的问题。如图8所示,同时,为了节约成本,连接体7可以设置有底部基体9,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第二固定单元6。底部基体9采用具有一定的硬度的材料制成,其上直接缝制第二固定单元6。第一固定单元11为带钩刺面的魔术贴,第二固定单元6为带毛绒面的魔术贴,两者相互粘贴后,将所述枕体与所述固定套连接固定。如图9所示,针对无头枕的普通座椅结构,使用者可将两个套环5斜挂在座椅靠背的左右上角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固定稳定性,两个套环5之间还可以设置横向固定带10绕过座椅背后实现固定。两个所述套环5均设置有第三固定单元16,两个第三固定单元16之间设置有横向固定带10。横向固定带10的两端与第三固定单元16之间可采用搭扣、魔术扣等形式连接固定。使用时,将固定套4通过套环5斜挂固定在座椅靠背的左右上角处,必要时,可通过横向固定带10绕过座椅背后进一步固定。使用时,将固定套4通过套环5套装固定在头枕8上,必要时,可通过横向固定带10进一步固定。将第一固定单元11直接与固定套4固定连接,将护颈枕托通过第一固定单元11、第二固定单元6定位于座椅靠背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和固定套,其中枕体的背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套包括用于与座椅上头枕固定的套环、设置在套环上的第二固定单元;将固定套固定在座椅头枕上,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相互连接固定后,所述枕体整体固定在座椅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和固定套,其中枕体的背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固定套包括用于与座椅上头枕固定的套环、设置在套环上的第二固定单元;将固定套固定在座椅头枕上,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相互连接固定后,所述枕体整体固定在座椅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包括两个所述套环,两个套环之间设置有连接体,连接体上设置有所述第二固定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为带钩刺面的魔术贴,所述第二固定单元为带毛绒面的魔术贴,两者相互粘贴后,将所述枕体与所述固定套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整体均采用带毛绒面的魔术贴制成,所述连接体整体构成所述第二固定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显达魏昊怡郝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浩雨固定式护颈托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