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4400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的制备方法。采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原丝,通过调控预氧化阶段各温区预氧化时间比,控制预氧纤维的皮芯比≥0.85,再经过低温碳化、高温碳化制得大直径高强中模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所得纤维平均直径8.5μm~11μm,强度5.4GPa~6.3GPa,模量280GPa~330GPa。所得的高强中模碳纤维在保持甚或提高其强度、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同时,提升了纤维的直径,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和抗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解决了高强中模碳纤维其压缩强度与拉伸强度严重失衡的问题。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large diameter and high strength medium modulus carbon fi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属于纤维

技术介绍
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因其轻质、高强、高模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航天航空、国防军工、建筑补强、石油化工和休闲体育等领域,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新型纤维材料之一。碳纤维根据其强度及模量等力学性能的不同而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Pa、模量250GPa),高强中模型(强度5300MPa以上、模量280Gpa以上),高模型(模量300GPa以上),超高强型(强度大于6000MPa),超高模型(模量大于450GPa)等。高强中模碳纤维由于其增强效果明显,以T800级碳纤维为代表,包括IM6、IM7、IMS等,它们的纤维直径均在5~6μm之间,主要用于结构材料的制备,它所制备的复合材料成为航天航空领域重要材料。高强中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非常好,赢得了众多应用领域的青睐,然而,其作为重要的主承力材料,结构件在平行纤维方向会受到不容忽视的压缩应力,就像飞机和运载火箭在转向过程中,飞机或火箭主体材料,一面承受拉应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干湿法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大直径原丝,原丝预氧化、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所述预氧化阶段各温区预氧化时间比,控制预氧纤维的皮芯比≥0.8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高强中模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干湿法纺丝制备聚丙烯腈大直径原丝,原丝预氧化、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其特征在于:通过调控所述预氧化阶段各温区预氧化时间比,控制预氧纤维的皮芯比≥0.8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区分3个,所述的预氧化时间比为:(1~3):(4~8):(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氧化是在空气气氛下,采用梯度升温,起始温度为225~235℃,中间温度240~245℃,终温为250~265℃,牵伸总倍率1.0~1.2倍,预氧化处理总时间为60~12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樑华王云峰王宇王一苇高爱君李常清童元建赵振文曹维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