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友专利>正文

升降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9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升降工作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升降桌,包括底座、承载台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台移动,以调节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能够表征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升降桌,通过调节组件带动承载台移动,以调节承载台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承载台的高度调节。底座上设置有刻度,刻度可预先由承载台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当调节组件移动至某一刻度值位置时,则可表征承载台与底座之间当前的距离,即承载台当前的高度,从而可实现对承载台高度的精准调节。

Lifting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桌
本技术涉及升降工作台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桌。
技术介绍
由于工作性质的需要,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长时间维持固定的坐姿,长此以往产生的健康问题也急剧增多。通过站坐交替的方式办公或学习,有利于保护脊柱健康,因此升降桌成为人们日益普遍的选择。现有的升降桌一般是凭感觉进行高度调节,这种调节方式无法保证其精准度,通常需要多次操作才能达到站姿平视适宜高度及坐姿平视适宜高度,从而导致实际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升降桌,旨在解决现有的升降桌无法保证高度调节的精准度,进而导致实际操作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桌,包括底座、承载台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台移动,以调节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能够表征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及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承载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刻度设置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三滑动件及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三滑动件与所述承载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转动连接,所述承载台能够带动所述第三滑动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三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调节件转动。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滑轨上。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滑槽内。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于所述承载台上,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一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转动。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电机。可选地,所述升降桌还包括升降开关,所述升降开关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升降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工作。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气缸。可选地,所述升降桌还包括电磁换向阀、第一进气管及第二进气管,所述气缸包括缸筒、活塞及活塞杆,所述缸筒具有容纳腔,所述活塞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将所述容纳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及第二腔室,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并与所述活塞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外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能够控制第一进气管与第一腔室的导通或隔绝,以及控制第二进气管与第二腔室的导通或隔绝。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的升降桌,通过调节组件带动承载台移动,以调节承载台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承载台的高度调节。底座上设置有刻度,刻度可预先由承载台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当调节组件移动至某一刻度值位置时,则可表征承载台与底座之间当前的距离,即承载台当前的高度,从而可实现对承载台高度的精准调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升降桌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底座;11、滑轨;2、承载台;3、调节组件;31、第一滑动件;32、第二滑动件;33、第一调节件;34、第三滑动件;35、第二调节件;36、驱动件;4、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桌,包括底座1、承载台2及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能够带动承载台2移动,以调节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底座1上设置有刻度4,刻度4能够表征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本技术的升降桌,通过调节组件3带动承载台2移动,以调节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承载台2的高度调节。底座1上设置有刻度4,刻度4可预先由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当调节组件3移动至某一刻度4值位置时,则可表征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当前的距离,即承载台2当前的高度,从而可实现对承载台2高度的精准调节。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节组件3包括第一滑动件31、第二滑动件32及第一调节件33。第一滑动件31与承载台2滑动连接,第二滑动件32与底座1滑动连接。第一调节件33的一端与第一滑动件31连接,第一调节件33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件32连接。第一滑动件31能够带动第一调节件33转动,以使第一调节件33带动第二滑动件3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刻度4设置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当驱动第一滑动件31沿朝向第二滑动件32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滑动件31可带动第一调节件3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调节件33可带动第二滑动件32沿朝向第一滑动件31的方向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可使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增大,即可实现承载台2的上升操作。由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设置有刻度4,当第二滑动件32移动至某一刻度4值时,则可表征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当前的距离,即承载台2当前的高度,从而可实现对承载台2上升操作的精准调节,以使用户头部及颈椎保持在站姿平视适宜高度,因此可有效保护颈椎及脊柱健康。同理,当驱动第一滑动件31沿远离第二滑动件32的方向移动时,第一滑动件31可带动第一调节件33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调节件33可带动第二滑动件32沿远离第一滑动件31的方向由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从而可使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的距离减小,即可实现承载台2的下降操作。由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设置有刻度4,当第二滑动件32移动至某一刻度4值时,则可表征承载台2与底座1之间当前的距离,即承载台2当前的高度,从而可实现对承载台2下降操作的精准调节,以使用户头部及颈椎保持在坐姿平视适宜高度,因此可有效保护颈椎及脊柱健康。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调节组件3还包括第三滑动件34及第二调节件35。第三滑动件34与承载台2滑动连接。第二调节件35的一端与承载台2转动连接,第二调节件35的另一端与底座1转动连接。第二调节件35与第一调节件33交叉设置,且第二调节件35与第一调节件33转动连接,承载台2能够带动第三滑动件34移动,以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承载台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台移动,以调节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能够表征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承载台及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带动所述承载台移动,以调节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能够表征所述承载台与所述底座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及第一调节件,所述第一滑动件与所述承载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连接,所述第一滑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调节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调节件带动所述第二滑动件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刻度设置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三滑动件及第二调节件,所述第三滑动件与所述承载台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承载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二调节件与所述第一调节件转动连接,所述承载台能够带动所述第三滑动件移动,以使所述第三滑动件带动所述第二调节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滑轨,所述第二滑动件滑动设于所述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友
申请(专利权)人:宁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