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有色金属冶炼的电解电积生产过程中,电解电积的导电联接方式有多种结构形式,但主要以搭接和夹接的联接形式来分类,搭接是导电触头通过相互便利的搭接形式来实现导电联接的;同样,夹接是导电触头通过相互紧密的加紧形式来实现的,尽管搭接与夹接的导电联接方式各有不同,并且各具不同优点,但最终都趋向于大型化、机械自动化方向发展,也就是更具便利和优点的搭接联接导电方式朝着逐渐取代夹接导电方式的方向过渡。对于电解电积导电联接来说,影响其导电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电阻,其接触电阻一般含三个部分,其一是接触元件一边的收缩电阻,其二是接触面间的表面电阻,第三是接触元件另一边的收缩电阻,三者在电路上形成串联电阻关系,即R总=R1+R2(R1为收缩电阻,R2为表面电阻)。接触电阻的物理实质直到上世纪初,才由电接触学科的奠基人霍尔姆(R.Holm)做了正确的解释,他指出任何用肉眼看来非常光滑的金属表面实际上都是粗糙不平的,当两金属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体(1)以及端部带有接触头(2)的导电横梁(3),所述的接触体(1)呈板状,接触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且有极间距的接触槽,接触槽断面上部为倒V形结构,接触槽断面下部为圆形结构,接触槽两侧均为弹性结构,所述的接触头(2)搭接于接触槽内,接触头(2)与接触槽之间形成双端面线接触且具有弹性的导电接触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体(1)以及端部带有接触头(2)的导电横梁(3),所述的接触体(1)呈板状,接触体(1)上开设有若干个相互平行且有极间距的接触槽,接触槽断面上部为倒V形结构,接触槽断面下部为圆形结构,接触槽两侧均为弹性结构,所述的接触头(2)搭接于接触槽内,接触头(2)与接触槽之间形成双端面线接触且具有弹性的导电接触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接触头(2)下端为倒梯形、倒三角形、方形和圆弧形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头(2)下端形状有两种时,两种不同的接触头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倒梯形接触头的中部两侧分别与接触槽的倒V形和圆形结构的交汇处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型节能电解电积导电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倒梯形接触头下端与接触槽的圆形结构底部接触面之间不接触,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喜,马韬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博业冶金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