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春芳专利>正文

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使用方法以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43869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使用方法以及制备方法。所述去除剂包括混合酸16‑22份、表面活性剂3‑8份、强化剂1‑5份、降凝剂2‑4份、超高分子量聚合物1‑6份、纳米颗粒2‑7份、有机溶剂与水10‑22份。采用该种配方的铁锈去除剂,其除锈效率大大提高,不到一小时即可去除厚度大于2㎝的锈层,且无需加热,去除效果较好。

A strong rust remover, use metho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使用方法以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除锈剂技术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使用方法以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钢铁制品在大气环境中极易生锈,进而会影响其性能,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对钢铁制品的表面进行除锈防腐处理十分必要。除锈是钢铁制品防腐的基础工序,会直接影响后续的钝化防锈效果。目前,常用的除锈方法主要有机械法和化学法。机械法是通过机电设备进行打磨除锈,不仅除锈效果差、有死角(例如:钢铁制品的边角、凹陷处),而且噪音大、粉尘污染严重。化学法是通过酸洗操作进行除锈,除锈效果相交机械法有所提高,但是对于较厚的锈层,往往还需要辅助以加热等措施,造成能源消耗,且使用环境有限。由此可见,传统的除锈剂已经无法满足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开发新型高效除锈剂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种强力铁锈去除剂、使用方法以及制备方法,以大大提高铁锈的去除效率,无需消耗额外的能源即可去除较厚锈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包括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强化剂为爆炸物。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强化剂为硝基甲烷、硝酸铵、硝酸钾或硝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纳米颗粒为石墨烯、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混合酸为盐酸、硝酸、硫酸、氢氟酸、酒石酸、草酸或软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硬脂酸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凝剂为烷基萘、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a-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合物为有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或聚酰胺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采用上述强力铁锈去除剂去除铁锈的方法,包括:对于厚度小于2cm的锈层,置于开放环境,利用所述去除剂浸泡20-30分钟;对于厚度2㎝的锈层,置于密闭环境,利用所述去除剂浸泡30-50分钟。一种制备上述强力铁锈去除剂的方法,按照所述比例称重各原料;将所述混合酸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所述水中,边加入边搅拌,形成第一溶液;将所述强化剂、降凝剂、超高分子量聚合物以及纳米颗粒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边加入边搅拌边加热,所述加热温度为30-50℃,加热气氛为惰性气体,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形成第二溶液;将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混合,得到所述去除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铁锈去除剂中添加强化剂等有效成分,可大大提高铁锈的去成效率,无需加热,短时间即可去除2㎝以上的锈层;经过除锈处理后的物件室温下放置1-2个月不产生明显锈斑,3个月内不产生二次锈蚀,且不会腐蚀物件,绿色环保,操作方便。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文件的描述,可以对本文件中实施例中以及不同实施例中的特征进行相应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下,为了对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包括混合酸16-22份、表面活性剂3-8份、强化剂1-5份、降凝剂2-4份、超高分子量聚合物1-6份、纳米颗粒2-7份、有机溶剂与水10-22份。采用该种配方的铁锈去除剂,其除锈效率大大提高,不到一小时即可去除厚度大于2㎝的锈层,且无需加热,去除效果较好,且不会腐蚀物件本身。其中,混合酸可以为无机酸与无机酸的混合,有机酸与有机酸的混合,也可以是无机酸与有机酸的结合。由于无机酸与有机酸各有优缺点,如无机酸易挥发,酸性强,除锈效果强,有机酸不易挥发,但是除锈能力较弱,优选为有机酸与无机酸的混合。其中,无机酸与有机酸的比例为1:1-4:1;进一步优选为2:1。采用此比例的混合酸,其除锈效果最好。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酸优选为盐酸、硝酸、硫酸、氢氟酸、酒石酸、草酸或软脂酸中的两种或多种。强化剂可以为爆炸物或刻蚀剂,其可进一步加强除锈的效果。尤其对于较厚的锈层,其可在酸蚀的基础上,通过强化剂,对于厚锈层进行爆破和蚀刻,加速锈层的清除。优选为爆炸物,通过爆炸物在空气中的爆破,震碎锈层,使其脱落。除锈时间可以缩短至少一个小时,同时,无需加热等额外操作,节省能源,室温即可实现较厚锈层的快速清除。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爆炸物为硝基甲烷、硝酸铵、硝酸钾或硝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硝基甲烷与硝酸铵的混合,比例为1:1-4:1,进一步优选为2:1。采用此比例的爆炸物,其爆破效果最佳,除锈效果最高。在另一实施例中,纳米材料为石墨烯、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石墨烯与二氧化钛的混合,比例为1:1-4:1,进一步优选为2:1。通过添加纳米材料,可以进一步提高去除剂的负载量,同时具有较长的寿命、更活泼的化学活性,能够使去除剂以较快的速度破壁而出,提高了去除剂的去除速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子表面活性剂或者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为他们的混合物。优选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硬脂酸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上述三者的比例为2: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降凝剂为烷基萘、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a-烯烃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添加降凝剂,可避免该铁锈去除剂的凝聚,方便使用,提高使用效率。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超高分子量聚合物为有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颗粒或聚酰胺颗粒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添加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可以提高除锈的效果,与不添加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对比,其除锈时间可提高5-10分钟。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可以为乙醇、乙醚或卤代烃中一种或多种,只要能够溶解上述组分即可,在此不做限定。在另一实施例中公开一种除锈的方法,其采用上述除锈剂,对于厚度小于2cm的锈层,置于开放环境,利用所述去除剂浸泡20-30分钟;对于厚度2㎝的锈层,置于密闭环境,利用所述去除剂浸泡30-50分钟。采用此方法进行除锈,经过除锈处理后的物件室温下放置1-2个月不产生明显锈斑,3个月内不产生二次锈蚀,绿色环保,操作方便。对于厚度较大的锈层,其去除比较顽固,现有的去除剂需要加热或者微波等方法的协助去除,采用此除锈剂,针对2cm以上的锈层,不需要额外能量的注入,仅需要至于密闭环境中,爆炸物的威力进一步提高,加速锈层的去除。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述铁锈去除剂的制备方法,按照所述比例称重各原料;将所述混合酸以及表面活性剂加入所述水中,边加入边搅拌,形成第一溶液;将所述强化剂、降凝剂、超高分子量聚合物以及纳米颗粒加入所述有机溶剂中,边加入边搅拌边加热,所述加热温度为30-50℃,加热气氛为惰性气体,搅拌时间为10-30分钟,形成第二溶液;将第一溶液与第二溶液混合,得到所述去除剂。其中,惰性气体可以为氩气、氦气或者氮气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剂为爆炸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剂为硝基甲烷、硝酸铵、硝酸钾或硝基乙烷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为石墨烯、二氧化钛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酸为盐酸、硝酸、硫酸、氢氟酸、酒石酸、草酸或软脂酸中的两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硬脂酸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力铁锈去除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凝剂为烷基萘、聚甲基丙烯酸酯或聚a-烯烃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春芳陈苏兰
申请(专利权)人:谭春芳陈苏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