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07710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09 0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应用在金属加工的领域中,解决了现有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不稳定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清洗:将待清洗不锈钢紧固件投入指定容器;S2:升温氧化;S3:表面除杂;S4:二次清洗;S5:表面抛光;将S4中清洁后的不锈钢紧固件投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液中包括磷酸40~80份磷酸,15~35份硫酸,1~15份铬酐,5~15份甘油,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3~20份水;电流密度10~70每平方分米,温度为50~90摄氏度,持续时间1~30分钟;S6:样品检测:对S5中电解完的产品进行检测;S7:三次清洗;S8:涂胶,具有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性能的技术效果。

A method of improving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stainless steel faste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不锈钢作为一种具有优质合金性能的金属材质,以其相较于传统成分单一金属紧固料材的诸多优点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众多的工业生产场景中。当然作为合金材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料材性能的提升,但不锈钢料材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同样也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其中影响不锈钢材质金属稳定使用最大的隐患就是金属腐蚀问题,长时间以来针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工艺呈现主要以下途径:电镀处理和钝化处理。然而,由于处理工艺内容以及处理介质组分的不尽相同,带来最终成型部件的耐蚀性能也出现一定的落差。特别是随着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不锈钢紧固件的腐蚀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对各紧固件的实际使用和可靠性带来影响。公开号为CN11043851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紧固件的防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不锈钢紧固件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水洗涤,去除油污,然后漂洗;(2)、将不锈钢紧固件加热至250~300℃,以提高其表面反应活性;(3)、趁热氧化不锈钢紧固件的表面,产生铁的氧化物;(4)、用酸对所述的不锈钢紧固件表面进行清洗,以除去部分铁的氧化物;(5)、于氮气气氛下,将不锈钢紧固件升温至912℃以上,促使不锈钢紧固件的组织结构从体心立方向面心立方转变;然后对高温状态下的不锈钢紧固件进行极速冷却,在使不锈钢紧固件至少保留部分的面心立方组织结构的同时,在不锈钢表面生成一层氮化膜。这种除锈方法的实际使用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初步的耐腐性能,但由于其处理工艺的过程相对简单,处理介质相对单一,导致实际处理后的不锈钢紧固件的抗腐蚀性能相对单薄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其优点是有利于提高不锈钢紧固件的耐蚀性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清洗:将待清洗不锈钢紧固件投入指定容器,容器中混合5~8份醇硫酸铵,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10份柠檬酸,20~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0份二氧化硅,10~15份缓蚀剂,45~60份水,充分清洗30~45min后取出滤干;S2:升温氧化:将S1中滤干后的不锈钢紧固件置入高温仓,控制加热温度500~600摄氏度,持续20min;S3:表面除杂:将S2中产生的氧化后不锈钢紧固件投入酸性溶液中,除去不锈钢紧固件表面铁氧化物;S4:二次清洗:将不锈钢紧固件投入至容器中进行再次清洗,容器中溶液为清水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容器底部设有超声发生装置;S5:表面抛光;将S4中清洁后的不锈钢紧固件投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液中包括磷酸40~80份磷酸,15~35份硫酸,1~15份铬酐,5~15份甘油,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3~20份水;电流密度10~70每平方分米,温度为50~90摄氏度,持续时间1~30分钟;S6:样品检测:对S5中电解完的产品进行检测;S7:三次清洗:对合格的产品进行高压气体冲洗;S8:涂胶:对清洁完成的不锈钢紧固件进行胶刷、包装。进一步的,所述S3中酸性溶液为浓度0.05mol/L草酸和0.2mol/L盐酸的混合液。进一步的,所述S2中持续进行富氧环境供给。进一步的,所述S4中的清水容器中还盛有水磨石。进一步的,所述S6中检测内容包括光泽度、有无过腐蚀点和外观完整度。进一步的,所述S5中还设有搅拌步骤,搅拌速率为50~65r/min。进一步的,所述S6中检测出不合格产品,针对检测内容及时反馈至S5中对电解液溶液组分进行调整。进一步的,所述S1~S8过程中配备有废气吸出处理系统。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不锈钢紧固件产品部件经多段工序的处理,实现由清洗、表面处理、再清洗及电化学抛光等过程,实现了对现有生产加工工艺内容的不断优化升级,同时伴随着实际处理液中成分的优化和丰富,最终实现在不锈钢紧固件的表面形成稳定可靠的惰性表层,减小了外界环境可能带来的对不锈钢紧固件的侵蚀进而影响不锈钢紧固件稳定的工作性能,保障了不锈钢紧固件的耐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展现本实施例中方法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S1:初步清洗:将待清洗不锈钢紧固件投入指定容器,容器中混合5份醇硫酸铵,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份柠檬酸,2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份二氧化硅,10份缓蚀剂,45份水,充分清洗30后取出滤干;S2:升温氧化:将S1中滤干后的不锈钢紧固件置入高温仓,并持续供氧,控制加热温度500摄氏度,持续20min;S3:表面除杂:将S2中产生的氧化后不锈钢紧固件投入0.05mol/L草酸和0.2mol/L盐酸的混合液中,除去不锈钢紧固件表面铁氧化物;S4:二次清洗:将不锈钢紧固件投入至装有水磨石的容器中进行再次清洗,容器中溶液为清水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容器底部设有超声发生装置;S5:表面抛光;将S4中清洁后的不锈钢紧固件投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液中包括磷酸50份磷酸,25份硫酸,6份铬酐,5份甘油,1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13份水;电流密度10每平方分米,温度为50摄氏度,以50r/min速率搅拌10分钟;S6:样品检测:对S5中电解完的产品进行检测;S7:三次清洗:对合格的产品进行高压气体冲洗;S8:涂胶:对清洁完成的不锈钢紧固件进行胶刷、包装。实施例二:S1:初步清洗:将待清洗不锈钢紧固件投入指定容器,容器中混合6份醇硫酸铵,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份柠檬酸,23份十二烷基硫酸钠,7份二氧化硅,9份缓蚀剂,45份水,充分清洗40min后取出滤干;S2:升温氧化:将S1中滤干后的不锈钢紧固件置入高温仓,并持续供氧,控制加热温度550摄氏度,持续20min;S3:表面除杂:将S2中产生的氧化后不锈钢紧固件投入0.05mol/L草酸和0.2mol/L盐酸的混合液中,除去不锈钢紧固件表面铁氧化物;S4:二次清洗:将不锈钢紧固件投入至装有水磨石的容器中进行再次清洗,容器中溶液为清水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容器底部设有超声发生装置;S5:表面抛光;将S4中清洁后的不锈钢紧固件投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液中包括磷酸60份磷酸,20份硫酸,7份铬酐,5份甘油,2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6份水;电流密度35每平方分米,温度为70摄氏度,以55r/min速率搅拌15分钟;S6:样品检测:对S5中电解完的产品进行检测;S7:三次清洗:对合格的产品进行高压气体冲洗;S8:涂胶:对清洁完成的不锈钢紧固件进行胶刷、包装。实施例三:S1:初步清洗:将待清洗不锈钢紧固件投入指定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清洗:将待清洗不锈钢紧固件投入指定容器,容器中混合5~8份醇硫酸铵,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10份柠檬酸,20~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0份二氧化硅,10~15份缓蚀剂,45~60份水,充分清洗30~45min后取出滤干;/nS2:升温氧化:将S1中滤干后的不锈钢紧固件置入高温仓,控制加热温度500~600摄氏度,持续20min;/nS3:表面除杂:将S2中产生的氧化后不锈钢紧固件投入酸性溶液中,除去不锈钢紧固件表面铁氧化物;/nS4:二次清洗:将不锈钢紧固件投入至容器中进行再次清洗,容器中溶液为清水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容器底部设有超声发生装置;/nS5:表面抛光;将S4中清洁后的不锈钢紧固件投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液中包括磷酸40~80份磷酸,15~35份硫酸,1~15份铬酐,5~15份甘油,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3~20份水;电流密度10~70每平方分米,温度为50~90摄氏度,持续时间1~30分钟;/nS6:样品检测:对S5中电解完的产品进行检测;/nS7:三次清洗:对合格的产品进行高压气体冲洗;/nS8:涂胶:对清洁完成的不锈钢紧固件进行胶刷、包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不锈钢紧固件耐蚀性的方法,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步骤:S1:初步清洗:将待清洗不锈钢紧固件投入指定容器,容器中混合5~8份醇硫酸铵,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5~10份柠檬酸,20~2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5~10份二氧化硅,10~15份缓蚀剂,45~60份水,充分清洗30~45min后取出滤干;
S2:升温氧化:将S1中滤干后的不锈钢紧固件置入高温仓,控制加热温度500~600摄氏度,持续20min;
S3:表面除杂:将S2中产生的氧化后不锈钢紧固件投入酸性溶液中,除去不锈钢紧固件表面铁氧化物;
S4:二次清洗:将不锈钢紧固件投入至容器中进行再次清洗,容器中溶液为清水和碳酸氢钠混合液,容器底部设有超声发生装置;
S5:表面抛光;将S4中清洁后的不锈钢紧固件投入电解液中进行电解抛光,电解液中包括磷酸40~80份磷酸,15~35份硫酸,1~15份铬酐,5~15份甘油,1~5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3~20份水;电流密度10~70每平方分米,温度为50~90摄氏度,持续时间1~30分钟;
S6:样品检测:对S5中电解完的产品进行检测;
S7:三次清洗:对合格的产品进行高压气体冲洗;
S8:涂胶: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市展新不锈钢紧固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