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铃专利>正文

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35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包括处理包主体、上包面、下包面、夹持固定组件、氧气罐、输气管、缠绕收纳组件、面罩和隔板,所述处理包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包面,上包面的下方设置有下包面,所述上包面与下包面的一侧通过缝合连接,所述上包面一侧内壁上通过夹持固定组件固定有氧气罐;设置有氧气罐使患者能在紧急情况下得到输氧,且输气管能实现自动缠绕收纳避免了输气管使用后的杂乱的问题;该应急处理包主体呈枕头状,在对脑卒中患者紧急处理时可将枕头状的处理包垫在患者肩部下方,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通过隔板的设置使药品和医疗用品能分类放置,便于紧急处理时药品用品的快速取出。

An emergency treatment package for thrombolysis in stro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
本技术涉及辅助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
技术介绍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城乡合计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中国成年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患者容易复发,发病时间地点较为突然,但市场上并没对应脑卒中设计一种特定的应急处理包,现有的急救包内部大多装有急救药品及消过毒的纱布、绷带等,无法起到较多的作用,应急处理包结构较为简单,内部没有设置氧气罐不利于患者的紧急输入,在使用后输气管不能自动回收,不利于使用者使用,没有对应急处理包进行分隔,药品,用品混乱摆放,使用时需要翻找影响紧急救治的时间;因而设计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包括处理包主体、上包面、下包面、夹持固定组件、氧气罐、输气管、缠绕收纳组件、面罩、隔板和拉链,所述处理包主体的上方设置有上包面,所述上包面的下方设置有下包面,所述上包面与下包面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所述上包面一侧内壁上通过夹持固定组件固定有氧气罐;所述夹持固定组件包括连接柱、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插接槽、插接块、转动槽、转动块和复位弹簧,所述上包面一侧内壁上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第二夹臂的一侧外壁上对应插接槽固定焊接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的两侧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插接槽的两侧内壁上对应转动槽固定焊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氧气罐夹持固定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所述氧气罐的顶端输气口处连接有输气管,所述上包面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输气管设置有缠绕收纳组件;所述缠绕收纳组件包括安装盒、转动轴、发条弹簧、缠绕盘和穿过孔,所述上包面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转动轴连接有缠绕盘,所述转动轴与缠绕盘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所述安装盒两侧外壁上对应输气管开设有穿过孔,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盒的内部,且输气管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缠绕盘的外壁上,所述输气管的一端缠绕后通过穿过孔穿出固定连接有面罩。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包主体呈枕头状,所述上包面与下包面的内壁夹层内填充有棉花。进一步的,所述上包面与下包面的一侧外壁上对应设置有拉链。进一步的,所述上包面的两侧内壁上交错固定连接有隔板。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转动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发条弹簧的一端与转动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发条弹簧的另一端与缠绕盘的一侧内部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技术,设置有氧气罐和面罩使患者能在紧急情况下得到输氧,夹持固定组件的设置使氧气罐得到很好的固定且能快速更换,缠绕收纳组件的设置使输气管能实现自动缠绕收纳避免了输气管使用后的杂乱的问题;该应急处理包主体呈枕头状,在对脑卒中患者紧急处理时可将枕头状的处理包垫在患者肩部下方,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通过隔板的设置将处理包分隔成多个区域,使药品和医疗用品能分类放置,便于紧急处理时药品和用品的快速取出。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夹持固定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夹持固定组件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缠绕收纳组件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中:1、处理包主体;2、上包面;3、下包面;4、夹持固定组件;5、氧气罐;6、输气管;7、缠绕收纳组件;8、面罩;9、隔板;10、拉链;41、连接柱;42、第一夹臂;43、第二夹臂;44、插接槽;45、插接块;46、转动槽;47、转动块;48、复位弹簧;71、安装盒;72、转动轴;73、发条弹簧;74、缠绕盘;75、穿过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包括处理包主体1、上包面2、下包面3、夹持固定组件4、氧气罐5、输气管6、缠绕收纳组件7、面罩8、隔板9和拉链10,处理包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包面2,上包面2的下方设置有下包面3,上包面2与下包面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上包面2一侧内壁上通过夹持固定组件4固定有氧气罐5;夹持固定组件4包括连接柱41、第一夹臂42、第二夹臂43、插接槽44、插接块45、转动槽46、转动块47和复位弹簧48,上包面2一侧内壁上通过连接柱41固定连接有第一夹臂42,第一夹臂42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夹臂43,第一夹臂4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插接槽44,第二夹臂43的一侧外壁上对应插接槽44固定焊接有插接块45,插接块45的两侧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46,插接槽44的两侧内壁上对应转动槽46固定焊接有转动块47,转动块47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48,氧气罐5夹持固定在第一夹臂42与第二夹臂43之间,氧气罐5的顶端输气口处连接有输气管6,上包面2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输气管6设置有缠绕收纳组件7;缠绕收纳组件7包括安装盒71、转动轴72、发条弹簧73、缠绕盘74和穿过孔75,上包面2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安装盒71,安装盒71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转动轴72连接有缠绕盘74,转动轴72与缠绕盘74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73,安装盒71两侧外壁上对应输气管6开设有穿过孔75,输气管6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盒71的内部,且输气管6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缠绕盘74的外壁上,输气管6的一端缠绕后通过穿过孔75穿出固定连接有面罩8,处理包主体1呈枕头状,上包面2与下包面3的内壁夹层内填充有棉花,使该应急处理包在对脑卒中患者紧急处理时整体垫在肩部下方,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上包面2与下包面3的一侧外壁上对应设置有拉链10,通过拉链10的设置方便了处理包的快速打开;上包面2的两侧内壁上交错固定连接有隔板9,对处理包内部进行分隔,使药品和医疗用品能分类放置,便于紧急处理时药品和用品的快速取出;复位弹簧48的一端与转动块4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且复位弹簧48的另一端与转动槽4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复位弹簧48的弹性复位作用,使第一夹臂42与第二夹臂43对氧气罐5进行夹持;发条弹簧73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包括处理包主体(1)、上包面(2)、下包面(3)、夹持固定组件(4)、氧气罐(5)、输气管(6)、缠绕收纳组件(7)、面罩(8)、隔板(9)和拉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包面(2),所述上包面(2)的下方设置有下包面(3),所述上包面(2)与下包面(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所述上包面(2)一侧内壁上通过夹持固定组件(4)固定有氧气罐(5);/n所述夹持固定组件(4)包括连接柱(41)、第一夹臂(42)、第二夹臂(43)、插接槽(44)、插接块(45)、转动槽(46)、转动块(47)和复位弹簧(48),所述上包面(2)一侧内壁上通过连接柱(41)固定连接有第一夹臂(42),所述第一夹臂(42)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夹臂(43),所述第一夹臂(4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插接槽(44),所述第二夹臂(43)的一侧外壁上对应插接槽(44)固定焊接有插接块(45),所述插接块(45)的两侧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46),所述插接槽(44)的两侧内壁上对应转动槽(46)固定焊接有转动块(47),所述转动块(47)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48),所述氧气罐(5)夹持固定在第一夹臂(42)与第二夹臂(43)之间,所述氧气罐(5)的顶端输气口处连接有输气管(6),所述上包面(2)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输气管(6)设置有缠绕收纳组件(7);/n所述缠绕收纳组件(7)包括安装盒(71)、转动轴(72)、发条弹簧(73)、缠绕盘(74)和穿过孔(75),所述上包面(2)的一侧内壁固定设置有安装盒(71),所述安装盒(71)的内部中心处通过转动轴(72)连接有缠绕盘(74),所述转动轴(72)与缠绕盘(74)之间设置有发条弹簧(73),所述安装盒(71)两侧外壁上对应输气管(6)开设有穿过孔(75),所述输气管(6)的一端贯穿于安装盒(71)的内部,且输气管(6)的一端缠绕固定在缠绕盘(74)的外壁上,所述输气管(6)的一端缠绕后通过穿过孔(75)穿出固定连接有面罩(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溶栓应急处理包,包括处理包主体(1)、上包面(2)、下包面(3)、夹持固定组件(4)、氧气罐(5)、输气管(6)、缠绕收纳组件(7)、面罩(8)、隔板(9)和拉链(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包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上包面(2),所述上包面(2)的下方设置有下包面(3),所述上包面(2)与下包面(3)的一侧外壁上通过缝合连接,所述上包面(2)一侧内壁上通过夹持固定组件(4)固定有氧气罐(5);
所述夹持固定组件(4)包括连接柱(41)、第一夹臂(42)、第二夹臂(43)、插接槽(44)、插接块(45)、转动槽(46)、转动块(47)和复位弹簧(48),所述上包面(2)一侧内壁上通过连接柱(41)固定连接有第一夹臂(42),所述第一夹臂(42)的一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夹臂(43),所述第一夹臂(42)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插接槽(44),所述第二夹臂(43)的一侧外壁上对应插接槽(44)固定焊接有插接块(45),所述插接块(45)的两侧外壁上开设有转动槽(46),所述插接槽(44)的两侧内壁上对应转动槽(46)固定焊接有转动块(47),所述转动块(47)的外部套接有复位弹簧(48),所述氧气罐(5)夹持固定在第一夹臂(42)与第二夹臂(43)之间,所述氧气罐(5)的顶端输气口处连接有输气管(6),所述上包面(2)的一侧内壁上对应输气管(6)设置有缠绕收纳组件(7);
所述缠绕收纳组件(7)包括安装盒(71)、转动轴(72)、发条弹簧(73)、缠绕盘(74)和穿过孔(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铃
申请(专利权)人:袁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