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免系鞋带配件,包括配件主体,所述配件主体的上下侧面分别开设有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配件主体上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水平穿过所述上容纳腔,所述下通孔水平穿过所述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上闸板,所述上闸板的末端设有上齿牙,所述上齿牙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相交,所述下容纳腔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下闸板,所述下闸板的末端设有下齿牙,所述下齿牙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相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不需要破坏原有的鞋带结构,而且能够保留鞋带的蝴蝶结形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A kind of lace free accessori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免系鞋带配件
本技术涉及鞋带
,特别涉及一种免系鞋带配件。
技术介绍
一般鞋子的鞋面上都会设置有多个鞋眼孔,以供一条鞋带进行交叉穿戴,现有鞋带的勒紧方式主要是将鞋带的两端互相绑结束紧,使得鞋子与足部之间能够稳固地穿戴。上述的勒紧方式不但操作麻烦,而且鞋带在绑结后也会经常出现松脱,用户容易因为鞋带的松脱而导致跌倒。不过,随着近年来潮流的发展,市面上逐渐出现了许多免系鞋带配件,例如免系鞋带扣、免系鞋带轮板、免系鞋带磁吸等,但目前市面上的免系鞋带配件在使用时都必须要破坏原有的鞋带结构,例如对鞋带进行截取,而且不能保留鞋带的蝴蝶结形状,以至于不够美观,难以让消费者所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系鞋带配件,该免系鞋带配件在使用时不需要破坏原有的鞋带结构,而且能够保留鞋带的蝴蝶结形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免系鞋带配件,包括配件主体,所述配件主体的上下侧面分别开设有上容纳腔和下容纳腔,所述配件主体上设有上通孔和下通孔,所述上通孔水平穿过所述上容纳腔,所述下通孔水平穿过所述下容纳腔;所述上容纳腔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上闸板,所述上闸板的末端设有上齿牙,所述上齿牙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相交,所述下容纳腔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下闸板,所述下闸板的末端设有下齿牙,所述下齿牙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相交。进一步,所述上闸板与所述下闸板均开设有两个长圆孔。另外,所述上容纳腔和所述下容纳腔内均穿有两个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位置与所述长圆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所述上闸板的首端设有上按板,所述上按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上容纳腔的横截面积。进一步,所述下闸板的首端设有下按板,所述下按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下容纳腔的横截面积。进一步,所述上闸板与所述上齿牙一体成型,所述上闸板和所述上齿牙均由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下闸板与所述下齿牙一体成型,所述下闸板和所述下齿牙均由金属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鞋带的一端穿过所述上通孔并绕折成半蝴蝶状后,所述鞋带的一端再次穿过所述上通孔,鞋带的另外一端穿过所述下通孔并绕折成半蝴蝶状后,所述鞋带的另外一端再次穿过所述下通孔,最后通过所述上齿牙以及所述下齿牙咬紧所述鞋带,使得鞋带上的蝴蝶结不容易松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不需要破坏原有的鞋带结构,而且能够保留鞋带的蝴蝶结形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免系鞋带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免系鞋带配件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免系鞋带配件在松弛状态下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免系鞋带配件在咬紧状态下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免系鞋带配件与鞋带的穿戴示意图。附图中:100-配件主体、210-上容纳腔、220-下容纳腔、310-上通孔、320-下通孔、410-上闸板、411-上齿牙、420-下闸板、421-下齿牙、600-鞋带、610-端头、401-长圆孔、500-限位柱、412-上按板、422-下按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如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则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文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则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至图4示出的为一种免系鞋带配件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配件主体100,所述配件主体100近似为立体矩形,所述配件主体100的上下侧面分别开设有上容纳腔210和下容纳腔220,所述上容纳腔210与所述下容纳腔220之间不连通。所述配件主体100上设有上通孔310和下通孔320,所述上通孔310水平穿过所述上容纳腔210,所述下通孔320水平穿过所述下容纳腔220,所述上通孔310用以穿过鞋带600的一端,所述下通孔320用以穿过鞋带600的另外一端。所述上容纳腔210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上闸板410,所述上闸板410的末端设有上齿牙411,所述上齿牙411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310相交;所述下容纳腔220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下闸板420,所述下闸板420的末端设有下齿牙421,所述下齿牙421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310相交;所述上齿牙411以及所述下齿牙421用以咬紧鞋带600,其咬紧原理与皮带类似。具体地,所述上闸板410与所述上齿牙411一体成型,所述上闸板410和所述上齿牙411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或者铜;所述下闸板420与所述下齿牙421一体成型,所述下闸板420和所述下齿牙421均由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或者铜。为了提高上齿牙411以及下齿牙421与所述鞋带600的咬紧力度,所述上通孔310与所述上容纳腔210的底部相互间隔,所述下通孔320与所述下容纳腔220的底部相互间隔;当上齿牙411向内咬紧鞋带600的一端时,此时所述鞋带600的一端跟随上齿牙411往内移动,使得所述鞋带600的一端与所述上通孔310错位设置,这有效提高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同理应用于下齿牙421与鞋带600的另外一端。如图5所示,鞋带600的一端穿过所述上通孔310并绕折成半蝴蝶状后,所述鞋带600的一端再次穿过所述上通孔310,鞋带600的另外一端穿过所述下通孔320并绕折成半蝴蝶状后,所述鞋带600的另外一端再次穿过所述下通孔320,此时鞋带600的两个端头610分别位于所述配件主体100的两侧,最后通过所述上齿牙411以及所述下齿牙421咬紧所述鞋带600,使得鞋带600上的蝴蝶结不容易松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使用时不会破坏原有的鞋带600结构,而且能够保留鞋带600的蝴蝶结形状,更加符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如图3和图4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两个闸板被限位在两个容纳腔内,所述上闸板410与所述下闸板420均开设有两个长圆孔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免系鞋带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件主体(100),所述配件主体(100)的上下侧面分别开设有上容纳腔(210)和下容纳腔(220),所述配件主体(100)上设有上通孔(310)和下通孔(320),所述上通孔(310)水平穿过所述上容纳腔(210),所述下通孔(320)水平穿过所述下容纳腔(220);所述上容纳腔(210)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上闸板(410),所述上闸板(410)的末端设有上齿牙(411),所述上齿牙(411)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310)相交,所述下容纳腔(220)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下闸板(420),所述下闸板(420)的末端设有下齿牙(421),所述下齿牙(421)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310)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免系鞋带配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件主体(100),所述配件主体(100)的上下侧面分别开设有上容纳腔(210)和下容纳腔(220),所述配件主体(100)上设有上通孔(310)和下通孔(320),所述上通孔(310)水平穿过所述上容纳腔(210),所述下通孔(320)水平穿过所述下容纳腔(220);所述上容纳腔(210)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上闸板(410),所述上闸板(410)的末端设有上齿牙(411),所述上齿牙(411)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310)相交,所述下容纳腔(220)内限位设有可上下运动的下闸板(420),所述下闸板(420)的末端设有下齿牙(421),所述下齿牙(421)的移动路径与所述上通孔(310)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系鞋带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闸板(410)与所述下闸板(420)均开设有两个长圆孔(4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系鞋带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纳腔(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舒婷,刘大海,杨舒慧,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