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209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包括原钢拱架,原钢拱架的横截面与隧道的横截面平行设置,还包括支撑底板、纵向支撑柱及横向支撑梁,纵向支撑柱设于支撑底板顶面与支撑底板连接,横向支撑梁与纵向支撑柱连接,纵向支撑柱与原钢拱架连接,横向支撑梁与原钢拱架连接,支撑底板、纵向支撑柱及横向支撑梁形成加强支撑骨架。通过上述方案,在已经变形的原钢拱架下就地搭设加强支撑骨架,通过合理的横纵支撑组合,对原钢拱架进行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厚的支撑底板增大加强支撑骨架与隧道底面的接触面积,保证纵向支撑后不会出现下陷的问题,横向支撑梁起到对原钢拱架的承托作用,保证变形程度不会严重化,为进行换拱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A kind of temporary strong support for changing arch of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公路网的日益完善,跨越各种区域的隧道应运而生,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围岩性质的突然变化,或者围岩存在局部的软弱层,照成原设计的支撑保护系统由于受力不均而照成拱架局部变形过大,甚至出现局部坍塌,给隧道施工质量及安全照成极大的危害。此时就需要对隧道开挖时施做的拱架进行换拱处理,但是换拱施工难度大,若换拱过程中的支撑体系不够强大,则极易出现更大的工程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拆除已变形的初期支护前,必须对原有支护体系进行加固,使隧道拱架与临时支撑形成稳定的支撑体系,确保施工安全。当前较常采用的支护加固形式为在原拱架内继续套拱处理,如套拱过程中未及时施做临时仰拱,无法及时形成受力体系,则易出现工程事故。有鉴于此,现提出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通过搭设便捷的加强支撑骨架为钢拱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实现有效保证隧道拱架变形后的换拱安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包括原钢拱架(9),所述原钢拱架(9)的横截面与隧道的横截面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板(1)、纵向支撑柱(2)及横向支撑梁(3),所述纵向支撑柱(2)设于所述支撑底板(1)顶面与所述支撑底板(1)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梁(3)与所述纵向支撑柱(2)连接,所述纵向支撑柱(2)与所述原钢拱架(9)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梁(3)与所述原钢拱架(9)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纵向支撑柱(2)及横向支撑梁(3)形成加强支撑骨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包括原钢拱架(9),所述原钢拱架(9)的横截面与隧道的横截面平行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底板(1)、纵向支撑柱(2)及横向支撑梁(3),所述纵向支撑柱(2)设于所述支撑底板(1)顶面与所述支撑底板(1)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梁(3)与所述纵向支撑柱(2)连接,所述纵向支撑柱(2)与所述原钢拱架(9)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梁(3)与所述原钢拱架(9)连接,所述支撑底板(1)、纵向支撑柱(2)及横向支撑梁(3)形成加强支撑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个第一加强杆(4),若干个所述第一加强杆(4)沿隧道方向平行布置,若干个设于每两个所述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杆(4)与所述加强支撑骨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其特征在于,所示纵向支撑柱(2)与所述横向支撑梁(3)的连接点为第一连接点,还包括若干个第二加强杆(5),所述第二加强杆(5)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原钢拱架(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杆(5)与所述横向支撑梁(3)的夹角为45°-6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换拱用临时强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石昆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东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