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延时开启趾端滑套
本技术涉及石油天然气工业井下作业工具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可用于实现油气井(例如,页岩气井)首段压裂改造的可控延时开启趾端滑套。
技术介绍
目前页岩气井首段压裂改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连续油管传输射孔;另一种是趾端滑套。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方式技术成熟可靠,但施工时效低,在超长水平井中下入受限;趾端滑套方式直接憋压开启,施工时效高,不受水平段长度的限制。趾端滑套相对于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方式具有作业时效高、成本低、风险小、作业深度不受限等优势,但由于趾端滑套技术不成熟,开启成功率低,目前页岩气首段压裂通道仍以连续油管传输射孔为主。由于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页岩气产量与钻井数量和压裂规模密切相关,随着钻井技术的不断进步,超长水平段(2500米以上)水平井将是高效开发页岩气的发展趋势,连续油管传输射孔方式已不能满足深层、超长水平井首段压裂射孔需求。专利技术人经研究分析认为,现有趾端滑套技术开启成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国内页岩气井压裂施工前需要全井试压以检验井筒密封性,例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延时开启趾端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趾端滑套包括开启机构、延时机构、调节机构、压裂口以及同轴设置的壳体、活动活塞和内套,其中,/n所述内套具有与活动活塞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的上端部;/n所述壳体套装在活动活塞和内套的之外,并与活动活塞和/或内套之间形成沿与所述轴平行的方向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n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溢流阀体、溢流阀芯、弹簧和第一调节件,其中,溢流阀体内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直径的第二通孔,溢流阀芯设置在第二通孔内且具有封堵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和与弹簧连接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可压缩,所述第一调节件将弹簧与溢流阀体连接;/n所述延时机构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延时开启趾端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趾端滑套包括开启机构、延时机构、调节机构、压裂口以及同轴设置的壳体、活动活塞和内套,其中,
所述内套具有与活动活塞的下端部固定连接的上端部;
所述壳体套装在活动活塞和内套的之外,并与活动活塞和/或内套之间形成沿与所述轴平行的方向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溢流阀体、溢流阀芯、弹簧和第一调节件,其中,溢流阀体内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直径的第二通孔,溢流阀芯设置在第二通孔内且具有封堵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和与弹簧连接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可压缩,所述第一调节件将弹簧与溢流阀体连接;
所述延时机构包括限流阀体、限流阀芯、阻尼棒和第二调节件,其中,限流阀体内设置有彼此连通的第一贯穿孔和直径大于第一贯穿孔直径的第二贯穿孔,限流阀芯设置在第二贯穿孔内且具有封堵所述第一贯穿孔的一端、以及通过第二调节件与限流阀体连接的另一端,阻尼棒设置在所述第一贯穿孔内;
所述延时机构和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与活动活塞和/或内套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一贯穿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延时机构和调节机构将第一腔体分隔为与第一通孔连通的工作腔和与第二贯穿孔连通的延时腔,所述工作腔与所述调节机构的溢流阀体密封配合,所述工作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且均盛装有液压油,所述延时腔为空腔,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调节机构的溢流阀体和所述延时机构的限流阀体均能够形成供液压油流过的间隙;
所述开启机构设置在活动活塞上并能够在井筒液体达到第一预定压力值时开启,使得井筒液体向活动活塞施加朝向第二腔体的力;
所述压裂口设置在壳体与活动活塞配合的部位,且压裂口与活动活塞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或略大于限流阀体靠近延时腔的端面与第二腔体靠近工作腔的端面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勇,王娟,尹丛彬,李斌,石孝志,张毅超,张道鹏,谢明,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