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燕隐专利>正文

蒸汽蓄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164 阅读:6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蒸汽蓄能器,包括罐体、蒸汽进汽管和蒸汽输出管,两蒸汽进汽管上分别设有横置式蒸汽喷射管,上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上,下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下;蒸汽输出管的端部横置有汽水分离装置。本装置加热直接、均匀,充热过程用时少,蒸汽质量高,蒸汽储存与补充方便、可靠,适用于频繁需要瞬间较大负荷蒸汽且用汽时间无规律的行业和企业。(*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热质交换将能源转换和储存的蒸汽蓄能器,属于普通锅炉蒸汽供热系统的辅助设备。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领域的各类设备需要用蒸汽,由于行业特点,一些企业对热能的需要不尽相同,有的瞬间用量很大,有的间断使用,有的没有规律,给锅炉的选用和使用带来不便。另外,用汽设备对蒸汽的需求往往是不均衡的,有时甚至波动很大,造成汽压不稳,用汽设备效率下降,致使正常生产难以稳定,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为解决一些企业和行业对热能的特殊要求,目前一般采用蒸汽蓄能装置作为普通锅炉的辅助设备,以解决瞬间需要较大负荷蒸汽用量行业的需求。现有的利用饱和水形式蓄热的蓄能装置,由于罐体内蒸汽通过喷嘴与水的作用空间较小,水在罐体内回流的形态与速度也较小,致使加热周期较长,温升不均匀,压升也较慢,充热过程用时较长。已有技术的出汽管在罐体上端未做过滤处理,难以保证蒸汽中不夹带水分,不能保证蒸汽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蓄能装置加热时间长、温升不均匀、蒸汽质量不高等问题,提供一种加热直接、均匀,充热过程用时少,蒸汽储存与补充方便、可靠,蒸汽质量高的蒸汽蓄能器。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蒸汽蓄能器由装有贮存水的罐体、安装于罐体上的蒸汽进汽管和蒸汽输出管组成,所述蒸汽进汽管为两根,其端部分别装设有横置式蒸汽喷射管,其中一根蒸汽喷射管为上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上,另一根蒸汽喷射管为下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下;所述蒸汽输出管的端部横置有汽水分离装置。本技术是以饱和水为介质储存热能的供热设备,其加热形式是通过罐体内上下两个蒸汽喷射管交替向水中喷射蒸汽,使水沿罐体圆周方向产生回流,如此水在罐体内往复循环,水被迅速加热并变为有一定压力的饱和水储存起来。当用汽负荷小于锅炉供气量时,蓄能器可自动吸收多余的蒸汽,变为一定压力的饱和水储存起来;当用汽负荷大于锅炉供气量时,蓄能器内饱和水会因压力下降发生汽化而重新产生蒸汽,通过蒸汽输出管补充锅炉供汽的不足。本技术在蒸汽喷射管的下表面呈120°∽180°扇形范围内开有均匀分布的喷射孔,加大了蒸汽与水直接作用的空间。蒸汽喷射管交替向水中喷射蒸汽使水产生周向回流,使水在罐内回流的形态与速度都较现有技术更大。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蒸汽蓄能器的有益效果在于1.加热周期短,加热均匀,升温、升压快,可迅速对供热系统进行蒸汽补充;2.蒸汽储存与补充方便、可靠,输出蒸汽质量高;4、体积比现有技术的蓄能装置要小得多,设备基础及占地面积小,所需钢材少,设备造价较低;5、特别适用于频繁需要瞬间较大负荷蒸汽且用汽时间无规律的行业和企业。附图说明以下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蒸汽蓄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显示蒸汽进汽管和蒸汽输出管的结构。图3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中1.罐体,2.蒸汽进汽管,3.蒸汽输出管,4.汽水分离装置,5.上喷射管,6.下喷射管,7.喷射孔,8.过滤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所示的蒸汽蓄能器结构示意图中,罐体1内装有贮存软水,蒸汽进汽管2和蒸汽输出管3从罐体顶部进入罐体1内,其中蒸汽输出管3的端部横置有汽水分离装置4。本实施例中的蒸汽输出管3有两根,分别设于罐体上部的左、右两侧,横置于蒸汽输出管3下端的汽水分离装置4的下表面有呈扇形均布的过滤孔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扇形角度α为120°,过滤孔8的孔径为6mm;该汽水分离装置4距离罐体顶部100~200mm。两根蒸汽进汽管2位于两根蒸汽输出管3之间,蒸汽进汽管端部分别装设有横置式上喷射管5和下喷射管6,其中上喷射管5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上,下喷射管6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下(参看图2)。在蒸汽喷射管的下表面呈120°∽180°扇形范围内开有均匀分布的喷射孔7(参看图3),本实施例中扇形角度α为120°,喷射孔7的孔径为3mm。工作时,先向罐体1内注入软水,水位在罐体容积的1/2处,然后通过上喷射管5和下喷射管6交替向水中喷射蒸汽,即,先通过下喷射管6向水中喷射蒸汽一段时间,然后关闭下喷射管6,打开上喷射管5向水中喷射蒸汽,如此交替喷射,水在罐体内往复循环,使水沿罐体圆周方向产生回流,水被迅速加热并变为有一定压力的饱和水储存起来。当用汽负荷大于锅炉供气量时,蓄能器内饱和水会因压力下降发生汽化而重新产生蒸汽,蒸汽通过蒸汽输出管3补充锅炉供汽的不足。蒸汽输出管端部横置的汽水分离装置4下表面的过滤孔8可以过滤掉输出蒸汽中的水分,保证用汽设备的蒸汽质量。由于上、下喷射管的横置和呈扇形均匀分布的喷射孔,使蒸汽直接作用于水的空间更大,在罐内形成水的回流的形态与速度都较现有技术更大,使得加热周期较短,加热均匀、温升、压升快,充热过程用时少。在相同压力下,饱和水密度是饱和蒸汽的350倍,等体积热量比为80倍,因此,特别适用瞬间用汽量较大及锅炉小、负荷大的一些企业的用汽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蓄能器,由装有贮存水的罐体、安装于罐体上部的蒸汽进汽管和蒸汽输出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汽管为两根,其端部分别装设有横置式蒸汽喷射管,其中一根蒸汽喷射管为上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上,另一根蒸汽喷射管为下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下;所述蒸汽输出管的端部横置有汽水分离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射管的下表面呈120°∽180°扇形范围内开有均匀分布的喷射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出管为二根,分别设于罐体上部的左、右两侧,横置于蒸汽输出管下端的汽水分离装置的下表面有呈扇形均布的过滤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输出管下端的汽水分离装置距离罐体顶部100~2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蓄能器,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贮存水的水位在罐体容积的1/2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蒸汽蓄能器,包括罐体、蒸汽进汽管和蒸汽输出管,两蒸汽进汽管上分别设有横置式蒸汽喷射管,上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上,下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下;蒸汽输出管的端部横置有汽水分离装置。本装置加热直接、均匀,充热过程用时少,蒸汽质量高,蒸汽储存与补充方便、可靠,适用于频繁需要瞬间较大负荷蒸汽且用汽时间无规律的行业和企业。文档编号F24H7/00GK2806997SQ20052002305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朱燕隐, 米述节 申请人:朱燕隐, 米述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汽蓄能器,由装有贮存水的罐体、安装于罐体上部的蒸汽进汽管和蒸汽输出管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汽管为两根,其端部分别装设有横置式蒸汽喷射管,其中一根蒸汽喷射管为上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上,另一根蒸汽喷射管为下喷射管,安装在罐体内贮存水的液面以下;所述蒸汽输出管的端部横置有汽水分离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燕隐米述节
申请(专利权)人:朱燕隐米述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