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10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属于生物防治技术领域,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捕虫箱,第二滑杆置于捕虫箱内部的一端与堵板底部固定相连,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置于捕虫箱外部的杆壁之间通过固定组件相连,第一弹簧远离捕虫箱内侧壁的一端连接有刮片,隔板上连接有限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第二滑杆带动堵板与过滤板相抵,通过堵块将过滤孔内的死虫顶出,移动第一滑杆带动过滤板和堵板移动到与刮片相抵的位置,顶杆打开限位组件,使第一弹簧带动刮片移动将过滤板顶部的死虫刮到集虫盒内部,进行集中处理,防止污染环境,从而可以对捕虫箱内部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提高捕虫箱的清理效率。

A trap for moth pes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本技术涉及生物防治
,尤其涉及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技术介绍
蛾类系我国大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是鳞翅目害虫的主要成员,其成虫吸食作物汁液,幼虫啃食作物根、茎或叶,危害农业生产,在种类上,可分为夜蛾、菜蛾、螟蛾、卷蛾、刺蛾、毒蛾等10余科,上百种;在危害上,多种粮油经济作物如小麦、水稻、棉花、蔬菜、果树、茶桑、烟草等的根茎叶,不同程度地受到危害,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弥补害虫带来的损失,如今农田都开始使用害虫诱捕器对害虫进行捕捉。现有的害虫诱捕器大多通过诱虫灯将害虫吸引到捕虫器内部,用捕虫器内部的农药将害虫杀死,但是被杀死的害虫全部漂浮在农药表面,时间长了会对捕虫器内部造成污染,而且不易清理,为解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捕虫箱,所述捕虫箱顶部连接有挂钩和电源,所述捕虫箱侧壁上连接有进虫口,所述捕虫箱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灯与电源电性相连,所述捕虫箱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过滤板与堵板,所述堵板顶部连接有与过滤板滤孔大小相同的堵块,所述堵板上开凿有漏液槽,所述过滤板位于堵板的上方,所述捕虫箱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和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滑杆置于捕虫箱内部的一端与过滤板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滑杆置于捕虫箱内部的一端与堵板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堵板与第一滑杆的杆壁滑动相连,所述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置于捕虫箱外部的杆壁之间通过固定组件相连,所述捕虫箱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捕虫箱内侧壁的一端连接有刮片,所述刮片侧壁上连接有复位件,所述捕虫箱侧壁上开有排虫口,所述捕虫箱内侧壁上还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堵板顶部连接有与限位组件相配合的顶杆,所述过滤板与隔板上均开凿有与顶杆相配合的滑孔。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L型卡板和第二弹簧,所述L型卡板滑动连接在捕虫箱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L型卡板水平段侧壁与隔板侧壁之间,所述隔板顶部开凿有卡槽。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一滑杆的杆壁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套环与第二滑杆的杆壁滑动相连,所述第一套环与第二套环侧壁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所述第二套环侧壁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线环,所述线环连接在捕虫箱侧壁上,所述线环置于捕虫箱内部的一端与刮片侧壁相连。优选的,所述捕虫箱侧壁上通过螺栓板可拆卸连接有集虫盒。优选的,所述捕虫箱顶部内壁上连接有弱电网,所述诱虫灯置于弱电网内部,所述弱电网与电源电性相连。优选的,所述进虫口为锥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捕虫箱侧壁上连接有进药管,所述进药管管壁上连接有阀门。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的过滤孔小于害虫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蛾类害虫诱捕器,首先打开阀门,通过进药管对捕虫箱内部充入农药,通过诱虫灯发光可以将蛾类害虫吸引过来,害虫将通过进虫口飞进捕虫箱内部,通过锥形结构的进虫口使害虫容易进不容易出,由于蛾类害虫喜欢光源的特性,会飞向诱虫灯,从而会被诱虫灯外部的弱电网电死,并掉落到农药中,进一步将没电死的害虫毒死,提高杀虫效率,当农药中害虫尸体过多时,可以移动第一滑杆带动过滤板移动到农药上方,从而将农药内的死虫带到农药外部,然后再移动第二滑杆带动堵板与过滤板底部相抵,使堵块插进过滤孔内部,将一些落在过滤孔内的死虫顶起,然后通过固定组件将第一滑杆与第二滑杆固定在一起,然后继续移动第一滑杆带动过滤板移动到与刮片相抵的位置,此时堵板上的顶杆会打开限位组件,从而使第一弹簧带动刮片在过滤板顶部移动,将害虫尸体刮到排虫口被排出,再通过复位件带动刮片复位,移动第一滑杆带动过滤板重新移动带动农药内部,限位组件再将刮片限位,从而可以对捕虫箱内部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提高捕虫箱的清理效率。2、该蛾类害虫诱捕器,当顶杆顶起L型卡板,使L型卡板脱离卡槽时,L型卡板也会脱离刮片,从而使第一弹簧带动刮片移动,当顶杆向下移动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会带动L型卡板复位。3、该蛾类害虫诱捕器,由于第二套环与第二滑杆滑动相连,所以第二滑杆在移动时,第一滑杆不会受到影响,当第二滑杆带动堵板与过滤板相抵时,通过转动螺母将第二套环与第二滑杆锁紧,从而使第一滑杆移动时会带动第二滑杆一起移动,从而使过滤板和堵板一起移动。4、该蛾类害虫诱捕器,通过拉动线环带动刮片移动复位,也可以再松开线环,使第一弹簧在带动刮片移动,实现往复移动,不断的对过滤板上的害虫尸体进行清理。5、该蛾类害虫诱捕器,通过集虫盒可以使害虫尸体被刮到集虫盒内部,通过螺栓板可以快速拆卸集虫盒,对集虫盒内部的害虫尸体进行集中处理,避免污染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捕虫箱;2、挂钩;3、进虫口;4、诱虫灯;5、电源;6、弱电网;7、过滤板;8、堵板;801、堵块;802、漏液槽;9、刮片;10、集虫盒;11、螺栓板;12、第一滑杆;13、第二滑杆;14、第一套环;15、第二套环;16、螺母;17、第一弹簧;18、第二弹簧;19、隔板;1901、卡槽;20、L型卡板;21、线环;22、顶杆;23、进药管;24、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3,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捕虫箱1,捕虫箱1顶部连接有挂钩2和电源5,捕虫箱1侧壁上连接有进虫口3,捕虫箱1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诱虫灯4,诱虫灯4与电源5电性相连,捕虫箱1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过滤板7与堵板8,堵板8顶部连接有与过滤板7滤孔大小相同的堵块801,堵板8上开凿有漏液槽802,过滤板7位于堵板8的上方,捕虫箱1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2和第二滑杆13,第一滑杆12置于捕虫箱1内部的一端与过滤板7底部固定相连,第二滑杆13置于捕虫箱1内部的一端与堵板8底部固定相连,堵板8与第一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捕虫箱(1),所述捕虫箱(1)顶部连接有挂钩(2)和电源(5),所述捕虫箱(1)侧壁上连接有进虫口(3),所述捕虫箱(1)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诱虫灯(4),所述诱虫灯(4)与电源(5)电性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箱(1)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过滤板(7)与堵板(8),所述堵板(8)顶部连接有与过滤板(7)滤孔大小相同的堵块(801),所述堵板(8)上开凿有漏液槽(802),所述过滤板(7)位于堵板(8)的上方,所述捕虫箱(1)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2)和第二滑杆(13),所述第一滑杆(12)置于捕虫箱(1)内部的一端与过滤板(7)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滑杆(13)置于捕虫箱(1)内部的一端与堵板(8)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堵板(8)与第一滑杆(12)的杆壁滑动相连,所述第一滑杆(12)与第二滑杆(13)置于捕虫箱(1)外部的杆壁之间通过固定组件相连,所述捕虫箱(1)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远离捕虫箱(1)内侧壁的一端连接有刮片(9),所述刮片(9)侧壁上连接有复位件,所述捕虫箱(1)侧壁上开有排虫口,所述捕虫箱(1)内侧壁上还连接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堵板(8)顶部连接有与限位组件相配合的顶杆(22),所述过滤板(7)与隔板(19)上均开凿有与顶杆(22)相配合的滑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包括捕虫箱(1),所述捕虫箱(1)顶部连接有挂钩(2)和电源(5),所述捕虫箱(1)侧壁上连接有进虫口(3),所述捕虫箱(1)顶部内壁上连接有诱虫灯(4),所述诱虫灯(4)与电源(5)电性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捕虫箱(1)内侧壁上滑动连接有过滤板(7)与堵板(8),所述堵板(8)顶部连接有与过滤板(7)滤孔大小相同的堵块(801),所述堵板(8)上开凿有漏液槽(802),所述过滤板(7)位于堵板(8)的上方,所述捕虫箱(1)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12)和第二滑杆(13),所述第一滑杆(12)置于捕虫箱(1)内部的一端与过滤板(7)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第二滑杆(13)置于捕虫箱(1)内部的一端与堵板(8)底部固定相连,所述堵板(8)与第一滑杆(12)的杆壁滑动相连,所述第一滑杆(12)与第二滑杆(13)置于捕虫箱(1)外部的杆壁之间通过固定组件相连,所述捕虫箱(1)内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弹簧(17),所述第一弹簧(17)远离捕虫箱(1)内侧壁的一端连接有刮片(9),所述刮片(9)侧壁上连接有复位件,所述捕虫箱(1)侧壁上开有排虫口,所述捕虫箱(1)内侧壁上还连接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连接有限位组件,所述堵板(8)顶部连接有与限位组件相配合的顶杆(22),所述过滤板(7)与隔板(19)上均开凿有与顶杆(22)相配合的滑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蛾类害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L型卡板(20)和第二弹簧(18),所述L型卡板(20)滑动连接在捕虫箱(1)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弹簧(18)连接在L型卡板(20)水平段侧壁与隔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林刘世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卫农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