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花养殖用浇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023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牡丹花养殖用浇灌装置,涉及牡丹花养殖技术领域,包括水泵和纵向输水管道,所述纵向输水管道的外部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设置有呈交替分布的横向输水管道和管套,所述管套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地埋式浇灌头,所述纵向输水管道进水始端的区段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组件。以滴灌的方式作为牡丹花浇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滴灌头进行改良,滴灌头的底部设置有钻杆、钻头以及绞龙叶片,并且滴灌头设置有可旋转结构,促使滴灌头可以埋设在土层中,而非土层表面,在浇灌的过程中,水体直接对牡丹花种植的深层土壤进行润湿处理,大幅度提高了牡丹花养殖浇灌装置的实用性能,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A watering device for peony cul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花养殖用浇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牡丹花养殖
,具体为一种牡丹花养殖用浇灌装置。
技术介绍
牡丹(学名:PaeoniasuffruticosaAndr.)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牡丹花在种植后,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养殖处理,例如:浇灌、施肥以及喷药等等,现有的针对牡丹花养殖的浇灌方式一般为滴灌、喷灌以及漫灌三种方式,其中,滴灌因其他两种方式,具有明显节水效果的优势,而被广泛运用在牡丹花的养殖处理中。但是现有在牡丹花滴灌过程中所用的滴灌头,只能停留在土壤层的表面,滴加的液态水也只能对表层土壤实现润湿,当天气较为炎热时,表层土壤中的水分容易出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大幅度蒸发的现象,因而造成牡丹花浇灌的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为了降低牡丹花的种植成本,牡丹花种植基地一般与河道相邻,因此牡丹花的浇灌水源通常来自于河流水源,而非地下水,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牡丹花养殖用浇灌装置,包括水泵(1)和纵向输水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输水管道(2)的外部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设置有呈交替分布的横向输水管道(5)和管套(6),所述管套(6)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地埋式浇灌头(7),所述纵向输水管道(2)进水始端的区段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组件(8);/n所述地埋式浇灌头(7)包括钻杆(71)和插管(74),所述钻杆(71)的外部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绞龙叶片(72),且钻杆(71)的底端通过一体浇筑方式固定设置有钻头(73),所述钻杆(71)的顶端通过满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有钻杆(71)的底端,所述插管(74)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套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花养殖用浇灌装置,包括水泵(1)和纵向输水管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输水管道(2)的外部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分别固定设置有呈交替分布的横向输水管道(5)和管套(6),所述管套(6)的底部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地埋式浇灌头(7),所述纵向输水管道(2)进水始端的区段上固定设置有过滤组件(8);
所述地埋式浇灌头(7)包括钻杆(71)和插管(74),所述钻杆(71)的外部表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呈等距离分布的绞龙叶片(72),且钻杆(71)的底端通过一体浇筑方式固定设置有钻头(73),所述钻杆(71)的顶端通过满焊的方式固定连接有钻杆(71)的底端,所述插管(74)的顶部外表面固定套接有螺帽(75),且插管(74)的外部表面位于螺帽(75)的下方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泥土阻隔网(76),所述插管(74)的侧壁对称开设有沿Z轴分布的出水孔(710),所述插管(74)的顶端借助水封(79)转动式连接有导水管(77),所述导水管(77)的顶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控液阀(78);
所述过滤组件(8)包括筒体(81),所述筒体(81)的内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滤网支撑限位件(82)的两端,且筒体(81)的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设置有弧形板(83),所述弧形板(8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滤网(84),所述滤网(84)的一端延伸至筒体(81)的内部,并且与滤网支撑限位件(82)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丹花养殖用浇灌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