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401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集雨箱、固定杆、喷灌装置和增压装置,集雨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蓄水池连接,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蓄水池连接,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喷灌装置连接,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增压装置,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二增压装置,第二出水管一端外表面与固定杆焊接连接,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喷灌装置,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控制箱,控制箱内设有单片机和湿度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灌溉利用,节约水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且为茶叶种植方节省了灌溉用水的成本开支,提高了经济收益。

A water saving tea planting irrigation device with automatic moisture control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灌溉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也是因为茶叶的好处较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喝茶,导致市场对茶叶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使种植茶叶的茶叶园越来越多。茶树生长需要的水分,但在七月至九月的夏秋茶期间,常常出现高温干旱,这样会影响夏秋茶产量的形成,于是在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必须及时灌溉补水,满足茶树对水分的需要,凡是干旱季节对茶园进行合理灌溉的,在收获时都获得了显然的增产效果,但是目前茶叶园都是需要人工检查土地的湿度从而判断是否灌溉,并且灌溉使用的水都是从别处运入茶叶园内,这样需要浪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运输水源中很容易造成水源的浪费,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公开号CN2080801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湿控的茶叶种植灌溉装置,通过固定架两侧面的底部设置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通过湿度探测杆来接收到探测湿度的结果,然后通过湿度传感器探测的结果以电信号传输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灌溉装置对茶叶进行灌溉,但是该专利的缺陷是节水效果有限。公开号CN2067136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湿控的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其结构包括湿度检测杆、信号连接线、控制面板、电源按钮、湿度表、太阳能电池板、流量表、主机体、水泵箱、进水管、底部支架、水泵散热口、出水管,湿度检测杆和信号连接线连接,信号连接线和主机体连接,主机体的上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下方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设有流量表,流量表的右边设有湿度表,湿度表的右边设有电源按钮,通过设有湿度检测杆,可以有效的检测附近地表的湿度和水含量,当湿度降低时,开始浇水,当湿度达到一定值时停止浇水,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该专利的缺陷是未考虑节能环保,造成水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通过雨水收集实现节水环保,通过湿度监测实现自动湿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集雨箱、固定杆、喷灌装置和增压装置,所述集雨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喷灌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外表面与固定杆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喷灌装置,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单片机和湿度监测装置。优选地,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灌装置。优选地,所述喷灌装置包括360度自动旋转蝶形喷头。优选地,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第二增压装置均包括电机和增压泵,所述电机通过其上安装的旋转轴与增压泵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集雨箱顶部设有沙漏型雨水收集罩。优选地,所述集雨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所述单片机与第一增压装置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均与单片机连接。优选地,所述湿度监测装置包括无线湿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探头。优选地,所述湿度传感探头具有四路,分别布设在相邻的茶田地垄下。优选地,所述集雨箱顶部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下方设有活性炭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集雨箱、蓄水池、喷灌装置、增压装置、湿度监测装置和单片机之间的配合,在下雨天的时候集雨箱将雨水收集到箱体内进行储存,并在箱体内雨水收集达到预设水位时将多余的雨水引入蓄水池中进行储存,当箱体内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从蓄水池抽取水量补足集雨箱内水位;当湿度监测装置监测到茶叶地垄的湿度低于预设湿度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电磁阀打开、增压装置启动,利用集雨箱内的水进行茶田喷灌,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灌溉利用,节约水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且为茶叶种植方节省了灌溉用水的成本开支,提高了经济收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本技术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条件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蓄水池1、集雨箱2、固定杆4、喷灌装置3和增压装置,所述集雨箱2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8与蓄水池1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7与蓄水池1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9与喷灌装置3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8上设置有第一增压装置5,所述第二出水管9上设有第二增压装置6,所述第二出水管9一端外表面与固定杆4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设有喷灌装置3,所述固定杆4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控制箱13,所述控制箱13内设有单片机和湿度监测装置。本技术在下雨天的时候通过集雨箱2将雨水收集到箱体内进行储存,并在箱体内雨水收集达到预设水位时将多余的雨水通过第一出水口引入蓄水池1中进行储存,当箱体内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通过启动第一进水管8上的电磁阀和第一增压装置5经由第一进水口从蓄水池1抽取水量补足集雨箱2内水位;当湿度监测装置监测到茶叶地垄的湿度低于预设湿度时,通过单片机启动第二出水管9上的电磁阀和第二增压装置6,利用集雨箱2内的水进行茶田喷灌,通过对雨水的收集和灌溉利用,节约水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且为茶叶种植方节省了灌溉用水的成本开支,提高了经济收益。为了方便安装和拆卸喷灌装置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可在所述固定杆4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活动杆17,所述活动杆17的上端固定安装喷灌装置3。所述活动杆17为可伸缩活动杆,通过套筒18套设在固定杆4上,以便于调节喷灌装置3的喷灌高度。具体地,所述喷灌装置3选用已有的360度自动旋转蝶形喷头。为了将蓄水池1的水补入集雨箱2,在所述第一进水管8一侧设置第一增压装置5,所述第一增压装置5包括电机和增压泵,所述电机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旋转轴,且电机通过旋转轴与增压泵的一侧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电机与单片机和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增压装置5设置在一保护外壳内,以防止雨水或其他外力对增压装置的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第二增压装置6的结构与第一增压装置5设置为一样。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集雨箱、固定杆、喷灌装置和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喷灌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外表面与固定杆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喷灌装置,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单片机和湿度监测装置;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第二增压装置均包括电机和增压泵,所述电机通过其上安装的旋转轴与增压泵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集雨箱、固定杆、喷灌装置和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箱上设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蓄水池连接,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第二出水管与喷灌装置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有第二增压装置,所述第二出水管一端外表面与固定杆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喷灌装置,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单片机和湿度监测装置;所述第一增压装置、第二增压装置均包括电机和增压泵,所述电机通过其上安装的旋转轴与增压泵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喷灌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自动湿控功能的节水型茶叶种植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灌装置包括360度自动旋转蝶形喷头。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全波刘金平宋先银陈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雾山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