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401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光学玻璃加工技术领域;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包含组分A、组分B和组分C;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20‑30份、二硫化钼5‑15份、三氧化二铬5‑10份、氟化钙10‑15份;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将组分A中指定量的氮化硼、二硫化钼、三氧化二铬、氟化钙混合;混合时加热至60~80℃,高速旋转混合,加热时间为20分钟左右,搅拌时间为40分钟左右,而后静置备用;将组分C的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混合,常温搅拌均匀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成本低,且制备方法简单,工艺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防粘材料的使用方法简单,只需在热压成型之前分层次涂抹在热压头上即可。

Optical glass secondary pressure heating anti sticking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光学玻璃加工

技术介绍
光学玻璃是光电技术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光学与电子信息科学、新材料科学的不断融合,作为光电子基础材料的光学玻璃在光传输、光储存和光电显示三大领域的应用更是突飞猛进,成为社会信息化尤其是光电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随着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中国光学玻璃制造行业发展迅猛;目前,在制造中,很多不同需求的玻璃都要求数次压型,压型必须加热变形后再冷却定型,加热后很多玻璃在变型过程中会出现热粘结的问题,因为热量与巨大的挤压力会导致薄膜表面严重磨损;现有的很多处理方法是,将玻璃的厚度先控制在指定厚度之上,热压变型后,在处理表面,可将表面多打磨掉一些,但是这样操作的成本高,首先玻璃必须制厚,越厚越难热压成型;其次,越厚的玻璃在热压变型时,表面的损伤就越大,给后续打磨增加工作量,再次,打磨需要的工序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包含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所述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20-30份、二硫化钼5-15份、三氧化二铬5-10份、氟化钙10-15份;所述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所述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作为优选,所述氟化钙替换为氟化钡。作为优选,所述三氧化二铬替换为磷酸盐。作为优选,所述组分C中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的比例为3:1。本专利技术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制造方法如下:1、将组分A中指定量的氮化硼、二硫化钼、三氧化二铬、氟化钙混合;混合时加热至60~80℃,高速旋转混合,加热时间为20分钟左右,搅拌时间为40分钟左右,而后静置备用;2、将组分C的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混合,常温搅拌均匀即可,备用;3、将步骤1所得物料与组分B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A\B混合物料。本专利技术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使用方法为:1、将组分C的混合物料涂层热压头上,先涂一层,烘干,烘干温度为100℃左右,再涂第二层,烘半干,烘干温度为80℃左右;2、将A\B混合物料加涂在步骤1中半干的第二层涂层上,烘干,烘干的温度控制在80℃左右。本专利技术采用涂层的方法实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的防粘,其中防粘物料中设有自润滑材料与耐高温的润滑油混合物,另外耐高温无机粘合剂可以再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抗腐蚀性;在光学玻璃压型时,热压头不直接与光学玻璃接触,因此可以达到防粘效果。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设计合理,原料成本低,且制备方法简单,可大量混合加工,工艺简单;本专利技术的防粘材料的使用方法简单,只需在热压成型之前分层次涂抹在热压头上,本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包含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所述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20-30份、二硫化钼5-15份、三氧化二铬5-10份、氟化钙10-15份;所述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所述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其中,磷酸二氢铝是耐高温无机粘合剂,是一种利用无机纳米材料经缩聚反应制成的耐高温无机纳米复合粘结剂,通过对成分配比以及制备工艺参数的筛选,得到粘结剂是PH值为中性的悬浮分散体系,不可以再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抗腐蚀性,使用寿命长。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涂层的方法实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的防粘,其中防粘物料中设有自润滑材料与耐高温的润滑油混合物;二、耐高温无机粘合剂可以再高温下保持良好的粘接性能和抗腐蚀性;在光学玻璃压型时,热压头不直接与光学玻璃接触,因此可以达到防粘效果;三、原料设计合理,原料成本低,且制备方法简单,可大量混合加工,工艺简单;四、本专利技术的防粘材料的使用方法简单,只需在热压成型之前分层次涂抹在热压头上,每次涂抹可热压50-60次。实施例实施例一: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22份、二硫化钼7份、三氧化二铬7份、氟化钡12份;所述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所述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的比例为3:1。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制造方法如下:1、将组分A中指定量的氮化硼、二硫化钼、三氧化二铬、氟化钙混合;混合时加热至60℃,高速旋转混合,加热时间为16分钟,搅拌时间为35分钟,而后静置备用;2、将组分C的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混合,常温搅拌均匀即可,备用;3、将步骤1所得物料与组分B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A\B混合物料。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使用方法为:1、将组分C的混合物料涂层热压头上,先涂一层,烘干,烘干温度为90℃,再涂第二层,烘半干,烘干温度为70℃;2、将A\B混合物料加涂在步骤1中半干的第二层涂层上,烘干,烘干的温度控制在75℃以内。实施例二: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26份、二硫化钼12份、磷酸盐8份、氟化钙12份;所述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所述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的比例为3:1。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制造方法如下:1、将组分A中指定量的氮化硼、二硫化钼、三氧化二铬、氟化钙混合;混合时加热至70℃,高速旋转混合,加热时间为20分钟,搅拌时间为38分钟,而后静置备用;2、将组分C的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混合,常温搅拌均匀即可,备用;3、将步骤1所得物料与组分B混合,搅拌均匀即可得到A\B混合物料。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使用方法为:1、将组分C的混合物料涂层热压头上,先涂一层,烘干,烘干温度为100℃,再涂第二层,烘半干,烘干温度为80℃;2、将A\B混合物料加涂在步骤1中半干的第二层涂层上,烘干,烘干的温度控制在80℃以内。实施例三: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30份、二硫化钼15份、三氧化二铬10份、氟化钙15份;所述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所述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的比例为3:1。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制造方法如下:1、将组分A中指定量的氮化硼、二硫化钼、三氧化二铬、氟化钙混合;混合时加热至80℃,高速旋转混合,加热时间为20分钟,搅拌时间为40分钟,而后静置备用;2、将组分C的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混合,常温搅拌均匀即可,备用;3、将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包含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所述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20-30份、二硫化钼5-15份、三氧化二铬5-10份、氟化钙10-15份;/n所述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n所述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包含组分A、组分B和组分C;所述组分A由以下重量份原料组成:氮化硼20-30份、二硫化钼5-15份、三氧化二铬5-10份、氟化钙10-15份;
所述组分B为磷酸二氢铝;
所述组分C为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化钙替换为氟化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氧化二铬替换为磷酸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C中白石墨和生物基础油的比例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玻璃二次压型加热防粘材料的制造方法如下:
(1)、将组分A中指定量的氮化硼、二硫化钼、三氧化二铬、氟化钙混合;混合时加热至6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勇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城市泳瑞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