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碧影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4002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为“N”型结构,所述主体的内侧固对称安装有数量为三的基座组,所述基座组的底部设置有呈360°旋转的转接板,还包括地面的凹槽,所述主体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凹槽内侧底部对称安装有数量为三的轴承底座组,所述轴承底座组之间插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提供的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通过可升降的地台,便于坐在轮椅上的教师在教室内自由的活动,同时通过升降坐在轮椅上的教师可充分利用黑板面积进行教学内容的书写,便于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去摘抄记录,本实用提供的装置结构更加稳定,运行原理比较简单,便于后期的保养和维修。

A lifting classroom platform for the disabl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
本技术涉及教育辅助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教室的地面上会设置有水泥浇筑的台阶或木制的台阶,因为方便教室内的学生看到黑板上的教学内容,因此黑板的高度都会修建在墙面较高的位置,而台阶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教师充分利用黑板的面积书写教学内容。但是对于一些坐在轮椅上的教师而言,在教师内进行授课的时候就显得极不方便,第一就是由于教室内的水泥浇筑的台阶或木制的台阶,会妨碍到轮椅的移动,不便于教师接近黑板书写教学内容,第二就是坐在轮椅的教师可以使用的黑板的面积比较有限,因此教师需要频繁擦拭黑板,更新书写的教学内容,不便于学生摘抄记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以解决背景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为“N”型结构,所述主体的内侧对称安装有数量为三的基座组,所述基座组的底部设置有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主体(1),所述主体(1)为“N”型结构,所述主体(1)的内侧对称安装有数量为三的基座组(2),所述基座组(2)的底部设置有呈360°旋转的转接板(3),还包括地面的凹槽(10),所述主体(1)位于所述凹槽(10)的内部,所述凹槽(10)内侧底部对称安装有数量为三的轴承底座组(5),所述轴承底座组(5)之间插接有螺纹杆(6),其中两个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被动轮(11),另一个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被动轮(12)、第二被动轮(13)和第四被动轮(15),所述第一被动轮(12)和第二被动轮(13)与所述第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残障人员使用的可升降教室地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体(1),所述主体(1)为“N”型结构,所述主体(1)的内侧对称安装有数量为三的基座组(2),所述基座组(2)的底部设置有呈360°旋转的转接板(3),还包括地面的凹槽(10),所述主体(1)位于所述凹槽(10)的内部,所述凹槽(10)内侧底部对称安装有数量为三的轴承底座组(5),所述轴承底座组(5)之间插接有螺纹杆(6),其中两个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设置有第五被动轮(11),另一个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依次设置有第一被动轮(12)、第二被动轮(13)和第四被动轮(15),所述第一被动轮(12)和第二被动轮(13)与所述第五被动轮(11)之间分别设置有传动带(16),所述凹槽(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伺服驱动电机(17),所述伺服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动力轮(18),所述动力轮(18)通过传动带(16)与所述第四被动轮(15)配合使用,所述螺纹杆(6)的外壁分别螺纹连接有螺口方向不同的左侧滑动块(7)和右侧滑动块(8),所述左侧滑动块(7)和所述右侧滑动块(8)的顶部设置有可以活动的短臂(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碧影
申请(专利权)人:李碧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