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99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1)及配电系统(2)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中水深度处理系统(6)、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

Industrial wastewater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还缺少对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系统及配电系统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通过絮凝加药系统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至少一个工业水池,工业水池则与综合水泵系统连接,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冲洗泵、至少一个工业水泵和至少一个生水泵;冲洗泵连接厂区空预器,空预器的冲洗废水送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工业水泵与厂区用户连接;生水泵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则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生水加热器,生水加热器与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连接,叠片过滤器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连接,超滤装置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连接,超滤水箱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连接,超滤水泵I则与至少一个活性炭过滤器连接;活性炭过滤器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连接,反渗透装置I与至少一个淡水箱连接,淡水箱与至少一个淡水泵连接,淡水泵则依次与至少一个一级除盐设备连接,一级除盐设备与至少一个混合离子交换器连接,混合离子交换器与至少一个除盐水箱连接,除盐水箱与至少一个除盐水泵连接;同时阴床碱计量箱和阳床酸计量箱与一级除盐设备连接,混床酸计量箱和混床碱计量箱与混合离子交换器连接;阴床碱计量箱、阳床酸计量箱、混床酸计量箱和混床碱计量箱均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连接;超滤装置I还与至少一个压缩空气贮罐和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连接;反渗透装置I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的反渗透清洗装置、阻垢剂加药装置连接;循环水加药系统包括稳定剂加药装置和杀菌剂加药装置,它们连接冷却水系统;所述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水池,缓冲水池与至少一个排污水升压泵连接,排污水升压泵则与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I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I与絮凝加药系统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I同时连接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叠片过滤器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I连接,超滤装置I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I连接,超滤水箱II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I连接,超滤水泵II则与至少一个卧式活性炭过滤器连接,卧式活性炭过滤器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I连接;其中,超滤装置II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连接;所述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澄清池,澄清池与至少一个变空隙滤池连接,变空隙滤池则与至少一个清水池连接,清水池则与至少一个循环水补水泵连接,同时澄清池还与絮凝加药系统连接;所述工业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非经常性废水池和至少一个经常性废水池,两者均与pH调整槽连接,pH调整槽依次与絮凝槽、斜板澄清池、最终中和池和清净水池连接;pH调整槽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连接,经常性废水池还与最终中和池连接,斜板澄清池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连接。其中,所述的酸碱药品贮存系统包括加碱系统和加酸系统,其中加碱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碱输送泵,它与至少一个碱贮存罐连接,碱贮存罐与碱加药装置连接;加酸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酸输送泵,酸输送泵与至少一个酸贮存罐连接,酸贮存罐则与至少一个酸加药装置连接;碱加药装置、酸加药装置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碱贮存罐和酸贮存罐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连接。其中,所述的絮凝加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凝聚剂输送泵,它与至少一个凝聚剂贮存罐连接,凝聚剂贮存罐与至少一个凝聚剂加药装置连接,凝聚剂加药装置分别与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絮凝加药系统还包括助凝剂加药装置。其中,所述的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排泥池,排泥池与至少一个排泥泵连接,排泥泵与至少一个浓缩池连接,浓缩池与至少一个脱水机连接;排泥池与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中水深度处理系统和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连接。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系统可以对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在达到出水水质标准的情况下节约用地成本和运行成本。同时,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整体系统的自动化、流程化操作,省时省力,节能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配电系统与各工艺区连接图;图中1为控制系统、2为配电系统、3为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1为混合絮凝沉淀池I、32为工业水池、33为冲洗泵、34为工业水泵、35为生水泵、4为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1为生水加热器、42为叠片过滤器、43为超滤装置I、44为超滤水箱I、45为超滤水泵I、46为活性炭过滤器、47为反渗透装置I、48为淡水箱、49为淡水泵、410为一级除盐设备、411为混合离子交换器、412为除盐水箱、413为除盐水泵、414为阴床碱计量箱、415为阳床酸计量箱、416为混床酸计量箱、417为混床碱计量箱、418为压缩空气贮罐、419为稳定剂加药装置、421为杀菌剂加药装置、5为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1为缓冲水池、52为排污水升压泵、53为混合絮凝沉淀池II、54为叠片过滤器、55为超滤装置II、56为超滤水箱II、57为超滤水泵II、58为卧式活性炭过滤器、59为反渗透装置II、6为中水深度处理系统、61为澄清池、62为变空隙滤池、63为清水池、64为循环水补水泵、7为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1为非经常性废水池、72为经常性废水池、73为pH调整槽、74为絮凝槽、75为斜板澄清池、76为最终中和池、77为清净水池、8为酸碱药品贮存系统、81为酸贮存罐、82为碱贮存罐、83为碱加药装置、84为酸加药装置、85为碱输送泵、86为酸输送泵、9为絮凝加药系统、91为凝聚剂加药装置、92为助凝剂加药装置、93为凝聚剂贮存罐、94为凝聚剂输送泵、10为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1为超滤清洗装置、102为反渗透清洗装置、103为阻垢剂加药装置、11为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11为排泥池、112为排泥泵、113为浓缩池、114为脱水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包括与控制系统1及配电系统2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锅炉补给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系统(1)及配电系统(2)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中水深度处理系统(6)、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其特征是,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8)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连接;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中水深度处理系统(6)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通过絮凝加药系统(9)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1)连接;/n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包括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31)、至少一个工业水池(32),工业水池(32)则与综合水泵系统连接,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冲洗泵(33)、至少一个工业水泵(34)和至少一个生水泵(35);冲洗泵连接厂区空预器,空预器的冲洗废水送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工业水泵与厂区用户连接;生水泵(35)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31)则与絮凝加药系统(9)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1)连接;/n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包括至少一个生水加热器(41),生水加热器(41)与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42)连接,叠片过滤器(42)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43)连接,超滤装置I(43)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44)连接,超滤水箱I(44)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45)连接,超滤水泵I(45)则与至少一个活性炭过滤器(46)连接;活性炭过滤器(46)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47)连接,反渗透装置I(47)与至少一个淡水箱(48)连接,淡水箱(48)与至少一个淡水泵(49)连接,淡水泵(49)则依次与至少一个一级除盐设备(410)连接,一级除盐设备(410)与至少一个混合离子交换器(411)连接,混合离子交换器(411)与至少一个除盐水箱(412)连接,除盐水箱(412)与至少一个除盐水泵(413)连接;同时阴床碱计量箱(414)和阳床酸计量箱(415)与一级除盐设备(410)连接,混床酸计量箱(416)和混床碱计量箱(417)与混合离子交换器(411)连接;阴床碱计量箱(414)、阳床酸计量箱(415)、混床酸计量箱(416)和混床碱计量箱(417)均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8)连接;超滤装置I(43)还与至少一个压缩空气贮罐(418)和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连接;反渗透装置I(47)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的反渗透清洗装置(102)、阻垢剂加药装置(103)连接;循环水加药系统包括稳定剂加药装置(419)和杀菌剂加药装置(421),它们连接冷却水系统;/n所述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水池(51),缓冲水池(51)与至少一个排污水升压泵(52)连接,排污水升压泵(52)则与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I(53)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I(53)与絮凝加药系统(9)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1)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I(53)同时连接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54),叠片过滤器(54)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I(55)连接,超滤装置II(55)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I(56)连接,超滤水箱II(56)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I(57)连接,超滤水泵II(57)则与至少一个卧式活性炭过滤器(58)连接,卧式活性炭过滤器(58)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I(59)连接;其中,超滤装置II(55)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连接;/n所述中水深度处理系统(6)包括至少一个澄清池(61),澄清池(61)与至少一个变空隙滤池(62)连接,变空隙滤池(62)则与至少一个清水池(63)连接,清水池(63)则与至少一个循环水补水泵(64)连接,同时澄清池(61)还与絮凝加药系统(9)连接;/n所述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包括至少一个非经常性废水池(71)和至少一个经常性废水池(72),两者均与pH调整槽(73)连接,pH调整槽(73)依次与絮凝槽(74)、斜板澄清池(75)、最终中和池(76)和清净水池(77)连接;pH调整槽(73)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8)连接,经常性废水池(72)还与最终中和池(76)连接,斜板澄清池(75)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业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控制系统(1)及配电系统(2)连接的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中水深度处理系统(6)、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其特征是,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通过酸碱药品贮存系统(8)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连接,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通过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与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连接;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中水深度处理系统(6)与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通过絮凝加药系统(9)与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1)连接;
所述地表水预处理系统及综合水泵系统(3)包括至少一个混合絮凝沉淀池I(31)、至少一个工业水池(32),工业水池(32)则与综合水泵系统连接,综合水泵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冲洗泵(33)、至少一个工业水泵(34)和至少一个生水泵(35);冲洗泵连接厂区空预器,空预器的冲洗废水送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7);工业水泵与厂区用户连接;生水泵(35)与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连接;混合絮凝沉淀池I(31)则与絮凝加药系统(9)和澄清池排泥浓缩及脱水系统(11)连接;
所述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及循环水加药系统(4)包括至少一个生水加热器(41),生水加热器(41)与至少一个叠片过滤器(42)连接,叠片过滤器(42)与至少一个超滤装置I(43)连接,超滤装置I(43)与至少一个超滤水箱I(44)连接,超滤水箱I(44)与至少一个超滤水泵I(45)连接,超滤水泵I(45)则与至少一个活性炭过滤器(46)连接;活性炭过滤器(46)则与至少一个反渗透装置I(47)连接,反渗透装置I(47)与至少一个淡水箱(48)连接,淡水箱(48)与至少一个淡水泵(49)连接,淡水泵(49)则依次与至少一个一级除盐设备(410)连接,一级除盐设备(410)与至少一个混合离子交换器(411)连接,混合离子交换器(411)与至少一个除盐水箱(412)连接,除盐水箱(412)与至少一个除盐水泵(413)连接;同时阴床碱计量箱(414)和阳床酸计量箱(415)与一级除盐设备(410)连接,混床酸计量箱(416)和混床碱计量箱(417)与混合离子交换器(411)连接;阴床碱计量箱(414)、阳床酸计量箱(415)、混床酸计量箱(416)和混床碱计量箱(417)均与酸碱药品贮存系统(8)连接;超滤装置I(43)还与至少一个压缩空气贮罐(418)和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连接;反渗透装置I(47)还与超滤、反渗透化学加药及清洗系统(10)的反渗透清洗装置(102)、阻垢剂加药装置(103)连接;循环水加药系统包括稳定剂加药装置(419)和杀菌剂加药装置(421),它们连接冷却水系统;
所述循环水排污水处理系统(5)包括至少一个缓冲水池(51),缓冲水池(51)与至少一个排污水升压泵(52)连接,排污水升压泵(52)则与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王绩周江成王孟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乾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