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置活动房,包括竖桩、墙板、底板、顶板,墙板有四块且侧面两两装配固定,从而围成安置活动房,安置活动房顶部固定有顶板,安置活动房内侧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与竖桩一端装配固定,竖桩另一端打入地下;立柱通过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一槽钢的第二侧边装配固定,第一槽钢的第一侧边通过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二槽钢的上侧边装配固定,第二槽钢的下侧边通过竖桩螺栓固定在内螺柱上;内螺柱上设置有圆台体部分,圆台体部分有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第一槽钢与底板装配固定;竖桩内部为中空的螺纹孔,且竖桩上还设置有贯穿槽,贯穿槽与螺纹孔连通,螺纹孔内安装有止退件,止退件上设置有止退刺,止退刺底面为止退平面。
A kind of resettlement activity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置活动房
本技术涉及活动板房,特别是涉及一种安置活动房。
技术介绍
在发生大规模灾害后,房屋一般会被大规模损毁,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此时就需要对受灾群众进行救灾。救灾首要是要提供一个零时庇护所,目前主要采用可快速拆卸的轻钢板房以及帐篷作为主要的零时庇护所。而帐篷不能相对长时间使用,一般救灾至少要1个月及以上,也就是这段时间内不可能全部依靠帐篷,因此可快速拆卸的轻钢板房就成了主要的选择,如公开号为CN202324688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救灾安置活动房,其主要采用竖桩打入地下,从而利用竖桩固定在地面上以相对固定安置活动房。经过申请人实际使用及使用反馈来看,这种方式在风大的时候稳定性不够,很容易由于安置活动房受到的风力较大而将竖桩拔起,从而严重影响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竖桩没有设置止退结构,如倒刺,这就使得竖桩与地面的抓紧力不够,导致容易被拔起。但是一旦设置固定的止退结构,在安置活动房需要拆卸时,其竖桩十分不容易拔起,这就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及竖桩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置活动房,其竖桩具有活动的止退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置活动房,包括竖桩、墙板、底板、顶板,所述墙板有四块且侧面两两装配固定,从而围成安置活动房,所述安置活动房顶部固定有顶板,安置活动房内侧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与竖桩一端装配固定,竖桩另一端为尖端且打入地下;所述立柱通过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一槽钢的第二侧边装配固定,第一槽钢的第一侧边通过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二槽钢的上侧边装配固定,第二槽钢的下侧边通过竖桩螺栓固定在内螺柱上;内螺柱上设置有圆台体部分,圆台体部分有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第一槽钢与底板装配固定;所述竖桩内部为中空的螺纹孔,且竖桩上还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螺纹孔连通,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止退件,止退件上设置有连接环、缺环,所述连接环与缺环之间通过弧形片连接固定,弧形片具有弹性,且弧形片上固定有止退刺,止退刺底面为止退平面。优选地,止退件未装入螺纹孔时,其缺环在弧形片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内螺柱的螺纹旋向与竖桩螺栓旋向相反。优选地,缺环有多个,且多个缺环之间形成间隔槽。优选地,所述墙板内侧与立柱装配固定,所述底板上铺设有底部气囊,底部气囊充气后能够形成与底板之间的间隔。优选地,所述竖桩固定在第一槽钢的第一侧边上,第一槽钢的第二侧边通过角铁、螺栓分别与墙板、立柱底部装配固定,且第二侧边顶面与支撑条底面接触贴紧,支撑条固定在底板上。优选地,所述墙板与立柱之间固定有侧墙气囊,侧墙气囊充气后在墙板与立柱之间形成空气间隔。优选地,所述墙板、立柱顶部与内顶板装配固定,内顶板与顶板之间装配固定且,内顶板与顶板之间安装有顶部气囊,顶部气囊充气后将内顶板与顶板之间通过空气间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竖桩的止位件设计,在使用时通过止退刺能够提高整体稳定性,而且在拆除时止退刺能够自动回缩,从而对竖桩的拆除不造成较大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墙体部分剖面)。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立柱部分剖面)。图3是本技术的竖桩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止退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缺环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的安置活动房,包括竖桩410、墙板110、底板120、顶板130,所述墙板110有四块且侧面两两装配固定,从而围成安置活动房,所述安置活动房顶部固定有顶板130,安置活动房内侧底部固定有底板120,底板120与竖桩410一端装配固定,竖桩410另一端为尖端且打入地下,从而为整个安置房提供固定力。所述墙板110内侧与立柱210装配固定,所述底板120上铺设有底部气囊310,底部气囊充气后能够形成与底板之间的间隔,从而方便人们休息,且不会直接接触冰冷的底板。所述墙板110上设置有门框111,门框111内安装有门,门和门框直接的安装方式、结构可直接采用现有安置活动房的相关结构。优选地,所述竖桩410通过竖桩螺栓510固定在第一槽钢的第一侧边141上,第一槽钢140的第二侧边142通过角铁、螺栓分别与墙板110、立柱120底部装配固定,且第二侧边142顶面与支撑条121底面接触贴紧,支撑条121固定在底板120上;所述墙板110与立柱210之间固定有侧墙气囊320,侧墙气囊320充气后能够在墙板与立柱之间形成空气间隔,从而使得安置活动房内部与外部能够更好地隔热。这种设计使得太阳直射时,墙板110的热量基本上不会进入安置活动房内,从而使得其内部不会与现有板房一样一旦被晒容易造成高温。所述墙板110、立柱210顶部与内顶板220装配固定,内顶板220与顶板130之间装配固定且,内顶板220与顶板130之间安装有顶部气囊330,顶部气囊330充气后将内顶板220与顶板130之间通过空气间隔,从而使得顶板130的热量很少直接传输至内顶板,这就能够降低安置活动房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热交换率,从而使得安置活动房内相对保温。参见图3-图5,所述立柱210通过第二锁紧螺栓522与第二侧边142装配固定,第一侧边141通过第一锁紧螺栓521与第二槽钢150的上侧边151装配固定,第二槽钢150的下侧边152通过竖桩螺栓510固定在内螺柱420上;内螺柱420上设置有圆台体部分421,圆台体部分421有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缺环435有多个,且多个缺环435之间形成间隔槽434;所述竖桩410内部为中空的螺纹孔412,且竖桩410上还设置有尖端411、贯穿槽413,所述贯穿槽413与螺纹孔412连通,所述螺纹孔412内安装有止退件430,止退件430上设置有连接环433、缺环435,所述连接环433与缺环435之间通过弧形片431连接固定,弧形片431具有弹性,且弧形片431上固定有止退刺432,止退刺432底面为止退平面4321。止退件430未装入螺纹孔412时,其缺环435在弧形片431弹力作用下相互靠近,从而便于缺环止退件430装入螺纹孔412内。内螺柱420的螺纹旋向与竖桩螺栓旋向相反。使用时,将竖桩410打入地下,然后将止退件430装入螺纹孔412内,直到止退刺与贯穿槽413正对,此时止退刺在弧形片431弹力作用下进入贯穿槽413,然后将内螺柱420旋入螺纹孔412内,直到圆台体部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置活动房,包括竖桩、墙板、底板、顶板,所述墙板有四块且侧面两两装配固定,从而围成安置活动房,所述安置活动房顶部固定有顶板,安置活动房内侧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与竖桩一端装配固定,竖桩另一端为尖端且打入地下;其特征是:/n所述墙板内侧与立柱装配固定,所述立柱通过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一槽钢的第二侧边装配固定,第一槽钢的第一侧边通过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二槽钢的上侧边装配固定,第二槽钢的下侧边通过竖桩螺栓固定在内螺柱上;内螺柱上设置有圆台体部分,圆台体部分有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第一槽钢与底板装配固定;/n所述竖桩内部为中空的螺纹孔,且竖桩上还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螺纹孔连通,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止退件,止退件上设置有连接环、缺环,所述连接环与缺环之间通过弧形片连接固定,弧形片具有弹性,且弧形片上固定有止退刺,止退刺底面为止退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置活动房,包括竖桩、墙板、底板、顶板,所述墙板有四块且侧面两两装配固定,从而围成安置活动房,所述安置活动房顶部固定有顶板,安置活动房内侧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与竖桩一端装配固定,竖桩另一端为尖端且打入地下;其特征是:
所述墙板内侧与立柱装配固定,所述立柱通过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一槽钢的第二侧边装配固定,第一槽钢的第一侧边通过第一锁紧螺栓与第二槽钢的上侧边装配固定,第二槽钢的下侧边通过竖桩螺栓固定在内螺柱上;内螺柱上设置有圆台体部分,圆台体部分有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第一槽钢与底板装配固定;
所述竖桩内部为中空的螺纹孔,且竖桩上还设置有贯穿槽,所述贯穿槽与螺纹孔连通,所述螺纹孔内安装有止退件,止退件上设置有连接环、缺环,所述连接环与缺环之间通过弧形片连接固定,弧形片具有弹性,且弧形片上固定有止退刺,止退刺底面为止退平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置活动房,其特征是:止退件未装入螺纹孔时,其缺环在弧形片弹力作用下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烨,吴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磐烨环保设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