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的加固改造
,尤其涉及一种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加固是土建施工的一个分支,据统计,我国现有一大批老房屋因超过了设计基准期而有待加固,全国又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住宅安全储备不足,且城市的住宅结构逐渐进入老龄化,需要加固维修。同时,国家限定结构建设投资,从节约成本考虑,利用很多老结构、老建筑的情况越来越多,需要进行加固处理的项目逐渐增加。现有的加固方式多为利用碳纤维、粘钢、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的方式。现有的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是使用粘结强度较高的粘结剂,把碳纤维布紧紧的贴在需要加固混凝土构件的表面上,使碳纤维布和混凝土构件能够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工作,通过黏贴碳纤维布能够使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受弯刚度大大的提高,从而起到了加固、提高强度的作用。当今应用广泛的是普通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由于某些结构构件对于变形和防止开裂的要求较高,单纯的使用普通的碳纤维布加固,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申请号为201820014606.4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能对碳纤维布进行预应力施加进行横梁加固的结构,该方案中预应力的施加是采用滑块靠近支撑座之间间隔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相对的螺杆,螺杆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螺杆之间通过调节杆相连,调节杆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螺杆螺纹连接,调节杆转动时,螺杆分别向调节杆的中心移动或远离。这样的调节方式只能对两侧的碳纤维布进行同步调节,不能根据需要分别调节,另外调节杆一不小心转过头,螺杆就脱落了,就起不到加固作用了。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普通碳纤维布预应力不能很好加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横梁,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固定座,固定座通过锚杆固定在横梁的下端面上,固定座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碳纤维布,碳纤维布相对设置,碳纤维布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座支撑使碳纤维布与横梁呈平行状态,支撑座固定在横梁的下端面上,支撑座之间留有间隔,碳纤维布通过滑块与支撑座滑动连接,滑块与碳纤维布固定连接,滑块靠近支撑座之间间隔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相对的连接杆,连接杆的长度方向与横梁的长度方向平行,横梁下端面上位于支撑座之间的位置上固定有两根平行于横梁长度方向的滑轨,滑轨上配合有滑移块,两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各与一个滑移块用钢绳刚性连接,滑移块在滑轨上沿滑轨长度方向滑动,滑移块与滑轨之间有锁定件。采用上述方案,在支撑座上的滑块靠近间隔的一侧固定有相对的连接杆,滑移块的滑动通过连接杆上的钢绳拉动,工作人员向相对的滑移块一侧滑动滑移块,即将滑移块在滑轨上滑动,就可以拉紧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并用锁定件锁定。每侧的碳纤维布单独受一套连接杆、钢绳、滑轨、滑移块控制,这样可以实现分别调节,根据需要调节。作为优选,滑轨为方形,滑轨两侧壁上设置有平行于横梁长度方向的滑槽,滑移块断面为凵字型,滑移块上端向滑槽内水平延伸形成挂钩部。采用上述方案,滑移块上端形成挂钩部,挂钩部嵌入滑轨上的滑槽内,那么滑移块在滑移过程中不会脱离滑轨。作为优选,滑移块竖直的侧壁上贯穿有螺纹孔,锁定件为螺纹孔上螺接的锁定螺钉。采用上述方案,锁定螺钉能在螺纹孔内旋进旋出而对滑移块进行锁定,将滑移块紧固到滑轨上。作为优选,连接杆相对的一端上分别固定圆环,钢绳一端系在圆环上,另一端系在滑移块部。采用上述方案,圆环的设置,使得钢绳在被拉扯时能在圆环上活动,运动活泛。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采用包含连接杆、钢绳、滑移块、滑轨、锁定件组成的牵拉结构来牵拉滑块上固定的碳纤维布,两组牵拉结构互不影响,能随时调节碳纤维布的预应力,对横梁起到很好的预应力加固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的左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的轴测视图;图4是牵拉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滑移块与锁定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的A处放大图;图7是图2中的B处放大图;图8是固定座与楔形块的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9是支撑座与滑块、滑块与楔形块的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10是钢带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横梁;2、固定座;21、底板;22、凸块;3、碳纤维布;4、支撑座;41、安装板;42、挡条;43、挡块;5、楔形块;6、滑块;7、连接杆;8、圆环;9、钢板;10、钢带;101、凹槽;102、通孔;11、钢绳;12、滑移块;1201、挂钩部;1202、螺纹孔;13、滑轨;1301、滑槽;14、锁定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长度”、“上”、“下”、“竖直”、“水平”、“底”“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实施例1一种横梁1预应力加固结构,如图1、2、3所示,包括横梁1,在横梁1的长度方向两端的下端面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通过锚杆与横梁1相固定。在固定座2相对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碳纤维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横梁(1),横梁(1)长度方向的两端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通过锚杆固定在横梁(1)的下端面上,固定座(2)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碳纤维布(3),碳纤维布(3)相对设置,碳纤维布(3)远离固定座(2)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座(4)支撑使碳纤维布(3)与横梁(1)呈平行状态,支撑座(4)固定在横梁(1)的下端面上,支撑座(4)之间留有间隔,碳纤维布(3)通过滑块(6)与支撑座(4)滑动连接,滑块(6)与碳纤维布(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滑块(6)靠近支撑座(4)之间间隔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相对的连接杆(7),连接杆(7)的长度方向与横梁(1)的长度方向平行,横梁(1)下端面上位于支撑座(4)之间的位置上固定有两根平行于横梁(1)长度方向的滑轨(13),滑轨(13)上配合有滑移块(12),两连接杆(7)相对的一端各与一个滑移块(12)用钢绳(11)刚性连接,滑移块(12)在滑轨(13)上沿滑轨(13)长度方向滑动,滑移块(12)与滑轨(13)之间有锁定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梁预应力加固结构,包括横梁(1),横梁(1)长度方向的两端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固定座(2),固定座(2)通过锚杆固定在横梁(1)的下端面上,固定座(2)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碳纤维布(3),碳纤维布(3)相对设置,碳纤维布(3)远离固定座(2)的一端分别通过支撑座(4)支撑使碳纤维布(3)与横梁(1)呈平行状态,支撑座(4)固定在横梁(1)的下端面上,支撑座(4)之间留有间隔,碳纤维布(3)通过滑块(6)与支撑座(4)滑动连接,滑块(6)与碳纤维布(3)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滑块(6)靠近支撑座(4)之间间隔的一侧分别固定有相对的连接杆(7),连接杆(7)的长度方向与横梁(1)的长度方向平行,横梁(1)下端面上位于支撑座(4)之间的位置上固定有两根平行于横梁(1)长度方向的滑轨(13),滑轨(13)上配合有滑移块(12),两连接杆(7)相对的一端各与一个滑移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江,徐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冶金勘察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