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92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包括主腔和副腔,所述副腔与所述主腔的侧壁连接,所述主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狭缝;所述副腔上还设置有第二狭缝;所述主腔内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延伸设置有延伸柄,所述副腔内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贯穿所述延伸柄;在所述延伸柄和副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所述主腔的顶端开设有一出药孔;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弹力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瓶体内的推板和顶部的弹力器配合。推板将药丸一粒一粒地从出药孔推入弹力器,然后弹力器再将药丸推出出药腔。实现了药丸的逐粒取出,更加方便使用者的定量,也保证了药品的卫生不被污染。

A convenient medicine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
技术介绍
在生病药物治疗时,需要将药丸取出然后进行服用。但是每次取出的量无法控制,有时一次性取的量过多,需要将多取出的药丸放回药瓶中,容易造成药物的污染。现有技术中也有用于定量取出的装置,但是其一般与药瓶为分体结构,结构复杂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此药瓶便于取药,实现定量取药尤其使用于丸剂药物的取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盖盖合于所述瓶体上;所述瓶体包括主腔和副腔,所述副腔与所述主腔的侧壁连接,所述主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狭缝;所述主腔和副腔通过所述第一狭缝相连通;所述副腔上还设置有第二狭缝,所述第二狭缝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狭缝的相对面;瓶体与瓶盖的盖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或者扣合的方式。主腔和副腔共用一个侧壁,第一狭缝设置在共用侧壁上,连通主腔和副腔。第二狭缝设置在副腔上,第二狭缝和第一狭缝都是沿着瓶体的高度方向上设置的。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的底端与第一弹簧的压缩状态的上端位置相齐平,顶端与副腔顶端相齐。所述主腔内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延伸设置有延伸柄,所述延伸柄由内向外依次贯穿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通向瓶体的外部;所述副腔内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长度与副腔的高度相同,且限位杆贯穿所述延伸柄;在所述延伸柄和副腔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延伸柄从推板的边缘延伸而成。延伸柄从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穿过副腔通向瓶体的外部。延伸柄在副腔内部的部分设置有通孔,限位杆通过通孔贯穿延伸柄。限位杆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抵于副腔的底面,另一端抵于延伸柄。第一弹簧的自然长度和限位杆的长度相同。所述主腔的顶端开设有一出药孔;所述瓶体的顶部设置有一弹力器,所述弹力器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瓶体形成单侧开口的出药腔,所述出药腔与所述出药孔连通;所述出药腔包括一端封口端和一端开口端,所述限位块与封口端之间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后端贯穿所述封口端通向出药腔外部,推杆前端位于出药腔内且穿过限位块,所述推杆上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位于所述限位块与推杆后端之间,所述出药腔内还设置有弹力片,所述弹力片一端连接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位于出药腔的内部。出药腔的内径相等或略大于药丸的直径,当药丸从出药孔进入都出药腔内时,出药腔只能容纳一粒药丸,只有当一粒药丸从出药腔内弹出,下一粒药丸才能进入到出药腔内。出药孔是在主腔顶壁上的通孔,出药孔的大小相等或略大于药丸的大小。弹力器是设置在主腔的外部,瓶体的顶壁外表面上。弹力器的盖板与瓶体顶壁形成的单侧开口的出药腔,其中单侧开口是水平方向上的单侧开口。盖板覆盖出药孔,因此出药孔与出药腔相连通。限位块将出药腔分成两段,限位块与封口端之间设置推杆,推杆上套设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抵于限位块,另一端抵于推杆上的弹簧挡板。这里的限位块是不会阻挡推杆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轨迹的。上述出药孔与出药腔连通,是指出药孔与限位块与开口端之间的部位连通。出药腔内的弹片与限位块之间会形成一个药丸放置的空间,弹片会限制药丸滚向开口端,在推杆的推动作用下,药丸克服弹片的弹力滚向开口端。由于弹片开始要承受整瓶药丸的压力,所以弹片的弹力要足够大,弹片的弹力要能保证药瓶装满药丸以后弹片不会自动打开。弹片的材质可以选择弹性金属片。优选地,所述弹力片为弧形,且弧形的圆心指向瓶体的内侧。弹力片设置为弧形,更有利于在出药腔内形成供药丸暂存的空间,更有利于弹片对药丸的限位作用。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为上下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凸块。限位块为在出药腔内上下面设置的两个凸块,凸块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可供推杆水平位移。优选地,所述推杆的前端为圆弧形。推杆的前端与药丸接触的位置设置成圆弧形,增大了与药丸的接触面,可以在挤压药丸的过程中不会使药物破碎。优选地,所述延伸柄置于瓶体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钮,所述固定钮为L型;所述副腔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固定钮一端可嵌入所述限位孔内。固定钮与延伸柄之间可以通过弹簧等弹性件连接,L型固定钮的底部与限位孔连接。当按压固定钮的上端时,固定钮的下端可以从限位孔中脱离。优选地,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为球面,所述主腔的顶端与所述推板的上表面形状相匹配。主腔的顶面也为球面,方便圆形的药丸在推板的作用下顺着球形的表面进入到出药孔中。推板也设置为球面形,可以保证将全部的药丸推向出药孔中。优选地,所述延伸柄在副腔内部的部分比延伸柄的其他部分较宽。优选地,所述第一狭缝内设置有毛条。第一狭缝内设置毛条,一方面可以阻挡较小的药丸进入到狭缝内,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小延伸柄与第一狭缝的摩擦。当然第二狭缝也可以设置毛条。优选地,所述所述主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孔。进料孔还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的厚度小于或等于壁面的厚度,橡胶塞嵌入进料孔以后不会影响推板的运动。为了克服药丸对橡胶塞的挤压,可以在橡胶塞外部增加粘条,有利于橡胶塞的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取药的药瓶,采用瓶体内的推板和顶部的弹力器配合。推板将药丸一粒一粒地从出药孔推入弹力器,然后弹力器再将药丸推出出药腔。实现了药丸的逐粒取出,更加方便使用者的定量,也保证了药品的卫生不被污染。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瓶的纵向剖面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瓶的水平截面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瓶的弹力器部位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瓶的推板及固定钮部位示意图;以及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药瓶的第一狭缝以及毛条的示意图。标记说明:1-瓶体,2-瓶盖,11-主腔,12-副腔,111-第一狭缝,122-限位杆,123-限位孔,121-第二狭缝,3-推板,4-第一弹簧,31-延伸柄,32-固定钮,33-弹簧,112-出药孔,13-弹力器,131-盖板,132-出药腔,133-封口端,134-开口端,135-限位块,136-水平推杆,137-第二弹簧,138-弹力片,14-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与瓶体1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瓶体1包括主腔11和副腔12,所述副腔12与所述主腔11的侧壁连接,主腔分为柱形部分和球面形顶部。副腔12为柱形、且其高度和主腔11柱形部分的高度相同。所述主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狭缝111;所述主腔11和副腔12通过所述第一狭缝111相连通;所述副腔12上还设置有第二狭缝121,所述第二狭缝121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狭缝111的相对面。所述主腔11内设置有推板3,推板3的上表面为球面形。所述推板3延伸设置有延伸柄3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盖合于所述瓶体(1)上;所述瓶体(1)包括主腔(11)和副腔(12),所述副腔(12)与所述主腔(11)的侧壁连接,所述主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狭缝(111);所述主腔(11)和副腔(12)通过所述第一狭缝(111)相连通,所述副腔(12)上还设置有第二狭缝(121),所述第二狭缝(121)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狭缝(111)的相对面;所述主腔(11)内设置有推板(3),所述推板(3)延伸设置有延伸柄(31),所述延伸柄(31)由内向外依次贯穿第一狭缝(111)和第二狭缝(121)通向瓶体(1)的外部;所述副腔(12)内设置有限位杆(122),所述限位杆(122)的长度与副腔(12)的高度相同,且限位杆(122)贯穿所述延伸柄(31);在所述延伸柄(31)和副腔(1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于所述限位杆(122)上;所述主腔(11)的顶端开设有一出药孔(112);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弹力器(13),所述弹力器(13)包括盖板(131),所述盖板(131)与所述瓶体(1)形成单侧开口的出药腔(132),所述出药腔(132)与所述出药孔(112)连通;所述出药腔(132)包括一端封口端(133)和一端开口端(134),所述出药腔(132)内设置有限位块(135),所述限位块(135)与封口端(133)之间设置有推杆(136),所述推杆(136)后端贯穿所述封口端(133)通向出药腔外部,推杆(136)前端位于出药腔内且穿过限位块(135),所述推杆(136)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37),第二弹簧(137)位于所述限位块(135)与推杆(136)后端之间;所述出药腔(132)内还设置有弹力片(138),所述弹力片(138)一端连接所述盖板(131)的内表面,另一端为自由端且位于出药腔(132)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取药的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和瓶盖(2),所述瓶盖(2)盖合于所述瓶体(1)上;所述瓶体(1)包括主腔(11)和副腔(12),所述副腔(12)与所述主腔(11)的侧壁连接,所述主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狭缝(111);所述主腔(11)和副腔(12)通过所述第一狭缝(111)相连通,所述副腔(12)上还设置有第二狭缝(121),所述第二狭缝(121)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狭缝(111)的相对面;所述主腔(11)内设置有推板(3),所述推板(3)延伸设置有延伸柄(31),所述延伸柄(31)由内向外依次贯穿第一狭缝(111)和第二狭缝(121)通向瓶体(1)的外部;所述副腔(12)内设置有限位杆(122),所述限位杆(122)的长度与副腔(12)的高度相同,且限位杆(122)贯穿所述延伸柄(31);在所述延伸柄(31)和副腔(1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于所述限位杆(122)上;所述主腔(11)的顶端开设有一出药孔(112);所述瓶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弹力器(13),所述弹力器(13)包括盖板(131),所述盖板(131)与所述瓶体(1)形成单侧开口的出药腔(132),所述出药腔(132)与所述出药孔(112)连通;所述出药腔(132)包括一端封口端(133)和一端开口端(134),所述出药腔(132)内设置有限位块(135),所述限位块(135)与封口端(133)之间设置有推杆(136),所述推杆(136)后端贯穿所述封口端(133)通向出药腔外部,推杆(136)前端位于出药腔内且穿过限位块(135),所述推杆(136)上套设有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渝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