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颗粒下药瓶
本技术涉及中药自动配药设备领域,特别为一种中药颗粒下药瓶。
技术介绍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中药的药方通常是按照病情的不同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在一起应用,自古以来中药的配伍既有“君臣佐使”这样科学的配方体系,将不同的特性的药材按照一定的计量进行搭配以达到增强药性降低副作用。由于中药方子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尤其对一些慢性病或体质已无法满足西医治疗的患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因而目前市场上对中药的需要量越来越大。通常在一个中药药方中少则含有几味药材,多则甚至在二十味以上,同时这些药材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进行配置,否则影响疗效不说,甚至对身体还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颗粒下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药瓶本体(1)以及与下药瓶本体(1)活动连接的下药盖组件;/n所述下药盖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单粒药品输送装置、转盘(3)、下料外盖(4)、下料开关组件以及连接盖(8);/n所述转盘(3)轴向可旋转地安装于单粒药品输送装置的下表面上,转盘(3)的圆周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通过中成药颗粒的下药通孔(31),转盘(3)下表面的中部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轴套(32),所述单粒药品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下药通孔(31)的位置对应;/n所述下料外盖(4)套置在单粒药品输送装置外并使得转盘(3)被夹持在下料外盖(4)内侧的下表面与单粒药品输送装置内侧的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颗粒下药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药瓶本体(1)以及与下药瓶本体(1)活动连接的下药盖组件;
所述下药盖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单粒药品输送装置、转盘(3)、下料外盖(4)、下料开关组件以及连接盖(8);
所述转盘(3)轴向可旋转地安装于单粒药品输送装置的下表面上,转盘(3)的圆周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通过中成药颗粒的下药通孔(31),转盘(3)下表面的中部位置处设有向下延伸的轴套(32),所述单粒药品输送装置的出料口与下药通孔(31)的位置对应;
所述下料外盖(4)套置在单粒药品输送装置外并使得转盘(3)被夹持在下料外盖(4)内侧的下表面与单粒药品输送装置内侧的下表面之间,所述下料外盖(4)的内侧的下表面中部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接通道(41),所述转盘(3)的轴套(32)穿设在该连接通道(41)内,下料外盖(4)的底部还设有与转盘(3)的下药通孔(31)位置对应的出药通道(42);
所述连接盖(8)扣合在下料外盖(4)的底部,所述下料开关组件设置在连接盖(8)内;所述下料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封口杠杆(5)、连杆(7)以及第二封口杠杆(6),第一封口杠杆(5)的支点处设置有转孔(51),所述第一封口杠杆(5)通过转孔(51)转动套设在连接通道(41)外,第一封口杠杆(5)的动力臂端设有拨头(52),第一封口杠杆(5)的阻力臂端设有用于遮挡出药通道(42)的第一封口片(53);所述第二封口杠杆(6)的支点固定在连接盖(8)的底部,第二封口杠杆(6)的阻力臂端设有用于遮挡连接通道(41)的第二封口片(61),连杆(7)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封口杠杆(5)的动力臂上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封口杠杆(6)的动力臂端上;
所述连接盖(8)的侧壁上开设有操作窗(81),所述第一封口杠杆(5)的拨头(52)穿过操作窗(81)延伸至外部,连接盖(8)的底部分别设有与下料外盖(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奕富,王光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九泓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