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77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起落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包括括驱动箱、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驱动箱两侧所设侧支座分别连接有第一升降支架、第二升降支架,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驱动箱通过两侧所设第一升降支架、第二升降支架分别各连接有一个机轮,相比传动只设置有一个机轮的结构,在飞机滑行时具有更优良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套驱动设备即可完成对第一升降支架、第二升降支架的升降控制,增加飞机滑行时稳定性的同时,减少了驱动设备的安装空间。

A kind of landing gear control mechanism for small airc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落架
,具体为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起落架是航空器下部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滑行时支撑航空器并用于地面移动的附件装置。在常见的小型飞机所使用的起落架中,通常位于飞机前端设有一个前主轮,位于飞机后方两侧各设置有一组后主轮,为了使飞机具有更良好的滑行稳定性,增加后主轮的设置时一种较为有利的选择,但是增加后主轮后,需要安装与后主轮相配套的升降驱动装置,增加了占用空间;通常起落架由液压驱动设备(例如液压缸)进行驱动升降,在飞机进行降落过程中,起落架会将所受冲击力传导至相连接的液压设备中,瞬间造成的冲击力容易使液压驱动设备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箱、第一升降支架和第二升降支架,所述驱动箱的两侧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支座,侧支座的中部开设有槽口,侧支座的外侧壁且位于槽口两侧一体成型有一对支撑轴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箱(1)、第一升降支架(2)和第二升降支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的两侧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支座(3),侧支座(3)的中部开设有槽口(301),侧支座(3)的外侧壁且位于槽口(301)两侧一体成型有一对支撑轴座(4),驱动箱(1)两端的侧支座(3)上所设的支撑轴座(4)分别连接有第一升降支架(2)、第二升降支架(201),所述第一升降支架(2)、第二升降支架(201)均由主支柱(5)和副轮插座(8)构成,主支柱(5)的上端设置有轴筒座(6),且轴筒座(6)通过转轴与支撑轴座(4)转动连接,主支柱(5)的下端设有呈“U”字形支架的主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飞机的起落架控制机构,包括驱动箱(1)、第一升降支架(2)和第二升降支架(20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箱(1)的两侧端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支座(3),侧支座(3)的中部开设有槽口(301),侧支座(3)的外侧壁且位于槽口(301)两侧一体成型有一对支撑轴座(4),驱动箱(1)两端的侧支座(3)上所设的支撑轴座(4)分别连接有第一升降支架(2)、第二升降支架(201),所述第一升降支架(2)、第二升降支架(201)均由主支柱(5)和副轮插座(8)构成,主支柱(5)的上端设置有轴筒座(6),且轴筒座(6)通过转轴与支撑轴座(4)转动连接,主支柱(5)的下端设有呈“U”字形支架的主轮插座(501),所述副轮插座(8)呈“U”字形支架,且副轮插座(8)的两侧支杆端之间转动连接有机轮(7),所述主轮插座(501)两侧支杆端部分别与副轮插座(8)的两侧支杆中部相铰接,所述轴筒座(6)远离主支柱(5)的一侧焊接有曲柄(502),且曲柄(502)端部沿槽口(301)延伸至驱动箱(1)的内部,所述驱动箱(1)的内部底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升降液压缸(11),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垂直向上设置,且升降液压缸(11)的伸缩杆上端固定设置有顶座(12),顶座(12)的两端均铰接有连杆(13),且两个连杆(13)的另一端分别第一升降支架(2)、第二升降支架(201)中所设曲柄(502)的内端相铰接,所述驱动箱(1)的两侧内壁上端均设置有两组保护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峰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羽林街道智西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