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3851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包括底架、定位架以及用来保证卧式油缸上支座的油缸座同心度的定位轴;并且在底架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底架上侧上设置有定位梁;所述定位架由把手和多个L型定位板组成,所述把手与多个L型定位板连接,所述L型定位板与定位梁铰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解决了制造难度大,结构复杂以及定位一致性差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高等特点。

A positioning device for upper support of horizontal oil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卸货箱举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技术背景现有技术中,自卸车如翻斗车等,是广泛运用于建筑、矿山、钢铁、化工、物流等行业的运输工具,其最大的特点是货箱自动抬起后其内的货物能在重力作用下自动完成卸货,具有方便、快捷和省力等优点。自卸卧式举升货箱具有举升省力,货箱纵梁抗弯能力强优点。但这种举升也存在制造上的难度,结构复杂,各运动构件定位精度要求高。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就是其中的一项,传统作法是在简易平台上划线,穿通轴,反复拉尺子定位,制造效率低,一致性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制造难度大,结构复杂以及定位一致性差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包括底架、定位架以及用来保证卧式油缸上支座的油缸座同心度的定位轴;所述底架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并且所述底架上侧上设置有定位梁;所述定位架由把手和多个L型定位板组成,所述把手与多个L型定位板连接,所述L型定位板与定位梁铰接。可选的或优选的,底架包括底板、横梁、纵梁以及定位梁;所述横梁和纵梁均与底板下侧连接,所述横梁与纵梁相互垂直;所述定位梁与底板上侧边缘连接,并且所述定位梁的方向与所述纵梁的方向相平行。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定位孔呈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于底板上。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矩形阵列的边线与底板的边线相平行。可选的或优选的,所述定位梁、横梁和纵梁均为槽钢结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定位时只需将定位架打开,将定位孔装上定位销然后将油缸上支座横梁摆放在底架上;接着放下定位架,将油缸座,定位轴按照图示位置组装,保证各相关件的位置度符合图纸要求;最后将油缸座和油缸上支座横梁点焊定位,定位可靠后,取下定位轴,打开定位架,完成油缸上支座快速定位。在此过程中,定位轴保证多个油缸座的同心度,定位架保证了油缸座与油缸横梁的位置度,整体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并且容易制造。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卧式油缸上支座与定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卧式油缸上支座与定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装置的安装示意图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底架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底架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架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定位架的俯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卧式油缸上支座的主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卧式油缸上支座的俯视图。图中:1-底架;11-横梁;12-纵梁;13-底板;131-定位孔;14定位梁;2-定位架;21-合页;22-把手;23-L型定位板;3-油缸座;4-油缸上支座横梁;5-定位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10所示: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包括底架1、定位架2以及用来保证卧式油缸上支座的油缸座3同心度的定位轴5;所述底架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31,并且所述底架1上侧上设置有定位梁14;所述定位架2由1个把手22、2个L型定位板23组成,所述把手22与2个L型定位板23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所述2个L型定位板23与定位梁14通过2个合页21铰接,所述2个合页21通过螺钉固定在定位梁14上。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底架1包括底板13、2个横梁11、2个纵梁12以及定位梁14;所述2个横梁11和2个纵梁12均与底板13下侧连接,并且横梁11与纵梁12相互垂直;所述定位梁14与底板13上侧边缘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并且所述定位梁14的方向与所述纵梁12的方向相平行。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孔131一共有4个,并且呈矩形阵列的方式设置于底板13上。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矩形阵列的边线与底板13的边线相平行。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梁14、横梁11和纵梁12均为槽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先将定位架2打开,选择相应的定位孔131,装上定位销;然后将油缸上支座横梁4摆放在底架1上,按图示位置摆正位置;接着放下定位架2,将油缸座3,定位轴5按照图示位置依次穿过4个油缸座3的上与之匹配的孔,保证各相关件的位置度符合图纸要求;最后将4个油缸座3和油缸上支座横梁4点焊定位,定位可靠后,取下定位轴5,打开定位架2,完成油缸上支座快速定位。本专利技术中,定位轴5保证4个油缸座3的同心度,定位架2保证了油缸座3与油缸横梁11的位置度,整体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一致性高并且容易制造。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定位架(2)以及用来保证卧式油缸上支座的油缸座(3)同心度的定位轴(5);所述底架(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31),并且底架(1)上侧上设置有定位梁(14);所述定位架(2)由把手(22)和多个L型定位板(23)组成,所述把手(22)与多个L型定位板(23)连接,所述L型定位板(23)与定位梁(14)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1)、定位架(2)以及用来保证卧式油缸上支座的油缸座(3)同心度的定位轴(5);所述底架(1)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31),并且底架(1)上侧上设置有定位梁(14);所述定位架(2)由把手(22)和多个L型定位板(23)组成,所述把手(22)与多个L型定位板(23)连接,所述L型定位板(23)与定位梁(14)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油缸上支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架(1)包括底板(13)、横梁(11)、纵梁(12)以及定位梁(14);所述横梁(11)和纵梁(12)均与底板(13)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玉钟高军黄雅廷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