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84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25
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构造,不使固定件托架大型化,就能够对于固定件托架被施加的载荷产生足够的反力。车辆用座椅构造具备:座椅(1);具有下轨(22)和上轨(21)的座椅导轨(2)、以及将安全带装置(3)的固定件(第1固定件)固定到上轨的固定件托架(4)。固定件托架包含:第1托架(41),其具有固定于上轨的第1底部(411)、以及从第1底部向上方立设的第1侧部(412);第2托架(42),其具有固定于上轨的第2底部(421)、从第2底部向上方立设的第2侧部(422)、以及用于安装固定件的固定件安装部(424)。第1侧部和第2侧部在车宽方向重叠地相互接合,第1托架比第2托架更向车辆前方延伸。

Vehicle seat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座椅构造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构造。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记载了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使座椅前后移动。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轨和上轨。在上轨安装有用于装配安全带装置的固定件的固定件托架。座椅前后移动时,固定件托架也随着座椅前后移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49893号公报前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的固定件托架,例如在车辆被输入碰撞载荷而乘客被约束时,如果向安全带装置的固定件施加朝上的载荷及车宽方向的载荷,则由固定件托架、上轨及下轨承受该载荷。根据该构成,前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对于上方向的载荷及车宽方向的载荷能够施加足够的反力。然而,如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于上方向的载荷及车宽方向的载荷的反力而使固定件托架大型化,则固定件托架和其座椅构成部件一起配置在座椅的侧方的狭小空间。很难在避免部件间的干涉的前提下,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固定件托架相应地大型化。此外,如果为了提高载荷耐力而增加固定件托架的板厚,则还存在固定件托架的重量大幅增大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座椅构造,其具备:/n座椅,供乘客乘坐;/n座椅导轨,具有下轨和上轨,所述下轨固定于车体且具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部,所述上轨通过在所述下轨的槽部中滑动而被引导;以及/n固定件托架,将约束所述乘客的安全带装置的固定件固定到所述上轨,/n所述固定件托架包含:/n第1托架,其具有固定于所述上轨的第1底部和从所述第1底部向上方立设的第1侧部;以及/n第2托架,其具有固定于所述上轨的第2底部、从所述第2底部向上方立设的第2侧部、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固定件安装部,/n所述第1侧部和所述第2侧部在车宽方向重叠地相互接合,/n在所述上轨的上面,所述第1托架比所述第2托架更向车辆前方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27 JP 2018-220861;20190806 JP 2019-1448781.一种车辆用座椅构造,其具备:
座椅,供乘客乘坐;
座椅导轨,具有下轨和上轨,所述下轨固定于车体且具有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槽部,所述上轨通过在所述下轨的槽部中滑动而被引导;以及
固定件托架,将约束所述乘客的安全带装置的固定件固定到所述上轨,
所述固定件托架包含:
第1托架,其具有固定于所述上轨的第1底部和从所述第1底部向上方立设的第1侧部;以及
第2托架,其具有固定于所述上轨的第2底部、从所述第2底部向上方立设的第2侧部、以及用于安装所述固定件的固定件安装部,
所述第1侧部和所述第2侧部在车宽方向重叠地相互接合,
在所述上轨的上面,所述第1托架比所述第2托架更向车辆前方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构造,
所述第1托架与所述第2托架相比,所述前后方向的长度更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户沙织岩本良幸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