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796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发动机装配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卡块(2),每个卡块(2)下端的套筒部(3)内壁设置多个凹孔(4),每个凹孔(4)内依次安装弹簧(5)和卡销(6),套筒部(3)内套装液压挺柱(7)时,套筒部(3)内壁的每个凹孔(4)内的卡销(6)设置为能够卡装在液压挺柱(7)侧面的凹槽(8)内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能够方便快捷完成发动机液压挺柱批量装配,有效提高发动机液压挺柱装配效率,满足发动机生产线节奏,消除对发动机产量的制约瓶颈,保护操作人员安全。

A kind of installation tool for hydraulic tappet of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装配辅助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
技术介绍
发动机配气系统采用气门挺柱进行配合安装,为保证发动机可靠运转,在气门间隙上的调整复杂繁琐,为满足此项问题,发动机设计上更改成液压挺柱进行自行调整气门间隙,但液压挺柱安装方式过于简陋,且单个安装造成的节拍上处于瓶颈,配合间隙较少,而缸盖内部结构复杂,缸盖的边角对操作工手部偶会造成划伤。现有装配线对液压挺柱的安装方式,大多采用人工进行安装,存在以下不足点:a、根据各公司要求,对发动机内腔件有允许带特殊手套,有严禁使用手套。但缸盖铸造成型后经过各道工序的加工,成为最终成品输送装配线进行安装时,由于缸盖自身结构复杂,凸轮轴盖安装孔处边角太多,此处又太过于接近液压挺柱孔,对不带手套的操作工进行安装过程中,会有很大划伤手部的风险;b、缸盖分为进气、排气,同要气门也分进气门、排气门,每个气门配合安装一个液压挺柱,对于4缸发动机,每台缸盖需要有16个液压挺柱的安装,若1个液压挺柱安装需要10秒,16个挺柱则需要160秒,所以此类的安装,在节拍上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对装配线造成生产瓶颈,制约生产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发动机液压挺柱批量装配,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液压挺柱装配效率,满足发动机生产线节奏,消除对发动机产量的制约瓶颈,同时能够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缸盖边角,保护操作人员安全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br>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包括工装本体,所述的工装本体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卡块,多个卡块之间平行布置,每个卡块下端设置一个套筒部,套筒部内壁设置多个凹孔,每个凹孔内依次安装弹簧和卡销,套筒部内套装液压挺柱时,套筒部内壁的每个凹孔内的卡销设置为能够卡装在液压挺柱侧面的凹槽内的结构。所述的工装本体上设置多个开口部,每个开口部设置为能够穿透工装本体上端面和工装本体下端面的结构,每个开口部内活动卡装一个卡块,所述的工装本体侧面设置多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拧装一个调节螺栓,每个调节螺栓设置为能够延伸到一个开口部内,并且拧装在卡装在该开口部内的卡块侧面的定位螺纹孔内的结构,每个所述的卡块的宽度尺寸设置为与开口部宽度尺寸相等的结构,每个卡块的长度尺寸设置为小于开口部长度尺寸的结构。所述的开口部包括第一开口部、第二开口部、第三开口部、第四开口部,第一开口部内卡装第一卡块,第二开口部内卡装第二卡块,第三开口部内卡装第三卡块,第四开口部内卡装第四卡块,每个开口部内的卡块设置为能够向工装本体左侧面方向移动或向工装本体右侧面方向移动的结构。所述的调节螺栓包括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第三调节螺栓、第四调节螺栓,所述的第一调节螺栓设置为穿过工装本体左侧面延伸到第一开口部内的结构,第一调节螺栓与第一卡块侧面的定位螺纹孔拧装连接,第二调节螺栓设置为穿过工装本体左侧面延伸到第二开口部内的结构,第二调节螺栓与第二卡块侧面的定位螺纹孔拧装连接,第三调节螺栓设置为穿过工装本体右侧面延伸到第三开口部内的结构,第三调节螺栓与第三卡块侧面的定位螺纹孔拧装连接,第四调节螺栓设置为穿过工装本体右侧面延伸到第四开口部内的结构,第四调节螺栓与第四卡块侧面的定位螺纹孔拧装连接。所述的工装本体包括工装本体前端面和工装本体后端面,工装本体前端面位置或工装本体后端面位置设置操作手柄。所述的卡块下端设置螺杆部,每个套筒部上端设置螺纹部,套筒部通过螺纹部与卡块上的螺杆部拧装连接,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包括多组套筒部组件,每组套筒部组件包括多个相同的套筒部,每组套筒部组件的套筒部设置为内部直径尺寸不同的结构。每个所述的调节螺栓上拧装一个锁止螺母。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工装本体上设置多个卡块,每个卡块的套筒部内能够卡装一个液压挺柱,而卡块的数量及套筒部的间距,根据不同发动机的液压挺柱安装距离进行设置。进行液压挺柱批量安装时,先在每个套筒部内放置一个液压挺柱,液压挺柱会被套筒部内的卡销卡住,不会脱落,而后在生产线工位将发动机缸盖运送到液压挺柱安装工位后,操作人员手持工装本体,将套筒部内的液压挺柱对准缸盖上的液压挺柱安装位进行安装,由于安装工装根据发动机型号设置,这时,每个液压挺柱会精确对准一个液压挺柱安装位,此时施力在工装本体上,每个液压挺柱会安装到液压挺柱安装位,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不再需要一个一个进行安装,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液压挺柱批量装配,全面提高装配效率,不会因为液压挺柱安装效率低而影响整个生产线的节奏,全面适应自动化生产线需求。与此同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安装工装后,操作人员不会直接与缸盖接触进行装配,从而避免操作人员被尖锐的缸盖边角划伤的危险,保护操作人员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完成发动机液压挺柱批量装配,从而有效提高发动机液压挺柱装配效率,满足发动机生产线节奏,消除对发动机产量的制约瓶颈,同时能够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缸盖边角,保护操作人员安全。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工装本体;2、卡块;3、套筒部;4、凹孔;5、弹簧;6、卡销;7、液压挺柱;8、凹槽;9、开口部;10、工装本体上端面;11、工装本体下端面;12、调节螺栓;13、定位螺纹孔;14、第一开口部;15、第二开口部;16、第三开口部;17、第四开口部;18、第一卡块;19、第二卡块;20、第三卡块;21、第四卡块;22、工装本体左侧面;23、工装本体右侧面;24、第一调节螺栓;25、第二调节螺栓;26、第三调节螺栓;27、第四调节螺栓;28、工装本体前端面;29、工装本体后端面;30、操作手柄;31、锁止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卡块2,多个卡块2之间平行布置,每个卡块2下端设置一个套筒部3,套筒部3内壁设置多个凹孔4,每个凹孔4内依次安装弹簧5和卡销6,套筒部3内套装液压挺柱7时,套筒部3内壁的每个凹孔4内的卡销6设置为能够卡装在液压挺柱7侧面的凹槽8内的结构。上述结构,工装本体上设置多个卡块,每个卡块的套筒部内能够卡装一个液压挺柱,而卡块的数量及套筒部的间距,根据不同发动机的液压挺柱安装距离进行设置。进行液压挺柱批量安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卡块(2),多个卡块(2)之间平行布置,每个卡块(2)下端设置一个套筒部(3),套筒部(3)内壁设置多个凹孔(4),每个凹孔(4)内依次安装弹簧(5)和卡销(6),套筒部(3)内套装液压挺柱(7)时,套筒部(3)内壁的每个凹孔(4)内的卡销(6)设置为能够卡装在液压挺柱(7)侧面的凹槽(8)内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包括工装本体(1),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多个按间隙布置的卡块(2),多个卡块(2)之间平行布置,每个卡块(2)下端设置一个套筒部(3),套筒部(3)内壁设置多个凹孔(4),每个凹孔(4)内依次安装弹簧(5)和卡销(6),套筒部(3)内套装液压挺柱(7)时,套筒部(3)内壁的每个凹孔(4)内的卡销(6)设置为能够卡装在液压挺柱(7)侧面的凹槽(8)内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本体(1)上设置多个开口部(9),每个开口部(9)设置为能够穿透工装本体上端面(10)和工装本体下端面(11)的结构,每个开口部(9)内活动卡装一个卡块(2),所述的工装本体(1)侧面设置多个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内拧装一个调节螺栓(12),每个调节螺栓(12)设置为能够延伸到一个开口部(9)内,并且拧装在卡装在该开口部(9)内的卡块(2)侧面的定位螺纹孔(13)内的结构,每个所述的卡块(2)的宽度尺寸设置为与开口部(9)宽度尺寸相等的结构,每个卡块(2)的长度尺寸设置为小于开口部(9)长度尺寸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液压挺柱安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部(9)包括第一开口部(14)、第二开口部(15)、第三开口部(16)、第四开口部(17),第一开口部(14)内卡装第一卡块(18),第二开口部(15)内卡装第二卡块(19),第三开口部(16)内卡装第三卡块(20),第四开口部(17)内卡装第四卡块(21),每个开口部(9)内的卡块(2)设置为能够向工装本体左侧面(22)方向移动或向工装本体右侧面(23)方向移动的结构。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大力刘彬王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内江恒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