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复合材料和光催化
,涉及一种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及其制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传统废水处理工艺通常运用生物法去处理水体中大量有机化合物。对于浓度相对低水平的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如酚类、苯胺类等个人护理品、内分泌干扰物等,传统方法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另外,以吸附法为代表的现有物理方法局限性较强,因吸附材料的吸附/承载能力而需频繁更换,直接影响处理成本;另一方面来说,处理会产生“污染转移”,容易造成对大气的二次污染。近年来,基于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的高级氧化过程表现出高效矿化污染物、成本低等优点,对极易漂浮于水面的微污染物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然而,光催化技术一直以来在废水处理中没有进行大规模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处理过程中有两方面的缺点:一方面来说,通常的光催化剂是由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及其复合材料构成,一般以粉体材料的形式制备并被利用;而粉体光催化剂容易发生团聚,易于沉降于水体底部,这使得光催化效果变弱,而光在水中的传播相对于光在空气中传播是大大削弱 ...
【技术保护点】
1.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亲水处理后的湿态细菌纤维素加入含纳米光催化剂的粉体的分散液中后抽滤、预冷和冷冻干燥,制得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其中,含纳米光催化剂的粉体的粒径不超过100nm,亲水处理后的湿态细菌纤维素与含纳米光催化剂的粉体的质量的比值不超过50。/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亲水处理后的湿态细菌纤维素加入含纳米光催化剂的粉体的分散液中后抽滤、预冷和冷冻干燥,制得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其中,含纳米光催化剂的粉体的粒径不超过100nm,亲水处理后的湿态细菌纤维素与含纳米光催化剂的粉体的质量的比值不超过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光催化剂为BiOCl、g-C3N4或TiO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光催化剂为TiO2,含TiO2的粉体是由碳基材料、尿素、TiO2和纳米Fe3O4经水热反应制得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基材料为GO、碳纳米管或多孔碳。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基材料、尿素、TiO2和纳米Fe3O4的质量比为0.005~0.05:5~10:0.5~1:0.2~1,水热反应的温度为120~200℃,时间为6~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漂浮型纳米复合可见光催化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一啸,陈阳,王华平,陈仕艳,张婷婷,金梦甜,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