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12%;乙氧基化蓖麻油15‑30%;PEG‑2椰油酰胺15‑25%;烷烃磺酸盐8‑15%;乙氧基化脂肪酸10‑3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8‑15%;甜菜碱5‑1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形成的配方,能够显著增强地下水中各类非水相污染物的溶解性,通过后续的多相抽提,能够将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转移至抽提井中,方便后续的氧化处理,使地下水的净化效率更高,使用的氧化剂大幅度的减少,节约修复成本。
Surfacta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non-aqueous pollutants in soil and ground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地下水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
技术介绍
在环境工程领域的土壤地下水修复中,很多污染场地中,因为非水相污染物的存在使得土壤地下水污染变得复杂。现有技术中,在某些场地条件下,石油类污染物、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和氯代有机物污染物等可以通过原位化学氧化的方式进行治理,但是由于非水相污染物的存在,使得原位化学氧化存在以下问题:所需的化学氧化剂添加量过多,使得原位化学氧化方法变得不经济;化学氧化只针对水相中溶解的污染物效率较高,对非水相污染物效果不明显;多相抽提可以用于抽取土壤地下水中的非水相物质,但是由于非水相物质在涂抹带等土壤颗粒中的吸附,流动性不好,流到抽提井中的速率有限,从而影响多相抽提来去除非水相的有效性。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使用增溶剂和氧化剂配合,对土壤中有机物进行修复的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06269823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高浓度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在其中使用的增溶剂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生物表面活性剂。并具体公开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硬脂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苯扎氯铵、苯扎溴铵,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卵磷脂、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脂肪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山梨酯,生物表面活性剂包括鼠李糖脂、皂素、烷基多苷。这些表面活性剂对于处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的处理,修复效果不理想,因而,需要研制新的表面活性剂,以提高对地下水中非水相污染物的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对地下水中非水相污染物的修复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12%;乙氧基化蓖麻油15-30%;PEG-2椰油酰胺15-25%;烷烃磺酸盐8-15%;乙氧基化脂肪酸10-3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8-15%;甜菜碱5-10%。进一步的方案是,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8-10%;乙氧基化蓖麻油15-27%;PEG-2椰油酰胺18-20%;烷烃磺酸盐10-13%;乙氧基化脂肪酸15-2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13%;甜菜碱5-8%。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5-20%的柠檬烯。进一步的方案是,还包括重量百分比为10-15%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采用了多种表面活性剂按照一定的组分配比形成的配方,能够显著增强地下水中各类非水相污染物的溶解性,通过后续的多相抽提,能够将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转移至抽提井中,方便后续的氧化处理,使地下水的净化效率更高,使用的氧化剂大幅度的减少,节约修复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乙氧基化蓖麻油30%;PEG-2椰油酰胺15%;烷烃磺酸盐15%;乙氧基化脂肪酸2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实施例2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12%;乙氧基化蓖麻油15%;PEG-2椰油酰胺25%;烷烃磺酸盐8%;乙氧基化脂肪酸1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5%;甜菜碱10%。实施例3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12%;乙氧基化蓖麻油15%;PEG-2椰油酰胺25%;烷烃磺酸盐15%;乙氧基化脂肪酸1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8%;甜菜碱10%。实施例4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10%;乙氧基化蓖麻油15%;PEG-2椰油酰胺20%;烷烃磺酸盐10%;乙氧基化脂肪酸3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实施例5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10%;乙氧基化蓖麻油15%;PEG-2椰油酰胺15%;烷烃磺酸盐10%;乙氧基化脂肪酸2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柠檬烯15%。实施例6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乙氧基化蓖麻油20%;PEG-2椰油酰胺15%;烷烃磺酸盐10%;乙氧基化脂肪酸1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柠檬烯20%。实施例7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乙氧基化蓖麻油20%;PEG-2椰油酰胺15%;烷烃磺酸盐12%;乙氧基化脂肪酸1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3%;甜菜碱5%;柠檬烯15%。实施例8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乙氧基化蓖麻油27%;PEG-2椰油酰胺15%;烷烃磺酸盐13%;乙氧基化脂肪酸1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实施例9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乙氧基化蓖麻油20%;PEG-2椰油酰胺20%;烷烃磺酸盐10%;乙氧基化脂肪酸1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实施例10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乙氧基化蓖麻油15%;PEG-2椰油酰胺15%;烷烃磺酸盐10%;乙氧基化脂肪酸15%;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柠檬烯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实施例11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聚甘油脂肪酸酯5%;乙氧基化蓖麻油15%;PEG-2椰油酰胺15%;烷烃磺酸盐10%;乙氧基化脂肪酸10%;烷基酚乙氧基化物10%;甜菜碱5%;柠檬烯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实施例1-11的表面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n聚甘油脂肪酸酯5-12%;/n乙氧基化蓖麻油15-30%;/nPEG-2椰油酰胺15-25%;/n烷烃磺酸盐8-15%;/n乙氧基化脂肪酸10-30%;/n烷基酚乙氧基化物8-15%;/n甜菜碱5-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聚甘油脂肪酸酯5-12%;
乙氧基化蓖麻油15-30%;
PEG-2椰油酰胺15-25%;
烷烃磺酸盐8-15%;
乙氧基化脂肪酸10-30%;
烷基酚乙氧基化物8-15%;
甜菜碱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土壤和地下水中的非水相污染物处理的表面活性剂,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为:
聚甘油脂肪酸酯8-10%;
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铁,林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中新曜昂环境修复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