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训练器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后胯训练器材,具体是一种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在国内外舞蹈身体柔韧性训练中,后胯的训练始终采用人工手法帮扶的方式,因为股骨关节活动度很大,器材无法保证压后胯的同时不歪胯,所以压后胯始终是一个难题。市场上只有恢复股骨关节功能性的训练器材和健身训练类的器材,这两类器材作用只是恢复和锻炼,结构功能完全不一样,跟舞蹈技巧的要求是两个概念,达不到舞蹈训练的前后空翻、踢抱后腿等技巧要求。经过多年研发,专利技术出本训练器材,在减轻工作量的同时,压出的后胯非常正,不会出现手法不正确导致出现竖叉歪胯的情况,能够达到翻腾、踢抱后腿等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弥补了现在一直沿用的手法帮扶教学,运用此器材压出的后胯,身形正,不歪胯,节省大量体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有效,构思巧妙,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减少工作量。压胯不会出现歪斜,每一项功能都经过深入研究实践并达到最佳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鸟瞰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中,面板(11),颈枕(1),扶手(2),活动轴(3),连接杆(4),机械盒(5),支架(6),绳索(7),底板(8),挡板(9),膝关节定位部件(10)。具体实施方式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面板(11)分别与颈枕(1)、扶手(2)、活动轴(3)、连接杆(4)、机械盒(5)、支架(6)相连接,底板(8)分别与挡板(9)、连接杆(4)、活动轴(3)、相连接,绳索(7)分别与机械盒(5)、连接杆(4)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面板(11)分别与颈枕(1)、扶手(2)、活动轴(3)、连接杆(4)、机械盒(5)、支架(6)相连接,底板(8)分别与挡板(9)、连接杆(4)、活动轴(3)、相连接,绳索(7)分别与机械盒(5)、连接杆(4)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位于于面板下方并且可以前后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8)与挡板(9)、活动轴(3)、连接杆(4)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9)与膝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