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和防粘连组织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65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和防粘连组织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防粘连材料包括有效组分A和有效组分B,其中有效组分A为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水溶液,有效组分B为可降解疏水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良溶剂的饱和溶液,有效组分A的溶剂和有效组分B溶液的溶剂互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明质酸组分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将明胶与透明质酸材料微交联共聚可以增强材料的粘附行为及组织亲和性,聚乳酸的高分子膜结构可以增强受损脏器间的阻隔性,减少脏器组织间摩擦与粘连,双侧微交联的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网络具组织间的润滑作用,同时可以减轻和抑制出血和渗血,整体结构具有可吸收性、高粘附性和适当的体内存留时间。

An anti adhesion material and anti adhesion tissue sealant for spray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和防粘连组织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和防粘连组织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临床手术中,手术后组织的粘连是常见但危险性却被低估的棘手问题,在盆、腹腔手术术后粘连发生率高达90%,其中35%的患者术后10年因粘连平均需要再实施2.1次手术,22%的患者首次手术的第一年就需要再次手术。在我国,防粘连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业内人士戏称防粘连产品为医疗耗材市场的“抗生素”。为了减少和防止粘连的发生,目前已有多种不同机制的防粘连措施,防粘连产品主要成分包括医用透明质酸钠、医用几丁糖、医用聚乳酸,包括不同的剂型,如凝胶、生物膜、冲洗液,或者不同的浓度等,因材料性质不同,临床效果各有差异,目前暂无完全有效的防粘连产品和防粘连方法。从现代医学的生物相容性来看,医用透明质酸钠是人体生理组成成分,与其它两种防粘连主要成分相比,用透明质酸钠作为主要成分的防粘连产品更适合人体使用。透明质酸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在液态下可形成高粘度溶液,因此可以在腹腔内覆盖浆膜面,隔离创面,并最大限度的减少浆膜脱水,从而减少黏连形成。但对于一般术后的粘连高发期是在手术后的5~7天左右,而透明质酸钠类型的防粘连液大部分的降解时间都在2~3天左右,降解速度太快,因此不能很好的避免术后粘连。而单一组成的医用聚乳酸防粘连膜,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植入体内后,能在预期的时间内保持膜的形态,将手术创面与邻近器官组织隔离,避免处于愈合过程中的创面与周围组织直接接触,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粘连的发生。但由于其组织贴附性较差,易于滑离创面,或在创面处折叠,因此需要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缝合固定,并且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基本操作,如对手术位置进行充分止血,以确保组织贴附过程中的稳定性。CN104874029A公开了一种止血防粘连材料,包括致密结构的防粘连层和疏松结构的止血层,其中防粘连层是由哺乳动物生物膜材料逐层包裹防粘连子层形成,其防粘连子层采用透明质酸钠、明胶、和聚乳酸等材料制备而成,其主要通过防粘连层的梯度孔径设置来降低人体组织的长入和迁出,增加材料的防粘连效果,对于防粘连层的固定性还是需要通过缝合方式辅助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防粘连材料降解速度太快和贴服性能较差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喷涂的防粘连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喷涂的防粘连材料在制备盆、腹腔手术术后防粘连制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粘连组织密封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粘连组织密封胶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粘连材料,所述防粘连材料包括有效组分A和有效组分B,其中有效组分A为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水溶液,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20%,有效组分B为可降解疏水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良溶剂的饱和溶液,有效组分A的溶剂和有效组分B的溶剂互溶。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材料的有效组分A为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水溶液,有效组分B为可降解疏水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良溶剂的饱和溶液,在有效组分A和有效组分B联合作用时,有效组分B的溶剂与有效组分A的溶剂(水)互溶,形成混合溶剂。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因混合溶剂中含水量增加,有效组分B的良溶剂组分发生变化,成为不良溶剂,当有效组分B的疏水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遇到有效组分A的溶剂后,其在有效组分A的表面逐渐析出,并按照所依附的表面的形状重新排列形成固态薄膜,这种固态薄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长降解时间,可以起到物理屏障作用。且本专利技术的有效组分A和有效组分B均为可降解成分,可以在生物体内自行降解,具有生物安全性,适宜应用于制备临床手术材料。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材料中的有效组分A和有效组分B均为溶液状态,配合所设计的双元药液喷涂装置,可以很方便快速地将防黏连制剂按需喷涂到创面,利用自身流体性质自然溢平,交叉喷涂后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防黏连组织密封膜。优选地,所述有效组分A为微交联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的水溶液,其中(透明质酸+明胶):交联剂的质量比为(3~20):1,透明质酸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4):1;有效组分B为外消旋聚乳酸的饱和溶液。优选地,所述外消旋聚乳酸溶液的良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六氟异丙醇溶液、丙酮溶液或1,4-二氧六环溶液的一种或几种。其中,微交联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的交联剂可以为碳二亚胺(EDC)或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或京尼平的一种或几种,优选EDC。透明质酸和明胶分子中均包括羟基、羧基和还原末端可被化学修饰,EDC与羧基反应会生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O-异酰脲,在没有亲核试剂的存在下,通过环状电子取代重新排成稳定的N-酰脲。明胶是由动物皮肤、骨、肌膜、肌肉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部分降解而成,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微带光泽的薄片或粉粒,其组成中水分和无机盐大约占16%,蛋白含量占82%以上。与母体胶原类似,明胶由18种氨基酸组成,其中亚氨基酸Pro和Hyp的含量较高,明胶凝胶中的类三螺旋结构主要靠分子内氢键和氢键水合维系,Pro的氨基、Hyp的羟基与其它氨基酸侧链基团及水分子均可形成氢键,利于类三螺旋结构的稳定,同时也容易被活化交联,形成稳定的三维网络结构,因此可以用于组织结构的封堵中。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透明质酸、明胶和碳二亚胺的摩尔比例,可以制备具有微交联结构的透明质酸凝胶网络,EDC在进行微交联后,交联剂EDC会从透明质酸和明胶结构上离去,进而降低了组织可能受到的刺激性。同时交联剂的加入会限制透明质酸和明胶结构的溶胀行为,进一步避免了材料吸水膨胀对组织的压迫。透明质酸组分的添加利于凝胶所覆盖的创面受损组织的修复,明胶组分的添加利于凝胶涂层物理结构的保持,通过EDC的交联形成微交联结构可延长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材料在体内的降解时间,避免了材料在喷涂使用后,组织创面还未进行有效修复,便发生降解,失去防粘连作用。本专利技术将明胶与透明质酸材料微交联共聚可以增强材料的粘附行为及组织亲和性。单独以微交联的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结构作为防粘连屏障,容易在组织脏器蠕动时导致屏障脱离或碎裂而降低防粘连的功效,因此可以在组织间增加一层机械层,以满足力学支撑的需要,但是对于聚乳酸类的防粘连材料,通常仅以膜片的形式存在,较难满足微创以及介入手术的需求,本专利技术的聚乳酸在使用时为溶液状态,可以与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组成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复合制剂来实现多元性材料的共同作用。聚乳酸饱和溶液中的聚乳酸充分分散,利用溶剂的相似相溶原理,经过交叉喷涂后,当聚乳酸良溶剂的饱和溶液遇到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水溶液时,会发生聚乳酸相的析出,在微交联的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层中形成一层聚乳酸薄膜层,以防止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结构脱离或碎裂,增强了防粘连功效。其中,本专利技术的防粘连材料有效组分A的(透明质酸+明胶):交联剂的质量比为5:1,透明质酸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1;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材料包括有效组分A和有效组分B,其中有效组分A为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水溶液,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20%,有效组分B为可降解疏水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良溶剂的饱和溶液,有效组分A的溶剂和有效组分B的溶剂互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连材料包括有效组分A和有效组分B,其中有效组分A为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水溶液,可降解亲水性天然高分子共聚物的质量百分数为1%~20%,有效组分B为可降解疏水性合成高分子聚合物良溶剂的饱和溶液,有效组分A的溶剂和有效组分B的溶剂互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组分A为微交联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的水溶液,其中(透明质酸+明胶):交联剂的质量比为(3~20):1,透明质酸与明胶的质量比为(1~4):1;有效组分B为外消旋聚乳酸良溶剂的饱和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消旋聚乳酸溶液的良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六氟异丙醇溶液、丙酮溶液或1,4-二氧六环溶液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明胶):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0~20):1,透明质酸与明胶的质量比为(2~3):1。


5.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喷涂使用的防粘连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交联透明质酸-明胶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分别配置质量百分数≤10%的酸性透明质酸水溶液、质量百分数≤10%的明胶水溶液和质量百分数为≤20%的交联剂溶液;
S2.将二分之一的交联剂溶液逐滴滴加至透明质酸水溶液中,再逐滴加入明胶水溶液,最后逐滴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骋邓坤学袁玉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