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651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精1~5份,枸杞子1~5份,桑椹1~5份,百合1~5份,玉竹1~5份,夏枯草1~5份,昆布1~5份,佛手1~5份,枇杷叶1~5份,甘草1~5份。将上述各组分的植物原材料配齐后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凉茶饮料组分合理,为口臭人群提供一种滋阴降火、清热除湿的凉茶饮料,以中草药为基础,配方科学,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产品,效果明显,使用方便,长期服用无副作用。

A kind of herbal tea beverage for the treatment of halitosis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quality dete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与质量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口臭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它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来进行报道。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患有口臭。口臭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是某些口腔疾病、鼻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的一个症状。中医对本病有独到的见解,认为五脏六腑皆可致口臭,而以脾热、胃火、肠燥最为多见。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这类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喜食辛辣、烟酒或基础疾病史,日久导致胃肾阴伤,湿热蕴积中焦,上蒸于口而发病,且易于反复发作。凉茶是汉族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汉族传统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目前市场上很多的凉茶饮料,但是还未有具有治疗口臭效果的凉茶饮料的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组分合理,为口臭人群提供一种滋阴降火、清热除湿的凉茶饮料,以中草药为基础,配方科学,经现代生物技术加工制成的产品,效果明显,使用方便,长期服用无副作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黄精1~5份,枸杞子1~5份,桑椹1~5份,百合1~5份,玉竹1~5份,夏枯草1~5份,昆布1~5份,佛手1~5份,枇杷叶1~5份,甘草1~5份。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黄精4份,枸杞子3份,桑椹4份,百合3份,玉竹3份,夏枯草4份,昆布3份,佛手2份,枇杷叶3份,甘草2份。作为优选,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黄精5份,枸杞子4份,桑椹4份,百合4份,玉竹4份,夏枯草5份,昆布4份,佛手3份,枇杷叶4份,甘草3份。作为优选,所述原料总计重量份数为100份,所述原料的余量为纯化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称取: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黄精、枸杞子、桑椹、百合、玉竹、夏枯草、昆布、佛手、枇杷叶和甘草;(2)原料清洗:将称取的黄精、枸杞子、桑椹、百合、玉竹、夏枯草、昆布、佛手、枇杷叶和甘草分别进行清洗;(3)原料浸泡:将清洗干净的原料分别进行浸泡15-25分钟;(4)原料煎煮:将浸泡后的原料进行煎煮,煎煮时间为大火煮沸后小火煮2小时,得到煎煮液;然后将煎煮液用150目筛网过滤得到滤液;将滤液煎煮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g/cm3的浸膏;(5)原料调配:将浸膏转移至饮料调配罐中,添加纯化水搅拌均匀得到凉茶饮料液;(6)灌装:将凉茶饮料液灌入饮料罐中,料液中心温度不低于60℃~85℃,封口;(7)灭菌:将上述灌封好的饮料罐,装入卧式高压灭菌器中进行蒸汽灭菌,灭菌温度115℃,时间30分钟;(8)灭菌后的饮料罐冷却至45℃以下,吹干饮料罐表面,得到产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的质量检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专利技术中迷迭香酸含量):(1)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0.1%三氟醋酸溶液(42:58)为流动相;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0nm;(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迷迭香酸作为对照品,加入50%乙醇溶液制成每1mL含0.5mg迷迭香酸的对照品溶液;(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产品凉茶饮料2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50%乙醇溶液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乙醇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4)测定:分别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本专利技术中黄精的加入:药性为甘、平;归脾、肺、肾经;功效为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主治为用于脾胃气虚,体倦乏力,胃阴不足,口干食少,肺虚燥咳,劳嗽咳血,精血不足,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本专利技术中枸杞子的加入:药性为甘、平;归肝、肾经;功效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主治为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本专利技术中桑椹的加入:药性为甘、咸、平;归肝、肾经;功效为固精缩尿,补肾助阳;主治为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本专利技术中百合的加入:药性为甘、寒;归心、肺经;功效为养阴润肺,清心神;主治为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虛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本专利技术中玉竹的加入:药性为甘、寒;归肺、胃经;功效为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主治为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本专利技术中夏枯草的加入:药性为辛、苦、寒;归肝、胆经;功效为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主治为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癭瘤,乳房胀痛。本专利技术中昆布的加入:药性为咸、寒;归肝、胃、肾经;功效为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主治为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本专利技术中佛手的加入:药性为辛、苦、酸、温;归肝、脾、胃、肺经;功效为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主治为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咳嗽痰多。本专利技术中枇杷叶的加入:药性为苦、寒;归胃、肺经;功效为清肺止咳,降逆止呕;主治为用于肺热咳嗽,气逆喘急,胃热呕逆,烦热口渴。本专利技术中甘草的加入:药性为甘、平;归心、肺、脾、胃经;功效为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为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采用夏枯草、昆布、枇杷叶为君,治上焦热,清热祛湿。配佛手为臣,降气清上蒸之热。脾胃湿热久积,捐伤胃阴故用黄精、枸杞子、桑葚、百合、玉竹为佐益阴清热,配甘草为佐调和诸成分。凉茶饮料的制备方法,能够对原料成分进行有效提取,保证各组分充分发挥作用,获得性质均匀、质量稳定的产品,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优势,并且原料易得,成本较低,适于推广应用。凉茶饮料的质量检测方法,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黄精4份,枸杞子3份,桑椹4份,百合3份,玉竹3份,夏枯草4份,昆布3份,佛手2份,枇杷叶3份,甘草2份和纯化水69份。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称取: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黄精4份,枸杞子3份,桑椹4份,百合3份,玉竹3份,夏枯草4份,昆布3份,佛手2份,枇杷叶3份,甘草2份;(2)原料清洗:将称取的黄精4份,枸杞子3份,桑椹4份,百合3份,玉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n黄精1~5份,枸杞子1~5份,桑椹1~5份,百合1~5份,玉竹1~5份,夏枯草1~5份,昆布1~5份,佛手1~5份,枇杷叶1~5份,甘草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黄精1~5份,枸杞子1~5份,桑椹1~5份,百合1~5份,玉竹1~5份,夏枯草1~5份,昆布1~5份,佛手1~5份,枇杷叶1~5份,甘草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黄精4份,枸杞子3份,桑椹4份,百合3份,玉竹3份,夏枯草4份,昆布3份,佛手2份,枇杷叶3份,甘草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由以下原料制备得到:
黄精5份,枸杞子4份,桑椹4份,百合4份,玉竹4份,夏枯草5份,昆布4份,佛手3份,枇杷叶4份,甘草3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总计重量份数为100份,所述原料的余量为纯化水。


5.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治疗口臭的凉茶饮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称取:按重量份数配比称取黄精、枸杞子、桑椹、百合、玉竹、夏枯草、昆布、佛手、枇杷叶和甘草;
(2)原料清洗:将称取的黄精、枸杞子、桑椹、百合、玉竹、夏枯草、昆布、佛手、枇杷叶和甘草分别进行清洗;
(3)原料浸泡:将清洗干净的原料分别进行浸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斯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长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