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瘤胃维生素D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635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瘤胃维生素D

Rumen vitamin 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瘤胃维生素D3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瘤胃维生素,具体涉及一种过瘤胃维生素D3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低血钙症是奶牛围产期常见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严重者产后会出现瘫痪、昏迷等临床特征,继发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和胎衣不下等围产期疾病,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产前添加维生素D3进行预防产后代谢性疾病是很有必要的。直接添加维生素D3很大一部分将会在瘤胃进行降解,过瘤胃维生素D3可保护其通过瘤胃,以避免在瘤胃内降解,进而提高维生素D3的利用效果,因此对维生素D3进行过瘤胃保护,对于缓解维生素D3在瘤胃内的降解,有效提高其利用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过瘤胃维生素D3,其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过瘤胃维生素D3的原料主要包括:维生素D3、聚乙二醇(PEG)、粘合剂和赋形剂。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过瘤胃维生素D3,包括:含有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的丸芯;覆盖所述丸芯的第一涂层;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由第一粘合剂和赋形剂组成;所述第一粘合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以及固体石蜡和乳糖;所述赋形剂为磷酸氢钙和磷酸钙。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制成丸芯,并在丸芯上包覆第一涂层,显著降低了维生素D3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使用本专利技术过瘤胃维生素D3可预防奶牛产后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大幅增加牧场收益。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选自聚乙二醇6000(PEG6000)或聚乙二醇4000(PEG4000),优选为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一步地,所述丸芯中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为(0.5-2):(0.1-1),优选为(0.8-1.5):(0.1-0.6),更优选为1:0.3。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丸芯由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组成。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聚乙二醇可以可以与维生素D3相混合而且其混合物有很好的溶解性,有利于后续的工艺操作。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完全覆盖所述丸芯,从而能够较好地降低过瘤胃维生素D3的降解率。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200-300微米(例如220-250微米),这样可以保证完全覆盖所述丸芯。进一步研究发现,若所述第一涂层的用量过多,虽有利于提高维生素D3的过瘤胃效果即降低降解率,然而却降低了丸芯的含量;若所述第一涂层的用量过少,则不能有效地对丸芯(主要是维生素D3)提供有效的保护。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丸芯与所述第一涂层的重量比为(35-45):(55-65),优选为40:60。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过瘤胃维生素D3的降解率。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剂与赋形剂的重量比为(35-43):(18-22),优选为40:2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剂中,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固体石蜡、乳糖的重量比为(13-16):(13-16):(9-11),优选为15:15:1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赋形剂中,磷酸氢钙和磷酸钙的重量比为(9-11):(9-11),优选为10:1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涂层由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固体石蜡、乳糖、磷酸氢钙、磷酸钙按照重量比(13-16):(13-16):(9-11):(9-11):(9-11)组成,优选的重量比为15:15:10:10:10。这样可以更好地降低过瘤胃维生素D3的降解率。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丸芯在过瘤胃维生素D3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5-45%。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丸芯在过瘤胃维生素D3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40-45%。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瘤胃维生素D3为颗粒状。实验表明,本专利技术上述过瘤胃维生素D3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较低,基本上能够满足生产需要。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上所述过瘤胃维生素D3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混合,制成固体分散物,作为丸芯;2)在所述丸芯上涂覆第一涂层。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丸芯及所述第一涂层与上文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瘤胃维生素D3与上文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制备所述丸芯的方法具体包括:将维生素D3粉碎(例如过100-200目筛,优选过120目筛),然后与聚乙二醇混合,加热至熔融(60-70℃左右)后冷却,得固体分散物,作为丸芯。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丸芯上涂覆第一涂层的方法具体包括:将所述丸芯与第一粘合剂、赋形剂用熔融高速搅拌法圆整,使在丸芯上涂覆第一涂层,制成微丸。更具体的方法包括:预热熔融高速搅拌制粒机,将丸芯与第一粘合剂、赋形剂按配比在熔融搅拌制粒机进行制粒,启动搅拌桨,起始转速设置为100-200r/min(例如150r/min),水浴初始温度50-60℃(例如55℃),待第一粘合剂开始熔融后,调整搅拌转速到450-550r/min(例如500r/min),此后每5-8分钟升高1℃,直至62℃,保持恒温。当锅内出现小颗粒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直至完全成型。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制得的过瘤胃维生素D3为颗粒状。进一步地研究发现,在所述第一涂层上涂覆第二涂层可以进一步降低维生素D3在瘤胃中的降解率,从而能够较好地满足生产需要。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瘤胃维生素D3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其中,所述第二涂层的材料可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固体石蜡、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固体石蜡和/或单硬脂酸甘油酯。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涂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涂层,从而能够更好地降低过瘤胃维生素D3的降解率。通过涂覆第二涂层虽然进一步降低了维生素D3在瘤胃中的降解率,然而丸芯在整个过瘤胃维生素D3中的含量却下降了,由此使得维生素D3的有效含量也下降了。本专利技术人意外地发现,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涂层中的粘合剂用量即将其中部分粘合剂用作第二涂层,可以在整体上不增加粘合剂用量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维生素D3在瘤胃中的降解率。这样既没有降低维生素D3的有效含量,又保证了过瘤胃效果,显著降低了维生素D3在瘤胃中的降解率。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另一种过瘤胃维生素D3,包括:含有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的丸芯;覆盖所述丸芯的第一涂层;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由第一粘合剂和赋形剂组成;所述第一粘合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以及固体石蜡和乳糖;所述赋形剂为磷酸氢钙和磷酸钙;覆盖所述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其中,所述第二涂层由第二粘合剂组成;所述第二粘合剂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固体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固体石蜡和/或单硬脂酸甘油酯。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乙二醇与上文相同;所述丸芯与上文相同。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丸芯的重量与所述第一涂层及第二涂层重量之和的比例为(35-45):(55-65),优选为40:60。在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合剂、第二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过瘤胃维生素D

【技术特征摘要】
1.过瘤胃维生素D3,其原料主要包括:维生素D3、聚乙二醇、粘合剂和赋形剂。


2.过瘤胃维生素D3,包括:
含有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的丸芯;
覆盖所述丸芯的第一涂层;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由第一粘合剂和赋形剂组成;所述第一粘合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以及固体石蜡和乳糖;所述赋形剂为磷酸氢钙和磷酸钙;
其中,
所述聚乙二醇优选为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更优选为聚乙二醇6000;和/或,
所述丸芯中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的重量比优选为(0.5-2):(0.1-1),更优选为(0.8-1.5):(0.1-0.6),进一步优选为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瘤胃维生素D3,其中,
所述丸芯与所述第一涂层的重量比为(35-45):(55-65),优选为40:60;和/或,
所述丸芯在过瘤胃维生素D3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35-45%;优选为40-4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过瘤胃维生素D3,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与赋形剂的重量比为(35-43):(18-22),优选为40:20;和/或,
所述第一粘合剂中,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固体石蜡、乳糖的重量比为(13-16):(13-16):(9-11),优选为15:15:10;和/或,
所述赋形剂中,磷酸氢钙和磷酸钙的重量比为(9-11):(9-11),优选为10:10;和/或,
所述第一涂层由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固体石蜡、乳糖、磷酸氢钙、磷酸钙按照重量比(13-16):(13-16):(9-11):(9-11):(9-11)组成,优选的重量比为15:15:10:10:10。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过瘤胃维生素D3,其中,还包括覆盖所述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
优选地,所述第二涂层的材料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固体石蜡、乳糖中的一种或几种,更优选为固体石蜡和/或单硬脂酸甘油酯。


6.过瘤胃维生素D3,包括:
含有维生素D3和聚乙二醇的丸芯;
覆盖所述丸芯的第一涂层;其中,所述第一涂层由第一粘合剂和赋形剂组成;所述第一粘合剂为单硬脂酸甘油酯(或硬脂酸)以及固体石蜡和乳糖;所述赋形剂为磷酸氢钙和磷酸钙;
覆盖所述第一涂层的第二涂层;其中,所述第二涂层由第二粘合剂组成;所述第二粘合剂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固体石蜡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固体石蜡和/或单硬脂酸甘油酯;
其中,
所述聚乙二醇优选为聚乙二醇6000或聚乙二醇4000,更优选为聚乙二醇6000;和/或,
所述丸芯中维生素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寰旭赵鑫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东方天合过瘤胃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