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及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585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弹性层与支撑层具有不同的弹性和硬度,弹性层和支撑层重叠设置,以形成鞋底主体,鞋底主体的中足部位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使鞋底主体的中足部位发生弹性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及鞋,其鞋底整体具有联动式的力反馈机制,能够将穿着者每一步落地时的能量进行回收,并在蹬地时进行重新释放,从而提升鞋底的助推力;鞋底支撑效果好,且更符合人体足部的运动步态,脚感舒适,同时兼备了良好的弹性性能;减震性能好,能够提供给穿着者更好的缓冲保护。

Soles and shoes for thru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及鞋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及包含有该鞋底的鞋。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鞋子的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鞋底是鞋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了使鞋底同时具备多种有益的性能,常会将不同的材料及结构进行复合,以形成完整的鞋底,这也是运动鞋发展的重点研究方向。弹性与稳定性是衡量鞋底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为了使鞋底同时兼备两种功能,通常会使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制作鞋中底,并将硬质支撑结构附着于中底上,以达到支撑效果。但是,为了使鞋底维持较佳的稳定性,支撑结构会大大影响鞋底的弹性效果,削弱鞋底的回弹能力,还可能因为支撑结构的弯折刚度过高,影响人体足部的自然弯曲,造成不适;而如果支撑结构设置不足,又会导致鞋底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及鞋,鞋底具有良好的弹性和稳定性,同时能够提升鞋底的助推力。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弹性层与支撑层具有不同的弹性和硬度,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弹性层与支撑层具有不同的弹性和硬度,弹性层和支撑层重叠设置,以形成鞋底主体,鞋底主体的中足部位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使鞋底主体的中足部位发生弹性形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层和至少一个支撑层,弹性层与支撑层具有不同的弹性和硬度,弹性层和支撑层重叠设置,以形成鞋底主体,鞋底主体的中足部位设置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可使鞋底主体的中足部位发生弹性形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弹性层包括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第一弹性部和第二弹性部与至少一个支撑层重叠设置,形成鞋底主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支撑层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重叠设置,形成鞋底主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由上到下的重叠顺序为:第一弹性部、第一支撑板、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支撑板;或第一支撑板、第一弹性部、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弹性部;或第一支撑板、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支撑板;或第一弹性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弹性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弹性层上设置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与支撑层共同围成鞋底主体中足部位的中空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主体包括由上到下顺次设置的第一弹性部、第一支撑板、第二弹性部和第二支撑板,凹槽结构设置在第二弹性部上,凹槽结构与第一支撑板共同围成鞋底主体中足部位的中空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板为弧形的薄片状结构,对应设置在中空结构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中空结构为弓形的镂空结构。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中空结构横穿鞋底主体的内外两侧,使鞋底主体的内外两侧相互贯通。


10.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提升助推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板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前段对应设置在鞋底主体的前掌位置,中段对应设置在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京颐杨昌洪玉儒薛新刚杨帆余本刚王旭林永佳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