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58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四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人体面部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主体囊体,主体囊体为中间有环形空腔的环形体,主体囊体中部为空气进出的通道,主体囊体的空腔内充有气体和/或液体,口罩本体与主体囊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口罩本体的边缘设置有主体囊体和/或驼峰囊体,由于主体囊体和/或驼峰囊体内气体和/或液体未充满,利用主体囊体和/或驼峰囊体内的气体和/或液体的流动性使主体囊体和/或驼峰囊体在很小外力作用下在人体面部的凹陷地方能鼓起来,在人体面部的凸起地方能瘪下去,使口罩与人体面部充分贴合,从而杜绝气体从人体面部与口罩本体之间的间隙进出。

A kind of mask sealed with a ring-shaped caps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劳动保护用品
,特别涉及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
技术介绍
在医疗中有用到很多防护口罩,有的防病毒的,也有防尘的,但目前口罩与人体面部贴合不够紧密,以致灰尘、病毒进入呼吸道而导致口罩失去应有的功能。就目前而言,已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鼻梁部位设置一个铁夹,在戴口罩时把铁夹捏一下,好与鼻梁贴合,但这个铁夹会松动、疲劳,用铁夹的办法不能完全防止灰尘、病毒从口罩与面部之间的间隙进入。这个铁夹显然不能把口罩与面部的间隙做到与口罩过滤能力匹配的微米级。如在中国,有的医护人员为了防止病毒吸入,就戴了四层口罩,但是结果还是被感染了病毒,究其原因,不是口罩防护不够好,而是戴了四层口罩后,口罩透气能力较差,于是空气就直接从口罩与面部之间的间隙进入了,这时比戴一层口罩的效果还差。这些口罩就不能杜绝病毒从口罩与人体面部之间间隙进入。由于人体的面部形状不一样,如东方人的鼻梁较低,而西方人的鼻梁较高,很难做到一个口罩与每个人的面部完全贴合。还有防毒面具、防水眼镜等等物品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四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人体面部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主体囊体,所述主体囊体为中间有环形空腔的环形体,所述主体囊体中部为空气进出的通道,所述主体囊体的空腔内充有气体和/或液体,所述口罩本体与主体囊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202 CN 2020100780973;20200206 CN 2020100820131.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四周的边缘设置有用于与人体面部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主体囊体,所述主体囊体为中间有环形空腔的环形体,所述主体囊体中部为空气进出的通道,所述主体囊体的空腔内充有气体和/或液体,所述口罩本体与主体囊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囊体在主体囊体的对应鼻梁位置的两侧各设置有驼峰囊体或主体囊体在主体囊体的对应鼻梁位置的两侧各设置有驼峰状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驼峰囊体内部有空腔,所述驼峰囊体的空腔内填充有气体和/或液体,所述驼峰囊体的内腔与主体囊体的内腔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用环形囊体密封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囊体和/或驼峰囊体在其空腔内所填充的气体和/或液体在常温常压下的体积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长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那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