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农会海专利>正文

一种防杀八角叶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33542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2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杀八角叶甲的方法,通过在11~12月份环施药肥降低卵的孵化率、蛹的化蛹率,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再在3~4月份和7~8月份爆发盛期采用热烟雾的方法,利用高浓度、高密度的药剂烟雾长时间笼罩处理,让八角叶甲的幼虫、成虫难以藏身,两次处理后可以达到95%以上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杀八角叶甲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八角叶甲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八角(学名:IlliciumverumHook.f.),是八角茴香科、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八角是我国南亚热带特有的经济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其经济价值高,是重要的香料和调味料,并可入药,是中药的中药资源,八角性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八角为多年生乔木,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为八角瓢萤叶甲Oidesduporti,在我国主要在安徽、湖北、福建、广东、广西、云南、重庆、贵州地区发生。该虫以幼虫、成虫为害八角叶片,轻者影响林木生长,重者新老叶片全被吃光,致使八角林整片树林叶子被吃光,造成八角果连年减产,甚至植株枯死,是八角产区最大的天敌。对于八角叶甲传统的防治方法认为使用化学农药常规喷雾防治,八角树大多种植在ft区,且多年生八角树较高,需要拉管和喷枪,常规防治效果不佳,且容易造成人员中毒。同时,常规防治大多为“不见兔子不撒鹰”,农户不发现八角叶甲危害不会防治,因此,大多数的防治集中在八角叶甲爆发期,很难压低虫口数量,达到理想防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杀八角叶甲的方法,在害虫越冬期,通过处理土壤,降低虫卵基数,并且通过药剂的内吸传导作用,控制后期八角叶甲的幼虫孵化,在爆发盛期,使用效率更高、防效更高的热烟雾方法防治幼虫及成虫,最终达到有效防控八角叶甲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八角叶甲的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11~12月份在八角树下挖环沟,深度为25~30cm,按1~2.5kg/棵撒入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覆土。所述苦豆子总碱的制备方法为:将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naalopecuroidesL.)的干燥全草用渗漉法提取,将苦豆子全草取回后,在室温下阴干;将阴干的苦豆子粗粉粹过80目筛,放入渗漉器,加入全草质量8~12倍量的纯净水,渗漉提取3~5天,过滤,收集滤液;重复以上渗漉操作3次,将收集的滤液浓缩为相对密度为1.01~1.015的浸膏,干燥后粗粉碎即得。苦豆子总碱水溶性极佳,施于八角根部后,容易被水溶解,被根系吸收,对于树体部分的卵及幼虫、成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进一步压低虫口基数,提高防治效果;(2)在3~4月份和7~8月份,用热烟雾机喷施2.5%鱼藤酮热雾剂,每次防治形成的热烟雾笼罩时间不低于8h。所述热雾剂的使用方法为:将2.5%鱼藤酮热雾剂和水按3:1混合,亩用量500ml,将配制好的混合液均匀喷施入八角林木中。热雾剂喷施时不需像常规农药兑很多水,亩用药液量仅为500ml,水量占比仅有25%,药剂浓度更高;在3~4月份为幼虫爆发期,7~8月份为成虫爆发期,进行热烟雾处理,热烟雾形成后在八角林地中形成一层类似“霾”的药剂细颗粒,让害虫无处躲藏,相对于传统的喷雾或喷粉,更加细致周到,效果更好。同时由于ft区气流涌动,热烟雾受气流影响大,专利技术人经长期摸索,发现热烟雾机喷施时间为早上4~8点前或下午5点后,在无风或3级风以下时喷施药剂效果最佳,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施药一般可以保证药剂不被气流吹散,可以保证8~12h长时间的药剂笼罩,且不容易受雨的影响。步骤(1)所述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缓释载体为β-环糊精或可溶性淀粉;所述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肥料载体为八角专用肥;所述缓释药肥颗粒剂在雨前使用或使用后灌水:所述八角专用肥含有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八角树皮粉20~50份、八角叶粉20~40份、草料30~50份、甘蔗渣20~50份和黄腐酸钾20~50份;所述八角树皮粉为八角老树皮经粉碎制成的粗粉;所述八角叶粉为八角老树叶掉落后经粉碎形成的粗粉;所述草料为八角林中杂草经晒干粉碎后形成的粗粉;所述黄腐酸钾含水量控制为5~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利用药剂综合防控的方法,通过底部施药降低卵的孵化率、蛹的化蛹率,降低田间虫口基数;在爆发盛期采用热烟雾技术,利用高浓度、高密度的药剂烟雾长时间笼罩处理,让八角叶甲的幼虫、成虫难以藏身,两次处理后可以达到95%以上的效果。而八角叶甲的传统的拉管喷雾、喷施药粉的方法:不仅费工费力,在害虫爆发期防治效果不佳,很难将虫口基数压低,造成八角果年年减产;(2)专利技术中使用的20%苦豆子总碱颗粒剂选择以可溶性物质β-环糊精或淀粉为缓释载体,可以使苦豆子总碱在被水溶解后不至于流失,而是在根部形成药膜,长时间在根部聚集,类似于保水剂的效果。这样保证了有效成分可以被根部充分吸收,提高药剂的利用率。同时,药肥颗粒剂将植物源农药和八角专用肥充分结合,药肥同施、省工节本、操作方便、使用安全、肥药结合、互作增效、前控后促、增强抗逆性,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3)在八角叶甲的幼虫和成虫爆发期,更准确的说应该是“拟爆发期”,因为前期通过根部处理土壤和树体的内吸传导,八角叶甲不会大面积爆发,只是防患于未然。在两个时间通过用鱼藤酮的热烟雾剂将有效成分合理、有效的分散到八角林中。据分析,形成的药剂烟雾颗粒细度为0.5~1.0微米,类似于“雾霾”,将药剂烟雾长时间笼罩在八角林中,可以让八角叶甲的幼虫、成虫无处藏身,而且药剂浓度高,接触到后致死时间短,仅有60~300s即可致死害虫,因此,该方法具有极强的操作价值;(4)本专利技术通过综合防控技术将八角叶甲效果提高,同时在综合防治过程中省工省力,不会额外增加劳动,相对于传统防治方法大大节省了成本,对于ft区防治技术又是一大技术提升,这是对农药创新领域的再一次创造性的提高和推广;(5)专利技术中将八角林地中常见的垃圾废料如八角树皮、八角叶及田中的杂草等收集、晒干、粉碎后,加入甘蔗渣和黄腐酸钾制成八角专用肥,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废物利用,实现了八角林地中小环境的资源再利用,降低了处理田间垃圾的成本,增加了效益。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防杀八角叶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2016年11月15日在八角树下挖环沟,深度为25~30cm,按1kg/棵撒入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覆土,充分浇灌;(2)在第二年3月27日和7月25日,用热烟雾机喷施2.5%鱼藤酮热雾剂,每次防治形成的热烟雾笼罩时间不低于8h;使用方法为:将2.5%鱼藤酮热雾剂和水按3:1混合,亩用量500ml,将配制好的混合液均匀喷施入八角林木中。分别在3月27日和7月25日早上4~8点前或下午5点后,在无风或3级风以下时喷施药剂。药后24h和48h调查防治效果,对照田块使用常规喷雾,常规喷雾使用药剂为2.5%功夫乳油兑水1000倍+3.2%阿维菌素乳油兑水1000倍处理;专利技术人通过实地观察,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防治方法实施后,八角林中的八角叶甲数量在防治前虫口基数就较低,相对于对照田块,发生不严重,这是因为在底部施完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后,有效降低了八角叶甲的虫口基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杀八角叶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在11~12月份在八角树下挖环沟,深度为25~30cm,按1~2 .5kg/棵撒入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覆土;/n(2)在3~4月份和7~8月份,用热烟雾机喷施2 .5%鱼藤酮热雾剂,每次防治形成的热烟雾笼罩时间不低于8h;/n所述热雾剂的使用方法为:将2 .5%鱼藤酮热雾剂和水按3:1混合,亩用量500ml,将配制好的混合液均匀喷施入八角林木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杀八角叶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11~12月份在八角树下挖环沟,深度为25~30cm,按1~2.5kg/棵撒入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覆土;
(2)在3~4月份和7~8月份,用热烟雾机喷施2.5%鱼藤酮热雾剂,每次防治形成的热烟雾笼罩时间不低于8h;
所述热雾剂的使用方法为:将2.5%鱼藤酮热雾剂和水按3:1混合,亩用量500ml,将配制好的混合液均匀喷施入八角林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八角叶甲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缓释载体为β-环糊精或可溶性淀粉;所述20%苦豆子总碱药肥颗粒剂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会海
申请(专利权)人:农会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