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杀菌方法、灌溉方法及其输送系统与组装式输送管,所述输送系统,适用于将流体输送至环境,所述输送系统包含供应单元、多条输出管路,以及输送单元。所述供应单元适用于供应用于输送至所述环境的流体。所述输出管路位于所述环境内,每一输出管路包括多个组装式输送管,以及多个渗透管,所述输出管路的每一组装式输送管的公端部穿设卡固于相邻的组装式输送管的母端部,每一渗透管上形成有多个渗透孔,每一渗透管具有位于相反端的两个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分别组装连接于所述输出管路的相邻的两个组装式输送管的连接管体。所述输送单元连接于所述供应单元与所述输出管路之间。
Soil sterilization method, irrigation method and its conveying system and assembled conveying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杀菌方法、灌溉方法及其输送系统与组装式输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组装式输送管的输送系统及使用所述输送系统执行的灌溉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用于以水灌溉一土壤的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具有一蓄水池、一埋设于所述土壤内的输出单元,以及一连通于所述蓄水池与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输送管路,所述输出单元具有多条彼此间隔地并排的分流管,在埋设所述分流管过程中,是将多条塑胶管件切割成适当尺寸后,以粘着剂将多个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切割后的塑胶管件之间,以构成所述分流管,然而在上述埋设过程中,塑胶管件切割时所产生的塑胶细屑与粘着剂容易污染所述土壤,进而影响到所述土壤后续所耕种的作物。再者,上述套管具有一朝上设置的连接管部而使整体概呈倒T字形,所述输出单元还具有多条管壁上形成有孔隙的渗透管,每一渗透管是呈拱型地连接于两分流管的相邻的连接管部之间,以使所述输出单元内的水可以通过压力而自所述渗透管的孔隙渗透至所述土壤。然而,由于所述分流管之间埋设时其埋设高度可能不一致,使所述分流管内的水压不相同,而导致两端分别连接于高度不同的分流管的渗透管在渗出的水量上产生两端不均匀的状况。也就是说,所述渗透管较低的一端水压较高,渗出量较大,所述渗透管较低的一端水压较低,渗出量较小或无法渗出,如此一来将产生所述土壤灌溉程度不均的问题。并且由于上述套管在设置时需使其连接管部朝向上方,但是在所述粘着剂干燥前并无法将套管与切割后的塑胶管件完全固定,因此所述套管容易在所述粘着剂干燥固定前发生倾斜或倾倒的状况,增加施工作业上的难度。除此之外,当长期使用后,所述分流管的套管或切割后的塑胶管件可能因管路淤塞而有部分需进行更换时,必须更换整条分流管,十分不方便。另外,现有一种土壤杀菌方法,用于针对一土壤进行杀菌,所述方法是先以一铁罩罩设于所述土壤上,再以一连通于所述铁罩的内部空间的蒸气供应装置提供蒸气至位于所述铁罩与所述土壤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以使蒸气能够自土壤上方扩散至土壤内部,以通过蒸气的温度对土壤进行杀菌作业。然而,此种方式一般最多仅能使蒸气深入土壤表面以下约十公分处,而使杀菌效果因此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缺点的组装式输送管,以及具有所述组装式输送管的输送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组装式输送管在一些实施态样中,包括主管体、至少一连接管体,以及支撑单元,所述主管体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反端上的公端部以及母端部,所述公端部的外径与所述母端部的内径相对应,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相连通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且所述连接管体是自所述主管体的顶部沿着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支撑单元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所述支撑单元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支撑面。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支撑单元具有两个各自具有所述支撑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每一支撑结构具有两个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的支撑凸肋,所述支撑凸肋呈板状且板面方向朝向所述长度方向,每一支撑凸肋具有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所述支撑面。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包括两个连接管体,所述连接管体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所述母端部的顶部。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支撑单元是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母端部,且所述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与所述母端部的底部侧缘齐平。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环绕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组装式输送管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且具有弹性的弹性环形件,且所述弹性环形件突伸出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母端部的内侧面邻靠末缘处形成有定位卡槽,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的相应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卡槽对应配合的定位凸块。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母端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指示图案。本专利技术的输送系统在一些实施态样中,适用于将流体输送至环境,所述输送系统包含供应单元、多条输出管路,以及输送单元。所述供应单元适用于供应用于输送至所述环境的流体。所述输出管路位于所述环境内,每一输出管路包括多个如上述的组装式输送管,以及多个渗透管,所述输出管路的每一组装式输送管的公端部穿设卡固于相邻的组装式输送管的母端部,每一渗透管上形成有多个渗透孔,每一渗透管具有位于相反端的两个连接端部,所述连接端部分别组装连接于所述输出管路的相邻的两个组装式输送管的连接管体。所述输送单元连接于所述供应单元与所述输出管路之间,以输送所述流体至所述输出管路。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流体包括灌溉液体,所述供应单元包括用于提供所述灌溉液体至所述输出管路的供液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环境为土壤,所述灌溉液体中含有多种增加所述土壤的土壤肥力的微生物。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流体包括蒸气,所述供应单元包括用于提供所述蒸气至所述输出管路的蒸气供应装置。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蒸气的温度范围在摄氏60至80度之间。本专利技术之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上述输送系统所执行的灌溉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灌溉方法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由上述输送系统所执行,所述环境为土壤,所述灌溉方法包含以下步骤:使所述供应单元提供的流体经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至所述输出管路;以及使所述输出管路内的所述流体的压力大于所述土壤内的压力,以使所述流体自所述输出管路的渗透管的渗透孔渗透至所述土壤内。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流体含有水、气体与蒸气中至少一者。本专利技术之其中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改善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缺点的土壤杀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土壤杀菌方法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是由输送系统所执行,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包含供应单元、多条输出管路,以及输送单元,所述输出管路埋设于土壤中,所述供应单元用于供应蒸气,所述输送单元连接于所述供应单元与所述输出管路之间,所述土壤杀菌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所述供应单元提供蒸气,所述蒸气经由所述输送单元输送至所述输出管路;以及使所述输出管路内的所述蒸气的压力大于所述土壤内的压力,以使所述蒸气自所述输出管路的渗透管的渗透孔渗透至所述土壤内。在一些实施态样中,所述蒸气的温度范围在摄氏60至80度之间。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功效:通过所述组装式输送管的公端部与母端部的对应配合,使所述组装式输送管能够头尾相接地快速组装,避免切割与粘接所产生的物质污染土壤,并且使以所述组装式输送管与所述渗透管组装而成的所述输出管路能够局部地进行拆装与更换。另外,通过所述组装式输送管的支撑单元,避免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在埋设过程中倾倒,以利于所述输出管路的埋设作业。此外,通过所述连接管体两端分别组装连接于同一条输出管路的相邻的两个组装式输送管,以使所述连接管体两端的流体压力一致,避免所述连接管体两端渗出的流体流量不均匀。再者,通过所述输送系统的蒸气供应装置提供蒸气至所述输出管路,能使所述蒸气通过渗透管直接渗透至土壤内部,以对土壤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包括主管体、至少一连接管体,以及支撑单元,所述主管体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反端上的公端部以及母端部,所述公端部的外径与所述母端部的内径相对应,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相连通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且所述连接管体是自所述主管体的顶部沿着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支撑单元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所述支撑单元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支撑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包括主管体、至少一连接管体,以及支撑单元,所述主管体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反端上的公端部以及母端部,所述公端部的外径与所述母端部的内径相对应,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相连通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且所述连接管体是自所述主管体的顶部沿着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支撑单元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所述支撑单元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具有两个各自具有所述支撑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结构具有两个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的支撑凸肋,所述支撑凸肋呈板状且板面方向朝向所述长度方向,每一支撑凸肋具有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所述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包括两个连接管体,所述连接管体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所述母端部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是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母端部,且所述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与所述母端部的底部侧缘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环绕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组装式输送管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且具有弹性的弹性环形件,且所述弹性环形件突伸出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部的内侧面邻靠末缘处形成有定位卡槽,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的相应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卡槽对应配合的定位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指示图案。
9.一种输送系统,适用于将流体输送至环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含:
供应单元,适用于供应用于输送至所述环境的流体;
多条输出管路,位于所述环境内每一输出管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杨洵,杨子谦,
申请(专利权)人:杨浩,杨洵,杨子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