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壤杀菌方法、灌溉方法及其输送系统与组装式输送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组装式输送管的输送系统及使用所述输送系统执行的灌溉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用于以水灌溉一土壤的灌溉系统,所述灌溉系统具有一蓄水池、一埋设于所述土壤内的输出单元,以及一连通于所述蓄水池与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输送管路,所述输出单元具有多条彼此间隔地并排的分流管,在埋设所述分流管过程中,是将多条塑胶管件切割成适当尺寸后,以粘着剂将多个套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切割后的塑胶管件之间,以构成所述分流管,然而在上述埋设过程中,塑胶管件切割时所产生的塑胶细屑与粘着剂容易污染所述土壤,进而影响到所述土壤后续所耕种的作物。再者,上述套管具有一朝上设置的连接管部而使整体概呈倒T字形,所述输出单元还具有多条管壁上形成有孔隙的渗透管,每一渗透管是呈拱型地连接于两分流管的相邻的连接管部之间,以使所述输出单元内的水可以通过压力而自所述渗透管的孔隙渗透至所述土壤。然而,由于所述分流管之间埋设时其埋设高度可能不一致,使所述分流管内的水压不相同,而导致两端分别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包括主管体、至少一连接管体,以及支撑单元,所述主管体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反端上的公端部以及母端部,所述公端部的外径与所述母端部的内径相对应,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相连通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且所述连接管体是自所述主管体的顶部沿着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支撑单元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所述支撑单元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支撑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包括主管体、至少一连接管体,以及支撑单元,所述主管体沿长度方向延伸且具有在所述长度方向的相反端上的公端部以及母端部,所述公端部的外径与所述母端部的内径相对应,所述连接管体与所述主管体相连通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且所述连接管体是自所述主管体的顶部沿着高度方向向上延伸而成,所述支撑单元沿着宽度方向延伸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所述支撑单元具有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且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支撑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具有两个各自具有所述支撑面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是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每一支撑结构具有两个沿所述宽度方向排列的支撑凸肋,所述支撑凸肋呈板状且板面方向朝向所述长度方向,每一支撑凸肋具有与所述主管体的底部侧缘齐平的所述支撑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式输送管包括两个连接管体,所述连接管体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地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所述母端部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是形成于所述主管体的母端部,且所述支撑单元的支撑面与所述母端部的底部侧缘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环绕地形成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组装式输送管还包括至少一设于所述环形凹槽且具有弹性的弹性环形件,且所述弹性环形件突伸出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部的内侧面邻靠末缘处形成有定位卡槽,所述公端部的外侧面的相应位置形成有与所述定位卡槽对应配合的定位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式输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部的外侧面与所述定位卡槽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指示图案。
9.一种输送系统,适用于将流体输送至环境;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含:
供应单元,适用于供应用于输送至所述环境的流体;
多条输出管路,位于所述环境内每一输出管路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浩,杨洵,杨子谦,
申请(专利权)人:杨浩,杨洵,杨子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