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天寿专利>正文

沙发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353 阅读:2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一种沙发套,具有一片状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之左右边及前后缘;其中在右边与后缘之间、左边与后缘之间、右边与前缘之间、以及左边与前缘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缝合部并内凹,而在右边与后缘之间以及左边与后缘之间的缝合部另分别结合有一系绳;藉由将该四缝合部分别缝合,可使该本体形成为一立体之罩体,以套罩于一沙发上,将本体不平整处塞入沙发坐垫与背垫间空隙之中,再使用前述系绳于沙发后方绑系,即可迅速简便的完成安装作业;又因其不使用固定件及扣合件,使外观更加平整,且固定效果优异。(*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沙发套,尤关于一种预先配合沙发形成可套罩形 状之沙发套。技术背景沙发系现代家庭中常见家俱,其系具有一沙发本体,该沙发本体具有一 以塑料或皮料制成之外表皮,其内部则以填充物填充而使该本体形成为椅背 及椅座处向外膨起,进而成为背垫以及坐垫,以让坐在其上的使用者藉背垫 以及坐垫提供柔软缓冲的效果,体验到安适自在的感觉。由于该外表皮一旦破损即难以缝补,因此在破损或受到难以去除的脏污 时,通常需要更换整套外表皮,极不经济。因此, 一般使用者常采用一沙发 套布配合该沙发使用。该沙发套布系套罩于该沙发上,以防止沙发受到脏污或破损;而在需要清洗时,则仅将该沙发套布换洗即可,无需直接清洗沙发 之外表皮,更进一步减少清洗时弄破沙发外表皮的可能性。除此之外,使用 者又可配合室内设计或心情,容易的换装不同花样或颜色的沙发套布以改变 沙发之外观。请参阅图5,揭露有一既有沙发套布之俯视图。既有沙发套布(80)系形成为可完整罩住沙发之矩形布片,其具有相 对之右边(83)与左边(84)及二相对之长边,其中一长边系形成为一 后缘(8 1 )、另一长边系形成为一前缘(82),该前缘(82)通常缝有装饰用之荷叶边。请参阅图6及图7,分别揭露有一既有沙发套布之使用示意立体图。 该沙发套布(80)之具体使用方法系将之覆盖于一沙发上,此处以一 具有扶手之单人座沙发为例;该沙发形成有一椅背与一椅座及分设于椅座两侧的右扶手与左扶手,在 该椅背及椅座上分别形成有一背垫及一坐垫,该背垫及坐垫间形成一空隙; 前述左右扶手与椅座相结合,但其与坐垫间并不相连接,因此左右扶手与坐 垫间分别形成有一空隙;覆盖该沙发套布(80)之初系先将其前缘(82)对应于沙发底部, 从沙发前方向后方盖罩,使其后缘(81)越过沙发之椅背而到达沙发之后 方,此时该沙发套布(80)之前缘(82)自沙发底部前方向左右两旁延 伸,该沙发套布(80)之左边(84)及右边(83)则分别垂落在沙发 的左侧及右侧;此时将该沙发套布(80)不平整处分别塞入背垫及坐垫间 的空隙、左右扶手与坐垫间的空隙、以及左右扶手与背垫间的空隙,使该沙 发套布(80)平整的覆盖于坐垫、背垫及左右扶手上;接着,将垂落之左边(84)及右边(83)分别沿着左扶手及右扶手 拉平,并分别使用一固定件(85)将沙发套布(80)之左边(8 4 )及 右边(8 3)分别固定在沙发的左扶手及右扶手上;再将沙发后方的后缘拉 齐,并以一扣合件(86)将之扣合固定;最后,以一系绳(87)环绕沙发,将该沙发套布(80)于该沙发之 底部加以绑系固定,即完成该沙发套布(80)之安装作业。然而,在使用该沙发套布(80)时除了需要使用固定件(8 5)及扣 合件(8 6)而可能反而造成沙发外表皮的损伤之外,沙发套布(8 0 )之 左边(8 4)及右边(83)固定在左扶手及右扶手之部分,或者沙发套布 (80)后缘于沙发后方的扣合固定处,在平时使用沙发时均容易被碰触或 钩扯,以致于松开或甚至扯破沙发套布;另外,该系绳(87)亦容易滑动 而使得其固定效果变差;又,就安装该沙发套布(80)的作业而言,其拉齐、拉平、固定、扣 合及绑系等等步骤相当繁琐不便,系另一值得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旨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 种沙发套,该沙发套换装便利且外观平整。 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沙发套,所述沙发套具有一本体,该本体系形成片状,其具有相对 之右边与左边以及相对之前缘与后缘;其中在右边与后缘之间、左边与后缘 之间、右边与前缘之间、以及左边与前缘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缝合部而内凹, 又在右边与后缘之间以及左边与后缘之间的缝合部另分别结合有一系绳;藉 由将该四缝合部分别缝合,可使该本体形成为一立体之罩体。另在前述前缘处可结合有一长条状之下摆布料,其以中段结合于该前缘, 而其两端则向左右延伸;在缝合各缝合部使该本体形成为罩体的状况下,该 前缘及左边与右边系形成为U字形,此时再将下摆布料之中段至两端之部分 分别缝合到左边及右边上而形成下摆。使用本技术之沙发套时,系将之自上而下套罩于一沙发上,将不平 整处塞入沙发坐垫与背垫间或坐垫与左右扶手的空隙之中,再使用前述系绳 于沙发后方绑系,即可迅速简便的完成安装作业;此外,由于本技术无 需如既有沙发套布使用额外的固定件及扣合件,其系绳亦系结合于前述缝合 部上,因此外观较既有沙发套布更加平整,而且固定效果优异,不易轻易松 动,确实大幅改善既有沙发套布之缺点,进而达成本技术之目的。本技术的沙发套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俯视图。图2 :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分解图。图3 :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使用示意立体图。图4 :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另一角度之使用示意立体图图5 :既有沙发套布之俯视图。图6 :既有沙发套布之使用示意立体图。图7 :既有沙发套布之另一使用示意立体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0)本体(1 1)后缘(1 2)前缘(1 3)右边(12 1)下摆布料(1 4 )左边(1 5 )穿耳(21)缝合部(211)缝合点(2 1 2 )系绳(22)缝合部 (221)缝合点(2 2 2 )系绳 (23)缝合部(231)缝合点(24)缝合部(241)缝合点(30)沙发(31)坐垫(3 1 2 )空隙(3 1 4 )空隙 (3 2 )背垫(33)右扶手 (34)左扶手(41)压掣件 (51)饰品(80)沙发套布(8 1 )后缘(8 2)前缘(8 3)右边(8 4 )左边(85)固定件(86)扣合件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l,揭露有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俯视图。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系一沙发套,其具有一本体(10),该本体(1 0)系一布片,其具有相对之右边(13)与左边(14)以及相对之前缘 (12)与后缘(11);其中在右边(13)与后缘(11)之间、左边(1 4 )与后缘(11)之间、右边(1 3 )与前缘(12)之间、以及左边(1 4 )与前缘(12)之间分另'J形成有一缝合部(2 1)(22)(23)(24 ), 使其得以沿该等缝合部(21)(22)(23)(24)内凹,而在右边(1 3)与后缘(11)之间以及左边(14)与后缘(11)之间的缝合部(2 1 ) ( 2 2 )上另分别结合有一系绳(2 1 2 ) ( 2 2 2 );且该二缝合部(2 1 ) ( 2 2)具有二条相分离之缝合边,各二缝合边交会而形成一缝合点(2 1 1 ) ( 2 2 1 );又,另外位于前缘(12)之缝合部(2 3 ) ( 2 4 )则分 别具有一条缝合边,且藉由将该缝合边向内对折缝合,而于该缝合边之中央 形成一缝合点(2 3 1 ) ( 2 4 1 )。于本实施例中,前述本体(10)另包括有一长条状之下摆布料(1 2 1 );该下摆布料(12 1)具有一中段及两端,该中段系结合于该前缘(1 2),而其两端则分别朝左右向外延伸。请配合参阅图2,揭露有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之使用示意分解图。又于本实施例中,其另包括有一对压掣件(41),各压掣件(4 1 )系 形成为L形之杆体或管体。本技术系配合一沙发(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沙发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沙发套具有一片状本体,该本体具有相对之右边与左边以及相对之前缘与后缘;其中在右边与后缘之间、左边与后缘之间、右边与前缘之间、以及左边与前缘之间分别形成有一缝合部并沿该等缝合部内凹;各缝合部系分别缝合而形成一缝合点;    前述右边与后缘之间以及左边与后缘之间的缝合部上,分别结合有一系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慧
申请(专利权)人:林天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