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向移动设备非接触式传输电能的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向移动设备非接触式传输电能的系统。
技术介绍
通常已知的是,通过感应耦合将电能从静止布置的初级绕组输送给移动设备的蓄能器。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制造的、用于非接触式能量传输的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在系统中根据在权利要求1中说明的特征来实现。在该系统方面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特征是,该系统设置为用于向移动设备非接触式传输电能,其中,所述系统具有双底部,在该双底部中布置有初级部件。其优点是,初级部件可以布置在双底部中。因此可以实现特别简单的改装。因为如果希望将初级部件重新布置到双底部的另一位置处,则能非常简单地实现将在双底部中的供电电缆引导到该另一位置,即相应地重新铺设,并且将初级部件安装在该另一位置,即,取出相应放置的底板并且装入配设有初级部件的底板。在一个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双底部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承载元件、支柱和未加工底部,其中,底板被承载元件、特别是形成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向移动设备非接触式传输电能的系统,/n其特征在于,/n所述系统具有双底部,在该双底部中布置有初级部件。/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3 DE 102017010217.11.一种用于向移动设备非接触式传输电能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具有双底部,在该双底部中布置有初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双底部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承载元件、支柱和未加工底部,
其中,底板被承载元件、特别是形成下底部的承载元件接纳,
其中,承载元件被支柱保持在未加工底部的上方。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支柱和承载元件由金属制成,特别是由钢制成。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第一底板由铝制成。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在第一底板的下侧上形成有接纳环、肋部和框架,特别是形成有环绕的和/或封闭的框架,
特别是其中,肋部星形辐射状地在径向方向上从接纳环朝向框架延伸。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接纳环与框架间隔开。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系统,
其特征在于,
肋部在周向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波塞尔,T·克伦佩尔,B·艾格尔,NM·贾恩,
申请(专利权)人: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