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由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构成,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且单纤维纤度为0.5~2.0dtex,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具有扁平度为1.5以上的扁平截面,纺粘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基于KES法的表面粗糙度SMD为1.0~3.0μm,且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为0.001~0.020gf·cm
Spunbond nonwov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纺粘无纺布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聚烯烃系扁平截面纤维、且尤其适合用于卫生材料用途的纺粘无纺布。
技术介绍
在纸尿布、生理用卫生棉等卫生材料用无纺布中,一般由具有透水性且直接接触皮肤的表面片材(topsheet)、吸收体及具有防水性的底面片材(backsheet)所构成。在这些中,对于底面片材而言,除了要求防水性以外,由于是直接以手接触的部分,因此要求肌肤触感、柔软性,另外,在对无纺布施以印刷的情况下,还要求为适合印刷的无纺布表面。对于在上述底面片材要求中的印刷性,已知使用扁平截面纤维。例如,提出了使扁平度为1.5以上的印刷性优异的底面片材用无纺布(参见专利文献1)。另外,也提出了由将扁平截面纤维制成细纤度的纤维所形成的无纺布(参见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997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899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的确,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由扁平度为1.5以上的扁平截面纤维所构成的无纺布较之圆形截面纱而言其表面容易变平滑,印刷性优异。但是,在该方案中,实施例中所用的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2.8dtex,且是以一般粗细度的纤维来制造无纺布,因此质地为劣质,另外表面平滑性不充分,且在印刷性、肌肤触感以及防水性方面也存在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方案中,由于原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因此所制造的无纺布变硬,另外实施例中记载的表面粗糙度大,有肌肤触感差的问题。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下述这样的纺粘无纺布,其包含细纤度且纺丝性良好、生产率高的聚烯烃系扁平截面纤维,其肌肤触感、柔软性、防水性及强度优异,另外表面平滑,适合印刷。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特征在于:其由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构成,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且单纤维纤度为0.5~2.0dtex,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具有扁平度为1.5以上的扁平截面,纺粘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基于KES法的表面粗糙度SMD为1.0~3.0μm,且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为0.001~0.020gf.cm2/c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纺粘无纺布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透气量为4~18cc/cm2·秒/(g/m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纺粘无纺布的纵向的每单位面积重量的拉伸强度为1.0N/2.5cm/(g/m2)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优选实施方式,上述纺粘无纺布的熔体流动速率为45~250g/10分钟。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下述这样的纺粘无纺布,其由细纤度且纺丝性良好、生产率高的聚烯烃系扁平截面纤维,其肌肤触感、柔软性、防水性及强度优异,另外表面平滑,适合印刷。由于这些特性,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可特别适用于卫生材料用途,尤其是适合用于底面片材用途。附图说明[图1]图1是示例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具有扁平截面的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图。[图2]图2是示例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具有扁平截面的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由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构成,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且单纤维纤度为0.5~2.0dtex,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具有扁平度为1.5以上的扁平截面,纺粘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基于KES法的表面粗糙度SMD为1.0~3.0μm,且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为0.001~0.020gf·cm2/cm。通过上述构成,能够形成肌肤触感、柔软性、防水性及强度优异,且表面平滑、适合印刷的纺粘无纺布。作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聚烯烃系树脂,可举出聚乙烯系树脂及聚丙烯系树脂。作为聚乙烯系树脂,可举出乙烯的均聚物或乙烯与各种α-烯烃的共聚物等,作为聚丙烯系树脂,可举出丙烯的均聚物或丙烯与各种α-烯烃的共聚物等。从纺丝性、强度的特性的观点考虑,尤其优选为使用聚丙烯系树脂。作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也可以是2种以上的混合物,另外也可使用含有其它烯烃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的树脂组合物。在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中,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添加通常使用的抗氧化剂、耐候稳定剂、耐光稳定剂、抗静电剂、防雾剂、防粘连剂、润滑剂、成核剂及颜料等添加物,或其它的聚合物。本专利技术所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点优选为80~200℃,更优选为100~180℃。通过将熔点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容易得到耐得住实用的耐热性。另外,通过将熔点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变得容易冷却从喷丝头所排出的纱条,抑制纤维彼此的熔合而容易进行稳定的纺丝。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0.5~2.0dtex是重要的。通过使单纤维纤度为0.5dtex以上,优选为0.6dtex以上,更优选为0.7dtex以上,能够防止纺丝性降低,可稳定生成品质良好的纺粘无纺布。另一方面,通过使单纤维纤度为2.0dtex以下,优选为1.5dtex以下,更优选为1.0dtex以下,能够形成柔软性提高、无纺布表面光滑、肌肤触感优异的纺粘无纺布。构成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纤维的截面形状为扁平截面,扁平度为1.5以上是重要的。通过使扁平度为1.5以上,优选为1.7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表面变得平滑而适合印刷,通过与上述细纤度的协同效果,表面的凹凸极小,能够形成具有平滑且肌肤触感良好的表面的纺粘无纺布。扁平度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但扁平度为5.0以上时,无纺布成为高密度,有手感变硬的情况而不优选。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记载的扁平截面是指如图1所示的椭圆形状,或如图2所示的长边实质上成为直线的形状。图1及图2是示例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具有扁平截面的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的截面图。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基于KES法(KAWABATAEVALUATIONSYSTEM)的表面粗糙度SMD为1.0~3.0μm是重要的。通过使基于KES法的表面粗糙度SMD为1.0μm以上,优选为1.3μm以上,更优选为1.6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上,能够防止纺粘无纺布过度地致密化而损害柔软性。另一方面,通过使基于KES法的表面粗糙度SMD为3.0μm以下,优选为2.8μm以下,更优选为2.6μm以下,能够形成表面光滑且粗糙感小,肌肤触感优异,适合印刷的纺粘无纺布。本专利技术的纺粘无纺布的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优选为0.001~0.020gf·cm2/cm。通过使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优选为0.020gf·cm2/cm以下,更优选为0.017gf·cm2/c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5gf·cm2/cm以下,则尤其是作为卫生材料用的纺粘无纺布使用时,能够获得充分的柔软性。另外,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极低时,有操作性差的情况,因此平均弯曲刚度B优选为0.001gf·cm2/cm以上。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由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构成,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且单纤维纤度为0.5~2.0dtex,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具有扁平度为1.5以上的扁平截面,/n所述纺粘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基于KES法的表面粗糙度SMD为1.0~3.0μm,且所述纺粘无纺布的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为0.001~0.020gf·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7 JP 2017-2009941.纺粘无纺布,其特征在于,其由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构成,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由聚烯烃系树脂形成且单纤维纤度为0.5~2.0dtex,所述细纤度异形截面纤维具有扁平度为1.5以上的扁平截面,
所述纺粘无纺布的至少一面的基于KES法的表面粗糙度SMD为1.0~3.0μm,且所述纺粘无纺布的基于KES法的平均弯曲刚度B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野洋平,岛田大树,羽根亮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