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达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打印系统的环形柔性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33463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9 21:40
一种用于在打印系统中使用的中间转印构件(ITM)。所述ITM包括由具有纵向轴线的细长带形成的环形柔性带。沿着所述纵向轴线附接到所述环形柔性带的侧向边缘的是第一细长条带和第二细长条带,所述细长条带中的每一者在其面向外的侧向端部上包括侧向构造,所述面向外的侧向端部在所述带的所述侧向边缘的远端。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具有第一弹性的第一纵向部分和具有第二弹性的第二纵向部分,使得所述第二弹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所述第一部分附接到所述柔性带的所述侧向边缘,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和与所述侧向构造之间延伸。

Ring flexible belt for prin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打印系统的环形柔性带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打印系统的环形柔性带,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侧向构造的环形柔性带,所述侧向构造确保在打印期间带的恰当对准和配准。本专利技术的环形带特别用作打印系统中的中间转印构件(ITM),在所述打印系统中,代替将油墨直接施加到基板上,通过将油墨沉积(例如,喷墨微滴)在中间转印构件上来形成所需的图像,然后中间转印构件用于将图像传输到压印工位,在所述压印工位处将图像压印在基板上。在申请人的专利US9,290,016、US9,643,403和US9,517,618中公开了在打印系统中用作ITM的柔性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涉及连续柔性带的构造和安装,所述连续柔性带适合用作打印系统中的中间转印构件,所述带在使用时例如被引导到辊的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中间转印构件(ITM),所述中间转印构件在打印系统中使用以将油墨图像从图像形成工位传输到压印工位,以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转印到打印基板上,其中所述ITM包括:具有均匀带宽度的环形柔性带,所述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间转印构件(ITM),所述中间转印构件在打印系统中使用以将油墨图像从图像形成工位传输到压印工位,以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转印到打印基板上,其中所述ITM包括:/n具有均匀带宽度的环形柔性带,所述环形柔性带由具有纵向轴线的细长带形成;/n第一细长条带和第二细长条带,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沿着所述纵向轴线附接到所述带的侧向边缘,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各自在其面向外的侧向端部上包括侧向构造,所述面向外的侧向端部在所述带的所述侧向边缘的远端,/n其中,在使用期间,所述带被配置来由引导系统引导通过至少所述图像形成工位,所述引导系统包括导槽,所述导槽被配置来接收所述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9 US 62/574,2751.一种中间转印构件(ITM),所述中间转印构件在打印系统中使用以将油墨图像从图像形成工位传输到压印工位,以将所述油墨图像从所述ITM转印到打印基板上,其中所述ITM包括:
具有均匀带宽度的环形柔性带,所述环形柔性带由具有纵向轴线的细长带形成;
第一细长条带和第二细长条带,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沿着所述纵向轴线附接到所述带的侧向边缘,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各自在其面向外的侧向端部上包括侧向构造,所述面向外的侧向端部在所述带的所述侧向边缘的远端,
其中,在使用期间,所述带被配置来由引导系统引导通过至少所述图像形成工位,所述引导系统包括导槽,所述导槽被配置来接收所述侧向构造,
其中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中的至少一者具有条带宽度,并且包括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一部分宽度和第一弹性的第一纵向部分,以及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具有第二部分宽度和第二弹性的第二纵向部分,所述第一部分附接到所述带的所述侧向边缘,并且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侧向构造之间延伸,
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大于所述第一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TM,其中所述侧向构造被配置来接合所述导槽,使得所述带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横向方向上被置于张力下,并且被约束为遵循由所述导槽限定的连续路径。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横向方向上是弹性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一纵向部分是非弹性的,并且所述第二纵向部分是弹性的。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仅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细长条带是非弹性的。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各自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当所述侧向构造被引导通过它们相应的导槽时,所述第一细长条带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弹性足以保持所述带拉紧。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宽度与所述第一部分宽度之间的比率在1∶1至1∶15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条带宽度在20mm至40mm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为至少10.0、至少20.0、至少30.0、至少40.0、至少50.0N/mm、至少75.0、至少100.0、至少125.0、至少150.0、至少175.0或至少200.0N/mm。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一弹性是至多5%的伸长率、至多4%的伸长率、至多3%的伸长率、至多2%的伸长率、至多1%的伸长率、至多0.5%的伸长率、至多0.2%的伸长率或至多0.1%的伸长率。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在0.1至10.0N/mm、0.1至8.0N/mm、0.1至5.0N/mm、1.0至5.0N/mm、2.0至5.0N/mm或3.0至5.0N/mm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所述第二弹性是至少5%的伸长率、至少8%的伸长率、至少10%的伸长率、至少20%的伸长率、至少30%的伸长率、至少40%的伸长率或至少50%的伸长率。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ITM,其中当在样品宽度为22mm并且样品长度为10mm的样品上以N/mm为单位测量时,所述第二弹性与所述第一弹性的弹簧常数测量值之间的比率为至少1∶4、至少1∶6、至少1∶10、至少1∶12、至少1∶20、至少1∶30、至少1∶40、至少1∶50、至少1∶60、至少1∶70、至少1∶80、至少1∶90或至少1∶100。


15.一种形成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ITM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所述细长柔性带;
获得包括所述第一纵向部分和所述第二纵向部分的所述第一细长条带;
获得所述第二细长条带;以及
将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和所述第二细长条带附接到所述细长柔性带的所述侧向边缘。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将所述细长柔性带的横向边缘彼此附接,从而形成所述ITM。


17.一种形成柔性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获得具有均匀的带宽度和纵向轴线的细长柔性带,所述带适合用作打印系统中的ITM,所述细长柔性带具有第一侧向边缘和第二侧向边缘;
b.获得第一细长条带,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具有条带宽度并且包括:
沿着所述纵向轴线延伸并具有第一部分宽度和第一弹性的第一纵向部分,所述第一纵向部分在其第一侧向端部处沿着所述第一细长条带延伸;
侧向构造,所述侧向构造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H·切奇克S·里瓦德如
申请(专利权)人:兰达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以色列;I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