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使车床的加工性能提高的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安装位置(P1)及第二安装位置(P2)在和主轴中心线方向(D1)正交的并设方向(D4)上相邻。第二安装位置(P2)的第二工具单元(U02)为避开第一工具单元(U01)加工工件(W1)时以所述第一工具单元(U01)为基准而主轴(30)可相对占有的区域(A0)的形状。第二工具单元(U02)加工工件(W1)时作用到所述工件(W1)的加工点(P10)在主轴中心线方向(D1)上,比在第一安装位置(P1)或第二安装位置(P2)安装旋转工具单元时所述旋转工具单元的穿过转塔面(41)的旋转中心(CE1)更偏靠主轴(30)侧。
Lathe with tool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安装有工具单元的车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有工具单元的车床。
技术介绍
作为车床,已知有具备使工件以主轴中心线为中心旋转的正面主轴及背面主轴、以及转塔的NC(NumericalControl,数字控制)车床。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NC车床将具有12面左右的转塔面的工具转塔头能够以转塔轴为中心回转地安装于第2工具承载体,使所述第2工具承载体以与转塔轴正交的B轴为中心回转。工具转塔头位于相对于B轴偏心的位置。也就是说,安装有位于从B轴偏心的位置的工具转塔头的第2工具承载体整体以B轴为中心回转,工具转塔头相对于第2工具承载体以与B轴正交的转塔轴为中心回转。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表2014-5187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转塔头的转塔面多达12面左右的情况下,考虑到以下可能性:当用某工具单元加工工件时,会因转塔头的位置而导致相邻的工具单元和主轴发生干扰。为了避免所述干扰,必须使工具的刀尖(加工点)沿Z轴方向(主轴中心线方向)离开主轴上固持工件的卡盘。所述情况下,无法进行强力切削。另一个方面,为了避免所述干扰,并且使工具的刀尖接近卡盘,也有不在转塔头的相邻面安装工具单元的方法,但是会减少安装在转塔头的工具单元的数量,而无法进行复杂的加工。另外,如上所述的问题可能存在于各种车床中。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使车床的加工性能提高的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安装有工具单元的车床,具有以下形态,即具备:主轴,使工件以主轴中心线为中心旋转;转塔头,在转塔面具有多个安装位置;及切换驱动部,从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的工具单元之中切换加工所述工件的工具单元;所述多个安装位置所含的第一安装位置及第二安装位置在和沿着所述主轴中心线的主轴中心线方向正交的并设方向上相邻,第一工具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第二工具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第二工具单元为避开所述第一工具单元加工所述工件时以所述第一工具单元为基准而所述主轴可相对占有的区域的形状,所述第二工具单元加工所述工件时作用到所述工件的加工点在所述主轴中心线方向上,比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或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安装有旋转工具单元时所述旋转工具单元的穿过所述转塔面的旋转中心更偏靠所述主轴侧。[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能使车床的加工性能提高的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车床的例子的俯视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转塔头的例子的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安装有多个工具单元的转塔头的例子的立体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安装有多个工具单元的转塔头的例子的俯视图。图5是示意性表示转塔的驱动部的例子的侧视图。图6是局部剖视地表示安装有多个工具单元的转塔头的主要部分的例子的图。图7是示意性表示对向刀具台的驱动部的例子的侧视图。图8A、8B是示意性表示车刀单元的例子的立体图。图9A是示意性表示将正面主轴所固持的工件配置到第一工具单元与第二工具单元间的例子的图,图9B是示意性表示将背面主轴所固持的工件配置到第一工具单元与第二工具单元间的例子的图。图10是示意性表示以第一工具单元为基准而主轴可相对占有的区域的例子的图。图11是示意性表示以第一工具单元为基准而主轴可相对占有的区域的例子的图。图12是示意性表示对转塔面的安装位置,将第二工具单元翻转180°安装的例子的俯视图。图13是示意性表示将主轴所固持的工件在对向刀具台中配置到第一工具单元与第二工具单元间的例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当然,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并非实施方式所示的特征全部为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法所必须。(1)本专利技术所含的技术概要:首先,参考图1~13所示的例子,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含的技术概要。另外,本案的附图是示意性表示例子的附图,有时所述附图所示的各方向的放大率不同,有时各附图未整合。当然,本技术的各要素不限于以符号表示的具体例子。[形态1]本技术的一形态的车床1具有主轴30、转塔头40、12h及切换驱动部51。所述主轴30使工件W1以主轴中心线AX1为中心旋转。所述转塔头40、12h在转塔面41具有多个安装位置P0。所述切换驱动部51从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配置P0的工具单元U0之中切换加工所述工件W1的工具单元U0。所述多个安装位置P0所含的第一安装位置P1及第二安装位置P2在和沿着所述主轴中心线AX1的主轴中心线方向D1正交的并设方向D4上相邻。第一工具单元U01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P1。第二工具单元U0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P2。所述第二工具单元U02为避开所述第一工具单元U01加工所述工件W1时以所述第一工具单元U01为基准而所述主轴30可相对占有的区域A0的形状。所述第二工具单元U02加工所述工件W1时作用到所述工件W1的加工点P10在所述主轴中心线方向D1上,比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P1或所述第二安装位置P2安装有旋转工具单元时所述旋转工具单元的穿过所述转塔面41的旋转中心CE1更偏靠所述主轴30侧。因为第二工具单元U02为避开以第一工具单元U01为基准而主轴30可相对占有的区域A0的形状,所以第一工具单元U01加工工件W1时,在并设方向D4上相邻的第二工具单元U02与主轴30不会发生干扰。另外,第二工具单元U02加工工件W1时,可使加工点P10接近主轴30的固持部而进行强力切削等。因此,本形态可提供一种能使车床的加工性能提高的技术。此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正交,意指对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平面投影沿着第一方向的直线及沿着第二方向的直线时,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度实质上为90°,而非意指沿着第一方向的直线与沿着第二方向的直线在三维空间中相交。因此,主轴中心线方向与并设方向正交不限定于主轴中心线与连接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的直线相交的含义。以第一工具单元为基准而主轴可相对占有,意指从第一工具单元与主轴的相对位置关系来看,从第一工具单元观察时主轴可存在的范围,且不限定于主轴移动的含义。加工点在主轴中心线方向上比旋转中心更偏靠主轴侧,意指从加工点、旋转中心及主轴分别沿主轴中心线画垂线时,加工点比旋转中心更偏靠主轴侧,且不限定于连结加工点与旋转中心的直线的朝向为主轴中心线方向的含义。[形态2]且说,所述主轴30可包含在所述主轴中心线方向D1上相互对向的正面主轴31及背面主轴32。所述第二工具单元U02能够以在所述主轴中心线方向D1上所述加工点P10比所述旋转中心CE1更偏靠所述正面主轴31侧的第一朝向(例如图11所示的转塔面41b的车刀单元U1的朝向)以及在所述主轴中心线方向D1上所述加工点P10比所述旋转中心CE1更偏靠所述背面主轴32侧的第二朝向(例如图12所示的转塔面41b的车刀U1的朝向)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床,具备:/n主轴,使工件以主轴中心线为中心旋转;/n转塔头,在转塔面具有多个安装位置;及/n切换驱动部,从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的工具单元之中切换加工所述工件的工具单元;/n所述多个安装位置所含的第一安装位置及第二安装位置在和沿着所述主轴中心线的主轴中心线方向正交的并设方向上相邻,/n第一工具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n第二工具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n所述第二工具单元为避开所述第一工具单元加工所述工件时以所述第一工具单元为基准而所述主轴可相对占有的区域的形状,/n所述第二工具单元加工所述工件时作用到所述工件的加工点在所述主轴中心线方向上,比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或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安装有旋转工具单元时所述旋转工具单元的穿过所述转塔面的旋转中心更偏靠所述主轴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24 JP 2017-2049061.一种车床,具备:
主轴,使工件以主轴中心线为中心旋转;
转塔头,在转塔面具有多个安装位置;及
切换驱动部,从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位置的工具单元之中切换加工所述工件的工具单元;
所述多个安装位置所含的第一安装位置及第二安装位置在和沿着所述主轴中心线的主轴中心线方向正交的并设方向上相邻,
第一工具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
第二工具单元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位置,
所述第二工具单元为避开所述第一工具单元加工所述工件时以所述第一工具单元为基准而所述主轴可相对占有的区域的形状,
所述第二工具单元加工所述工件时作用到所述工件的加工点在所述主轴中心线方向上,比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或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安装有旋转工具单元时所述旋转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住雅広,
申请(专利权)人:星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