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子装置,其包含机壳壁以及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含散热鳍片组、散热风扇以及隔离层。散热鳍片组邻接机壳壁,并且具有第一入风口以及第二入风口。散热鳍片组包含复数个散热鳍片。散热风扇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第一入风口邻接,并与第二入风口间隔一距离。隔离层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入风口以及第二入风口之间。
Electron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效能散热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电子装置,如笔记本电脑(Notebook)、个人计算机等,正常运转时,为发散计算组件或其他组件所产生的热,需透过设置散热模块,像是散热鳍片、风扇模块等,藉此避免热累积于电子装置中,使得电子装置内的温度升高,而影响计算装置的运作。严重者,甚至可能让计算装置内的组件毁损或停止运转。然而,随着电子装置轻薄化的趋势,电子装置的机身随之变薄,机身内部空间缩小,连带的散热模块也须跟着缩小。散热模块缩小后导致散热效能变差,使得散热模块温度上升。散热模块温度上升后,散热模块的热能传导至机壳造成机壳表面温度过高,造成用户的操作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有效提高散热效能的电子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依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电子装置包含机壳壁以及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含散热鳍片组、散热风扇以及隔离层。散热鳍片组邻接机壳壁,并且具有第一入风口以及第二入风口。散热鳍片组包含复数个散热鳍片。散热风扇具有出风口。出风口与第一入风口邻接,并与第二入风口间隔一距离。隔离层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入风口以及第二入风口之间。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入风口较第一入风口靠近机壳壁。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隔离层是设置于散热鳍片之上。隔离层与散热鳍片的一边垂直,并沿着散热鳍片的排列方向延伸。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隔离层具有开口。第二入风口是由开口所暴露出的一区域。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隔离层包含绝缘、不透气材料。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入风口以及第二入风口皆面向散热风扇的出风口。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散热鳍片组远离出风口的一端具有一厚度,其大于散热鳍片组邻近出风口一端的厚度。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散热鳍片组远离出风口的一端具有一高度,其大于散热鳍片组邻近出风口一端的高度。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隔离层与散热风扇的出风口间隔一距离。于本申请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厚度大于散热鳍片组的第一入风口的厚度。综上所述,本申请的电子装置是在散热鳍片组织之上设置隔离层,并在隔离层上开设一开口作为散热鳍片组的第二入风口,使得散热风扇吹出来的气流分为两道。一道流经散热鳍片组以冷却散热鳍片组,另一道流经散热鳍片组上方以冷却机壳。此外,流经散热鳍片组上方的气流冷却完机壳壁后,可经由散热鳍片组的第二入风口流入散热鳍片组,以加强散热鳍片组的散热效能。因此,散热模块的设计不但提升本身的散热效能,亦同时针对使用者可能接触的机壳壁进行冷却,以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体验。以上所述仅是用以阐述本申请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申请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内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图1中的散热模块的立体爆炸图。图3为绘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其中散热模块是沿图1中线段3-3所示的方向的局部剖面图。符号说明:10:电子装置100:散热模块110:散热鳍片组112:散热鳍片1122:本体部1124:弯折部1126:折边112a:第一流道112b:第二流道114:第一入风口116:第二入风口120:散热风扇122:进风口124:出风口130:隔离层132:开口134:覆盖部200:上机壳壁300:下机壳壁D1、D2:距离T1、T2、T3:厚度H1、H2:高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申请。也就是说,在本申请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另外,在全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申请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申请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其次,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再者,于本文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多个。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及相似词汇,指明其所记载的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与/或组件,但不排除其所述或额外的其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域、整数、步骤、操作、组件、组件,与/或其中的群组。参照图1以及图2,图1为绘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内的散热模块100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图1中的散热模块100的立体爆炸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但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以及图2所示,散热模块100包含散热鳍片组110、散热风扇120以及隔离层130。散热风扇120具有一进风口122以及出风口124。散热鳍片组110包含多个散热鳍片112。每一个散热鳍片112彼此平行堆栈排列,并设置在散热风扇120的出风口124处。相邻的两散热鳍片112间相互间隔形成第一流道112a。每一散热鳍片112的顶端具有两段折边1126,折边1126延伸至邻接的散热鳍片112,以覆盖两相邻散热鳍片112之间的第一流道112a。散热鳍片组110具有第一入风口114以及第二入风口116。第一入风口114以及第二入风口116皆面向散热风扇120的出风口124,并配置以接收由散热风扇120的出风口124吹出来的气流。进一步地,第一入风口114与散热风扇120的出风口124邻接。第二入风口116与散热风扇120的出风口124间隔一段距离D1。第二入风口116位于两段折边1126之间。如此,可降低第二入风口116处的风阻,使气流能加速通过第二入风口116。于一些实施方式中,散热风扇120为离心式散热风扇120,但本申请不以此为限。隔离层130设置于散热鳍片组110之上,靠近第二入风口116的一侧,并与散热风扇120的出风口124间隔一距离D2。隔离层130具有一开口132以及覆盖部134。部分的覆盖部134位于第一入风口114以及第二入风口116之间。另一部分的覆盖部134围绕开口132。当隔离层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机壳壁;以及/n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含:/n一散热鳍片组,邻接该机壳壁,且具有一第一入风口以及一第二入风口,并包含复数个散热鳍片;/n一散热风扇,具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与该第一入风口邻接,并与该第二入风口间隔一距离;以及/n一隔离层,其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入风口以及该第二入风口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壳壁;以及
一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包含:
一散热鳍片组,邻接该机壳壁,且具有一第一入风口以及一第二入风口,并包含复数个散热鳍片;
一散热风扇,具有一出风口,该出风口与该第一入风口邻接,并与该第二入风口间隔一距离;以及
一隔离层,其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入风口以及该第二入风口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入风口较该第一入风口靠近该机壳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隔离层是设置于该些散热鳍片之上,与该些散热鳍片的一边垂直,并沿着该些散热鳍片的排列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隔离层具有一开口,该第二入风口是由该开口所暴露出的一区域。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盛,许圣杰,郭凯琳,卢俊吉,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